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蘇局是江蘇省鑄錢局,始建于康熙六年(1667),為江蘇省局。雍正八年(1730)七月改為寶蘇局。局址在古城蘇州。咸豐三年(1853)十二月開鑄當十錢。咸豐四年(1854)二月正式鑄造當十、當五十、當百大錢,并在蘇北清江浦(淮陰),增設寶蘇分局(淮安局)鑄當十、當二十、當三十、當五十、當百大錢,以及試鑄當五百、當千大錢。咸豐五年三月又設制當五、當十鐵錢。咸豐十年(1860)四月,李秀成率領太平天國起義軍攻克蘇州,建立蘇福省。寶蘇局亦因而被迫停鑄錢。
寶蘇局咸豐重寶當十錢鑄造時間長,存世量較多,版式復雜,大小錯出,輕重懸殊,制錢混亂,沒有按照部頒的錢重6錢(18.7g)標準鑄錢。全國除京局戶部寶泉局和工部寶源局外,是鑄錢最多的省局之一。版式有狹、闊、較闊、很闊、特闊緣的區別。錢文又有類宋體和楷書體差異。
關于闊緣錢的定界,參考《江蘇局錢幣》的測算標準,以“緣寬值”為參照數據,錢面“闊緣值”在0.5至1mm之間的,稱為“闊緣”;大于1mm者為特闊緣;錢背“緣闊值”在1至1.25mm之間的,稱為“闊緣”;大于1.25mm者,稱之“特闊緣”。筆者多年來共同收集、研究咸豐大錢,現從65枚寶蘇局咸豐當十錢中選出22枚闊緣錢,經測量計算,其“緣寬值”基本附合“闊緣錢”的要求,具體數據詳見測算表格?,F結合實物版式特征拓圖,作專題初探。
一 爾寶鉤咸系列
1 爾寶“戈”上點鉤咸:類宋體錢文。
大樣長戈咸: (圖1),長戈咸,連筆“厶”爾、鍵頭寬貝八足寶,直山豐,大寶、長重、長當,滿文寬開口寶。
小樣扁咸:(圖2),扁口咸,連筆“厶”爾,鍵頭寬貝八足寶,扁直山豐、扁十、滿文寬開口寶。
小樣長戈咸:(圖3),長戈咸,連筆“厶”爾,直點頭寬貝八足寶,微斜山豐,滿文寬開口寶。
小樣方咸:(圖4),方隱鉤咸,連筆“厶”爾,直點頭寬八足寶,微斜山豐,滿文寬開口寶,寶蘇為圓點。
2 爾寶“戈”旁點鉤咸:楷書體為主。
小樣特闊緣扁咸:(圖5),扁咸,分筆“綱”爾,鍵頭寬貝八足大寶,斜山豐,小長重,滿文大蘇,狹開口寶。此錢可能是在浙江嘉興地區鑄造的試鑄樣錢,末見錢譜載錄。
小樣較闊緣扁咸:(圖6),扁咸,咸旁帶小頭,分筆“綱”爾,鍵頭寬貝八足大寶,小長重,滿文開口狹寶。
小樣闊緣扁咸:(圖7),大扁咸,分筆“綱”爾,鍵頭細狹貝八足寶,斜山豐,扁當、扁十,滿文大蘇狹開口寶。
小樣較闊緣方咸:(圖8),粗字方咸,分筆“綱”爾,鍵頭寬貝八足大寶,小重,扁斜山豐,滿文狹開口寶。

小樣闊緣方咸:(圖9),方隱鉤、小鉤咸,方口,分筆“綱”爾、鍵頭小貝八足寶,微斜山豐,滿文狹開口寶(圖10)。滿文蘇上帶點,廣穿。
二 爾寶撇咸系列
1 爾寶“戈”上點直撇咸:
大樣直撇咸:(圖11),大穿大樣,類宋體,分筆“綱”爾、鍵頭闊貝人字寶,扁斜山豐,小重大寶,小十,滿文寬開口寶長大蘇。
2 爾寶“戈”旁點直撇咸:
小樣方咸:(圖12)。楷書,方咸,分筆“綱”爾,鍵頭小貝八足寶,微斜山豐,滿文狹開口寶。

這22枚闊緣錢的直徑大者為40mm,小者錢徑是32.2mm。錢重量,重者為26g,輕者是11.9g。
寶蘇局咸豐當十闊緣錢,目前僅發現爾寶錢存世,是否有缶、珍寶錢,尚缺乏實物和圖錄資料,有待考證。
寶蘇局闊緣錢與特闊緣錢,泉界俗稱“寶蘇常平式”錢,是前人以朝鮮常平式錢而定聘的。其實這類形制錢是彼此的偶合,并非摹仿此型。實際上中國早在唐代就鑄造闊緣錢,如唐代“順天元寶”闊緣錢就是實例之一。宋代鑄造的“祥符元寶”、“咸平元寶”、“熙寧重寶”等錢幣都有闊緣錢問世。明代更為盛行,比較典型的要算“天啟通寶”闊緣大錢。清代的順治、康熙、雍正三朝也習見闊緣錢流通,特別從乾隆朝開始,經嘉慶、道光、咸豐、同治五朝,闊緣錢都非常易見。由其咸豐朝,寶蘇局制造闊緣錢品種繁多,鑄工精整,文體秀麗,特色鮮明,自成系列,受到錢家的青睞。
筆者雖然收藏咸豐當十闊緣錢品種不多,但從版式上分析,風格各異,均屬闊緣現象。從而拙書本文,為藏家研究咸豐大錢提供實物圖片及數據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