5年前,夏先生被確診為惡性腫瘤,需手術。但他身體虛弱,全身營養不良,不能馬上手術。醫生準備為他施行全身營養支持療法,身體好轉再手術。他妻子聽說后十分焦急,找到醫生:“聽病友說,營養支持治療會同時‘營養’癌細胞,加速腫瘤發展,是真的嗎?”醫生耐心細致地回答了她的問題,并給夏先生進行了腸外營養支持治療,10天后,夏先生全身情況明顯好轉,面色紅潤,各方面化驗指標達到正常。之后,醫生為他成功實施了手術,并進行全身預防性化療。經過系統治療,夏先生術后5年仍健在,并堅持正常工作。
腫瘤與營養的關系是醫學界爭論多年的話題,也是許多腫瘤患者、家屬感到很困惑的一個問題。那么,患腫瘤后,醫生該不該給病人營養支持治療?家屬該不該天天甲魚湯、雞湯換著給病人吃?營養支持治療真的會“營養”癌細胞,加速腫瘤發展嗎?
不給營養支持,腫瘤仍可瘋狂地生長
人體內的營養代謝是一個極為復雜的過程,即使不給腫瘤病人營養支持治療,腫瘤仍以旺盛的糖酵解形式消耗機體的骨骼肌,損傷機體免疫功能。也就是說,即使腫瘤病人整天不吃不喝,腫瘤仍可瘋狂生長。
沒有營養支持就沒有治療
通常,惡性腫瘤患者存在嚴重的營養不良,這種情況下,大多數患者無法接受手術、放療、化療等腫瘤治療。而給予腫瘤患者營養支持治療,可幫助患者順利完成各種腫瘤治療,徹底殺傷腫瘤細胞,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延長生存期。
TIPS:營養支持治療的好處
營養不良的腫瘤病人術后并發癥發生率與死亡率均有所增加。因此,在術前1~2周如能給予有效的營養支持,可改善病人全身營養狀況,減少并發癥發生,降低手術死亡率,同時也不耽誤手術時間。術后繼續給予營養支持,可加速病人的康復。
在放化療期間,病人能量消耗增加,加之胃腸反應,食欲不振或劇烈惡心嘔吐,體力消耗明顯增加,常迫使治療中斷,給予營養支持治療,例如,營養豐富且可口的飯菜,可提高病人的耐受能力,使治療順利完成。另外,給予營養支持治療,可促使腫瘤細胞迅速增殖,由靜止期進入到分裂期,而處于分裂期的腫瘤細胞對放化療的敏感性增加。因此,放化療期間的營養支持治療既可以增加治療的耐受性又提高了治療效果,可謂一舉兩得。
總之,營養支持在腫瘤病人的治療中占有重要地位,因此,家屬應和醫生充分溝通,在恰當的營養支持基礎上接受正規的手術、放療、化療等各種治療,以減輕病情,提高生活質量,延長生存期。
【鏈接】
營養支持治療包括腸外營養與腸內營養
腸外營養:
腸外營養需要在人體深靜脈置入一根細管,然后輸入事先經過計算并配置好的營養制劑。適用于急性胰腺炎、腸瘺、克隆病、短腸綜合征及術前營養不良等病人。腸外營養需要的技術條件較高,費用也略高于腸內營養。
腸內營養 :
腸內營養指的是經口攝入或經鼻空腸管、胃造瘺管或空腸造瘺管輸入配置好的營養制劑。適用于圍手術期、呼吸衰竭、昏迷、腫瘤晚期、消化道吻合口漏的病人。腸內營養的費用和技術要求較腸外營養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