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警后勤》雜志是武警總部后勤部主管、武警工程學院主辦的武警部隊唯一綜合性后勤理論刊物,于1988年10月在西安正式創刊。20年來,《武警后勤》雜志在總部后勤部黨委首長和機關的關懷支持下,在學院黨委和機關的直接領導下,伴隨著武警后勤建設和發展的腳步,逐步發展壯大,雜志從季刊改為雙月刊,由內部刊物轉為具有全國統一刊號的正式期刊,并于2006年7月在武警部隊指揮自動化信息網、學院校園網開通自己的網站,從2008年第1期改為全彩印刷,雜志綜合質量穩步提高,為各級后勤完成保中心任務提供了有力的指導服務,為武警后勤建設和擴大學院在部隊的影響做出了應有的貢獻。
《武警后勤》雜志是廣大官兵開展后勤學術研究的園地,是了解武警后勤工作的窗口。創刊以來,始終堅持“精謀、精選、精編、精審、精校、精印”的編輯方針,緊貼部隊實際,薈萃學術精華,交流后勤工作經驗,展示后勤學術研究成果,宣傳后勤先進典型,在為武警部隊后勤現代化建設服務、為廣大后勤官兵服務中成長壯大。雜志依托工程學院后勤專業學科群,與之相互促進、良性互動。學院的創新發展和部隊后勤建設是雜志成長的沃土,在學院推進重點院校建設過程中,《武警后勤》雜志除繼續堅持為部隊后勤服好務的同時,還要堅持服務學院后勤專業學科建設,這是辦好雜志、不斷提高雜志綜合質量的應有之義。
一、充分發揮學術育人作用。服務后勤專業師資力量建設
武警工程學院是全國重點理工科高等軍事院校,是武警部隊唯一具有碩士學位授予權的單位,是全軍11所現代化教學工程試點單位之一,是全軍“2110”重點院校和重點學科建設工程單位。學院現有的7個系(大隊)中,軍事經濟系、軍械運輸系、建筑工程系3個后勤專業勤務方面的系占據了“半壁河山”(干部培訓大隊承擔全武警部隊后勤專業干部的培訓輪訓任務);在本科教育方面,會計學、軍需管理工程、汽車指揮、軍械管理工程、土木工程等后勤專業門類齊全,除衛勤專業保障勤務外,涵蓋了部隊后勤的方方面面;在研究生教育層面,為武警部隊培養財務、審計、經濟管理方面的高層次專業技術警官的國防經濟專業的重要性不容忽視。《武警后勤》雜志在學院推進重點院校建設的過程中,要發揮理論期刊的學術育人作用,認真為服務學院后勤專業學科建設服務。
師資是專業學科建設的第一要素,師資力量建設是專業學科建設之本,建設一流的師資隊伍是后勤專業學科建設的重要目標。后勤專業學科建設的核心是后勤師資隊伍建設,隊伍建設的目的是為了后勤專業學科的創新發展,兩者相輔相成、相互促進。所謂學術育人,是通過開展學術研究活動探索新知識,把學術研究的成果及時更新到教學內容之中,從而鍛煉教師的科學思維,提高其能力素質,從而為培育創新型人才服務的一系列學術活動的總和。在開展學術育人工作的過程中,后勤理論期刊起著平臺和載體的作用。后勤專業教員學術研究的成果,具體體現為各類學術文章和應用成果,這些學術文章和應用成果只有刊發在后勤專業期刊上,才能傳播出去,為更多的同行所知曉和引用、交流,從而發揮應有的作用。
《武警后勤》雜志對刊用學院后勤專業教員的學術研究文章一直比較重視,每年均有一定數量的學院后勤專業教員的研究成果在雜志上發表。編輯部把學院后勤專業教員撰寫的學術研究文章和應用類研究成果作為一項重要的工作高度重視,制定具體措施,幫助教員開展后勤學術研究。如對后勤專業教員的學術文章認真登記,及時進行處理,需要完善修改的則平等地與教員進行探討,提出參考性修改建議,直至稿件達到刊發要求。全體編輯人員既做到熱情服務,又從嚴把好學術文章的質量關,與后勤專業教員建立起了良好的合作關系。由于在不同角度和層面關注和研究部隊后勤建設,編輯人員和教員的研討互動,使一些教員感到受益匪淺。有的教員深有感觸地說,在《武警后勤》雜志發表文章,使自己學會從更高層面關注和研究后勤專業方面的問題。編輯人員則從中學習到了相關的后勤專業知識,提高了綜合素質。
