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上期)
5、苦瓜
苦瓜,原產于東印度,現在我國各地均有栽培,已有數百年食用和藥用歷史。苦瓜具有清暑滌熱、明目解毒的功效,可用于防治中暑、痢疾,惡瘡、熱疾煩渴、赤眼疼痛、癰腫丹毒等癥。科學家從苦瓜中提煉出一種奎寧精的物質,含有生理活性蛋白,能提高免疫系統的功能,同時還利于人體皮膚新生和傷口愈合。所以常吃苦瓜還能增強皮層活力,使皮膚變得細嫩健美。科學家還從苦瓜中提取出口服類胰島素(多膚-P)藥物,此藥對糖尿病有顯著療效,還有明顯的降血糖作用。素有“藥用蔬菜”的美稱。目前在國際市場上鮮苦瓜,苦瓜干,超細苦瓜粉,以及苦瓜茶,苦瓜飲料和苦瓜蜜餞等銷售成不斷增長趨勢,也有企業研制生產苦瓜提取物、苦瓜口服液和苦瓜酒等,受到國際市場歡迎。日本人已經把苦瓜作為一道常用菜,每年需從國外進口幾萬噸鮮苦瓜。日本,新西蘭,美國等國家進口苦瓜茶用于日常保健,出口前景良好。
苦瓜及制品出口應對的問題:鮮苦瓜出口要符合國家檢驗檢疫要求。苦瓜制品隸屬保健品,應注意了解各個國家的進口監管措施。例如美國FDA已在2008年底追加一條有關美國膳食補充劑產品的新規定,除所有在美國生產膳食補充劑的公司必須符合GMP規定外,所有在美上市膳食補充劑的美國或外國公司都必須在其產品外包裝標識中注明產品主要成分含量,并向FDA出具有關部門的成分測定報告。我們出口公司應了解有關“膳食補充劑必須在產品標識上注明活性成分含量”新規定的相關細節,以便及時做好本公司出口保健產品的標識修改,以符臺美國政府的相關新規定,避免今后在出口保健品時遭美國海關扣押或退回而造成重大經濟損失。再如加拿大2009年3月6日發布G/SPS/N/CAN/385通報,標題為擬定氟菌唑最高殘留限量(triflumizole),內容主要為就膠苦瓜、苦瓜、哈密瓜、佛手瓜、小黃瓜、冬瓜、香櫞、黃瓜、食用葫蘆、香瓜、南瓜、西葫蘆、西瓜,西印度腌食用小黃瓜,筍瓜等產品列明氟菌唑,包括含代謝物最高殘留限量。
6、紫蘇
紫蘇是一種具有特異香氣的一年生草本唇形科植物,別名蘇子,原產我國。紫蘇莖葉清香撲鼻,用其汁液煮粥,吃起來清香爽口,健胃解暑。紫蘇的葉、梗、種子、根均可入藥,而且具有很高的營養價值,又是一種時尚蔬菜和保健品。近年來,對其開發利用價值的廣泛研究取得了重大成果,紫蘇的利用價值已引起了世界范圍的注意。前蘇聯曾專門成立了紫蘇研究所,對紫蘇進行了深入細致的研究;日本、韓國、加拿大等國近十多年來,進行了大規模的商業種植,并開發了食用油、藥品、腌漬品、化妝品等幾十種紫蘇產品。我國上海、北京,陜西及東北等地區,已于十幾年前開始了較大規模的紫蘇栽培試驗和開發利用研究。紫蘇葉在港澳臺,日本,韓國和東南亞等國家十分暢銷。日本人喜歡吃生魚片,用紫蘇葉裹著吃。在日本高級餐館里,紫蘇葉成為食用生魚片的“必需品”,藥食兼用的營養植物,成為日本飲食文化風行的時尚。近期日本時尚雜志發布,含有紫蘇成份的護膚品已在市場走俏。因為經日本科學家測定,這種天然芳香植物含有維生素E、18種氨基酸及多種微量元素,具有抗氧化作用,還可去除角蛋白質。上海松江九亭紫葉種植基地,每年向日本出口2億片紫蘇葉,創匯300萬美元。據悉,日本山岡農園株式會社在江蘇江陰市北涸鎮投建10個塑料大棚,占地100畝,年產紫蘇葉1.8億片,因產品供不應求,該會社又在北京房山區興建105畝生產基地,并創辦了集生產,加工、銷售于一體的北京山岡農藝有限公司,生產紫蘇葉。一些臺資企業,也在沿海各省大力開發紫蘇生產,加工成蔬菜制品出口日本。我國從上世紀90年代初開始研究紫蘇,并取得了一系列實用成果。已用紫蘇籽開發出具有很好保健功能的營養保健油,研制成功有較好預防心血管病的保健品紫蘇油膠囊;利用紫蘇葉制取成功紫蘇葉保健飲料;利用紫蘇葉提取紫蘇胡蘿卜素,這是一種更高級的紫蘇提取物,具有更廣闊的使用前景和更高的附加值。
出口紫蘇葉應對的問題:作出口商品的紫蘇葉,需按標準采收,其采收標準是:葉片中間最寬處達到12cm以上,無缺損、無洞孔、無病-斑。一般于5月下旬或6月初,若秧苗壯健,從第四對至第五對其葉開始即能達到采摘標準。6月中、下旬及7月下旬至8月上旬,葉片生長迅速,是采收高峰期,平均3 4天可以采摘一對-葉片,其他時間一般每隔6-7天采收一對葉片。從5月下旬至9月上旬,一般可采收20-23對合格的商品葉,腌制后可達株產120g左右。作藥用的蘇葉,于秋季種子成熟時,即割下果穗,留下的葉和梗另放陰涼處陰干后收藏。紫蘇葉的出口要嚴格按照國際質量標準生產,有效控制有害物質殘留,同時建立和完善農產品出境檢驗、檢疫生產基地備案和產品追蹤制度來有效控制產品質量。
