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經常雙手發麻是什么病?
我今年32歲,身體一直很健康,但不知什么緣故,近兩三個月早上醒來后發現雙手麻木,下床活動后癥狀才慢慢消失。請問,到底哪些情況下會出現這種癥狀?如何有效預防和消除它?
上海 劉璐
臨床上發現,可以引起手麻癥狀的疾病有很多,比如糖尿病、痛風和老年性腦缺血等。你年紀尚輕,身體一直很正常,考慮很有可能是頸椎病、晚上睡姿不好壓迫到神經或末梢神經炎等病因造成的。
如果你長期伏案工作,很可能會因頸椎骨質增生、椎間盤退化或局部關節韌帶病變使頸椎局部的血管、神經組織受壓迫而引起手發麻。建議你到骨科、神經內科就醫,也可拍頸椎X光片檢查,一般進行CT或MR檢查可明確診斷。可尋求中醫按摩、針灸、牽引等治療,并做些活動頸部的保健操。
如果你每天太累,睡得很沉,長時間保持不正確的睡眠姿勢,如頸項偏斜或手臂受壓,也可壓迫到臂神經引起手發麻。這種情況下可以選一個軟硬和高矮適宜的枕頭(一般以7cm~9cm高為宜),并注意睡姿,多翻身,就可避免頸椎局部血管和神經組織受壓而導致的手麻。
如果你工作和生活節奏過快,飲食上太馬虎,就會導致營養不良,如果缺乏維生素B1就會造成末梢神經炎,這種情況也可引起手發麻。防治時要補充維生素B1或食用含豐富維生素B1的食物(如粗雜糧、豆類等),并及時糾正偏食等不良飲食習慣。
你這種情況具體是什么原因引起的,最好到醫院做一些必要的檢查,進一步明確病因,以指導治療。
廣西醫科大學附屬醫院林湘艷(副主任醫師)
如何延緩老年性耳聾?
我父親尚不滿55歲,可是,近來他的聽力卻明顯下降了。朋友說,這可能是老年性耳聾的征兆。請問,什么是老年性耳聾?如何延緩老年性耳聾?遼寧 關枚
所謂老年性耳聾,是指人進入老年以后因聽覺系統發生退行性變化,而導致的重聽、耳背等聽力下降現象。盡管老年性耳聾是不可逆轉的生理現象,但如果平時注意身體保健,那么,老年性耳聾還是可以延緩的。
避免噪音刺激
各種噪音對人的聽神經都會造成不良刺激,導致聽力疲倦和聽力下降。因此,老年人應盡量遠離各種噪音。
適度聽高調音樂
老年人內耳細胞退化,會使其對高音調的音樂旋律識別不清。而如果每天有間隔地聽幾小段有強烈節奏感的音樂,則可以刺激內耳細胞,延緩聽力下降。
少用耳毒性藥物
有些藥物對聽覺神經會產生一定的毒害作用,如鏈霉素、慶大霉素等類藥物,老年人應盡量避免使用。
堅持體育鍛煉
適當進行體育鍛煉,可促進血液循環;還可以堅持做耳保健操,以加強內耳血液供應,延緩聽力衰退。
此外,老人還應定期到醫院檢查外耳道,請醫務人員幫助消除耳垢,以保證聲波傳導順暢。
山東省聊城市第二人民醫院 翟愛華(主治醫師)
兒子乳腺增生對身體有危害嗎?
我兒子今年讀初二,他在一次洗澡時無意中摸到左側乳房皮下有一個小硬塊,既不痛,也不癢。去醫院檢查,醫生說是乳腺增生,不會對身體有什么危害。請問是這樣嗎?北京 周明
青春期的男性發生乳腺增生癥的幾率高達39 %,多出現在13~14 歲,兩側乳腺增生的程度不對稱,出現的時間也可不一致,持續數月至一兩年。生理性男性乳腺增生癥主要由于性激素比例失調致雌激素濃度相對增多,導致乳腺組織增生和肥大。病理性男性乳腺增生癥則常見于肝臟疾病、睪丸疾病、腎上腺疾病、甲狀腺疾病、糖尿病、腫瘤或長期服用利血平、雷米封、洋地黃、氯丙嗪等藥物時。另外,兩性畸形、先天性睪丸發育不良也會導致男性乳腺增生。
男性乳腺增生一般都不會很嚴重,絕大多數在20 歲前增生的乳腺會自然消退,僅有少數人一側或雙側乳房永久殘留不能完全消退的乳腺組織,且癌變的可能性也很小。但是仍建議最好早些去做檢查,并及時治療。孩子在治療期間要做好情緒的調節,保持心情愉快,飲食上不宜過食油膩辛辣之品。孩子患病期間更要心情舒暢,堅持必要的體育鍛煉及功能鍛煉。孩子還要注意局部乳房的清潔衛生,防止乳頭及皮膚破損導致合并感染。
解放軍第四軍醫大學唐都醫院 閔保華(主任醫師)
癌癥緣何夫唱婦隨
常言道:少年夫妻老來伴。自打老爸因患晚期肺癌住院治療后,老媽每日陪侍身旁,精心看護,終日以淚洗面,悲苦萬分。半年后,老媽居然也查出患了肺癌。請問,我父親患的是肺癌,可以說跟他40多年的吸煙史有關。但是我母親既不吸煙也不喝酒,怎么也得上肺癌了呢?貴州 侯明
侯明讀者:
近幾年來,“夫妻癌”日漸增多,也逐漸被醫學界關注。有關研究表明,這種現象與長期的生活方式類同,暴露在相同的危險因素下有著密切的關系。比如丈夫吸煙,妻子就會被動吸煙;同桌進餐,同居一室,不良的飲食習慣等環境致癌因素會同時損害雙方。在“夫妻癌”中,消化道癌在喜歡吃辛辣食物、腌制食品的家庭也比較多見。此外,負面的心理因素也是“夫妻癌”的誘因。如果夫妻中有一方患癌,另一方勢必會處于焦慮、憂愁當中,精神和體力上壓力劇增,免疫功能會急劇下降,體內潛在的致癌因子就可能很快活躍起來,使癌癥的患病率大大提高。
其實,多數癌癥都和人的行為有關。如果人們選擇健康的生活方式,許多癌癥都是可以預防的。多與人交流,保持好心情,不吸煙,不酗酒,多運動,少吃肉和油炸、霉變、腌制和熏制食物,都可以減低癌癥的風險。
呂斌(醫學教授、主任醫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