實施重點院校建設,是學院全面實現跨越式發展的重要契機。《武警后勤》雜志在服務部隊后勤建設的同時,要更加主動地把提高刊物綜合質量和后勤專業學科建設結合起來,發揮好后勤理論研究成果展示平臺和交流窗口的作用,組織刊發更多后勤專業教員高水平的研究成果,為部隊后勤建設和總部機關決策服務,為學院重點院校建設服務。
二、充分發揮橋梁紐帶作用,服務后勤學科專業課程教學
貼近部隊實際、服務中心任務,貼近后勤實際、研究解決問題,貼近后勤官兵、提高服務質量,這樣的“三貼近”是《武警后勤》雜志多年來形成的特色。創辦以來,《武警后勤》的宣傳研究工作緊緊圍繞保障部隊完成中心任務而展開,注重一切從部隊實際需要出發。從保障部隊完成中心任務的具體要求出發,認真研究、科學把握部隊的實際需要,探索部隊后勤建設、管理和供應保障工作的特點規律,不斷加強宣傳研究工作的針對性、指導性和有效性,較全面完整地體現武警部隊后勤工作的現狀和展示后勤理論研究的成果。在這個意義上說,《武警后勤》也是聯系部隊后勤建設實踐和院校后勤專業課程教學的橋梁和紐帶。
建立以任職教育為主體、學歷教育與任職教育相對分離、軍事特色鮮明的新型軍事教育體系,是我軍院校教育轉型的重要目標。適應“建設信息化武警,實現跨越式發展”的要求,學院培養的新型軍事后勤人才不僅要有堅定的理想信念、寬厚的基礎理論和扎實的專業知識,而且要具有科學的思維方法和較強的創新能力。因此,在后勤專業課程教學中要摒棄“重傳承、輕創新,重灌輸、輕啟發,重詮釋、輕探究”的傳統教育模式,把培養后勤專業學院的創新、開拓、應變能力放在突出的位置。后勤學術研究創新的求異思維要求及其實踐活動,能夠激發后勤專業學員的求知欲,發揮學員的主觀能動性,引導其將所學與部隊后勤實際緊密聯系起來,加快知識向能力的轉變過程,從而提升學員的綜合能力和素質。近幾年,國防經濟專業的研究生學員,在《武警后勤》雜志發表的后勤學術研究文章,數量呈持續上升的趨勢,每年都有一定數量的研究生的文章在雜志發表。同時,國防經濟專業的研究生很重視閱讀刊物,從中了解部隊后勤建設動態和后勤理論學術研究的最新成果,并將其作為專業課程教學內容的深化和補充加以研讀,這是一件令辦刊者高興的事情。
和后勤專業教材的相對穩定相比,理論期刊具有出版周期短、反應靈敏、容量大的特點,部隊后勤建設的最新動態、加強后勤管理的最新做法、抗震救災的最新經驗,都及時在雜志上得到反映和展示,這就給后勤專業課程教學提供了豐富的素材和案例。去年以來,學院黨委把教學法改革作為推進教學改革、提高教學質量的有效手段突出抓落實,推廣案例教學五步法,楊正武院長親自登臺,進行案例教學法示范,給這項工作以極大的推動。受總部后勤部的委托,《武警后勤》編輯部3次向部隊征集后勤保障戰例,將各單位提供的數百個戰例編輯集結為3輯出版發行,為后勤專業課程教學提供了豐富而完整的保障戰例素材,為服務后勤學科專業課程教學做了一項具體而有意義的工作。
及時總結后勤專業課程教學法,探討后勤任職教學規律,也是《武警后勤》雜志極為關注的宣傳研究內容。2008年上半年,學院兩位任課教員就去年年底組織戰勤參謀培訓班開展案例教學法的情況進行總結研討,撰寫了兩篇研究文章。欄目編輯及時審讀稿件,把修改意見反饋給作者。經過編輯和作者的共同努力,這篇題為《戰勤參謀培訓班運用案例教學的“三個三”》的研討文章,被《武警后勤》雜志第4期“教育訓練”欄目刊用,為各部隊搞好戰勤參謀的培訓提供了借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