7、南瓜
南瓜(Cucurbita moschata)俗名倭瓜、番瓜、北瓜。原產于南美洲,后傳入我國。南瓜含有淀粉、蛋白質、胡蘿卜素、維生素B、維生素C和鈣、磷等成分。其營養豐富,不僅有較高的食用價值,還有著不可忽視的食療作用。近年來,國內外醫學專家、學者研究實驗表明,食南瓜,還有防治動脈硬化與胃粘膜潰瘍,治糖尿病、前列腺癌、化結石等作用。2008年10月,吉林省圖們市下設的1500畝南瓜種植基地,首次出口21噸鮮南瓜到日本,顯現出較強的經濟效益。近年來南瓜產品的開發也日益受到重視,已被公認為特效保健食品,深受國內外客商的歡迎。目前市場上有多種南瓜加工食品,如南瓜粉、南瓜茶、南瓜果脯、南瓜飲料、南瓜酒、南瓜醋等,也有許多產品已獲得保健食品批準文號。在當前國內外已開發生產的系列產品中,南瓜粉的產量與銷量最大,目前世界上南瓜粉年貿易量為2000噸,而我國南瓜粉產量不足200噸,售價逐年上升,已成為重要的出口創匯產品。世界一些發達國家對南瓜食品的需求主要依賴進口,日本是南瓜粉需求量最大的國家之一。近年來南瓜粉已成為我國的重要出口創匯產品之一,外貿出口價每公斤在10-12美元。。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糖尿病的發生率有逐步上升的趨勢,但尚無根治良方。南瓜功能食品作為糖尿病人的保健食品,充分體現了它對糖尿病的預防和輔助治療作用,將會有非常廣闊的市場前景。
8、葛根
葛根是豆科植物葛的塊根,是我國南方一些省區的一種常食蔬菜,其味甘涼可口,常作煲湯之用。其主要成分是淀粉,此外含有約12%的黃酮類化合物,包括大豆(黃豆)甙、大豆甙元、葛根素等10余種;并含有胡蘿卜甙、氪基酸、香豆素類等。日本譽為
“皇家貢品”、“健康長壽粉”的美譽。葛根可分為柴葛和粉葛,柴葛主要為藥用,粉葛為藥食兩用,淀粉含量高,產量高。特別是近年選育出的蔬菜葛,因其皮薄、質嫩、味微甜、營養豐富,更成為蔬菜中的新優品種。隨著人們對葛根經濟價值認識的不斷提高,國內外市場對葛根及其產品的需求量將不斷增大,據專家預測,五年內,僅中國市場的葛粉需求量將增至5000萬噸,即需種植3000萬畝以上才能滿足需要。近年來,以葛根為原料制成的系列保健食品,如葛粉,保健葛粉、葛涼粉、葛寶(葛根口服液)、保健葛面、葛根晶、葛果凍、葛根面包、葛根面條,葛根口服液、葛根飲料、葛根冰淇淋、葛根保健酒、葛根軟糖、葛根紅腸、葛根豆腐等均已面市。這些食品在日本均為暢銷食品,在國內也有較好市場。從葛根中提取的葛根索是非常好的醫藥原料,具有廣泛的藥理作用。葛根素的市場價格為4000元/kg。
以上介紹的8種蔬菜是具有出口潛力有代表性的蔬菜品種。這些蔬菜不僅僅是普通食品,也是重要的保健食品原料。正因為具有較強的營養保健功能,國內外許多研究機構正在積極開展蔬菜保健功能的研究開發及利用工作。由于蔬菜功能原料中含有的生理活性成分量少,因而使原料的開發利用受到一定限制,分離提純蔬菜中的有效成分是一種行之有效的解決方法。高新技術如酶技術、基因工程分子技術、真空冷凍干燥技術,微膠囊技術、超微粒粉碎、無菌包裝技術等也應用于蔬菜功能食品的研究及開發利用中。在開展蔬菜功能食品開發研究的同時,還要實施蔬菜功能食品產業化基地建設,采取有效措施,吸引龍頭企業在優勢區建設特色農產品生產,加工和出口基地,發揮企業的引領作用,與農民建立穩定的產銷關系。扶持建立特色農產品行業協會等中介組織和農民專業合作組織,將農民組織起來進入市場,提高農民的市場主體地位,實現與企業的有效對接。通過發展訂單農業等多種形式,在企業、中介組織和農民專業合作組織(基地)之間建立穩定的利益聯結機制。還應全面推進標準化生產,加強產品質量監控,挖掘文化底蘊,打造區域特色農產品知名品牌,提高特色農產品市場認知度。通過組織企業到境外參加產品展覽和推介會等方式,支持特色農產品走出國門,拓展國際市場空間,廣泛參與國際競爭。還要完善產品質量衛生安全監測及預警體系,建立和完善由檢驗檢疫、海關、農業、外經、外事等部門和重點企業、行業協會等參加的促進特色農產品深加工產品出口協調機制,及時收集整理各國產品進出口信息、產品質量標準及貿易壁壘設置情況,研究解決應對辦法,為企業爭取平等的國際競爭環境創造有利條件。
(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