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安飛橋萵苣是從當地種植品種變異株中選肓而成。該品種其紫葉細長,綠莖皮薄、具有莖肉翠綠,肉質嫩脆,香脆可口,可食率高等優質特點。2006年飛橋萵苣榮獲“福建省名牌產品”稱號,產品遠銷全國十幾個省市,面積從最早的百畝發展到現在的近10萬畝,畝產量從最初的1500kg,提高到現在的4000—5000kg。在生產栽培技術上經過多年的不斷探索,總結出一套永安飛橋萵苣高產栽培技術的經驗與措施,其主要栽培技術經驗與措施概述如下:
1、土壤選擇
種植飛橋萵苣的土壤最好選擇砂壤土、同時要光照充足、排水方便地方種植易獲得高產。
2、肓苗技術
2,1適時播種:根據我市氣候特點適宜播期在9月中旬至11月下旬,海拔500-600m地區,秋種8月下旬播種,春種一月下旬二月初播種。
2,2播前曬種:萵苣的種子特別細小,畝用種量10g左右。在播種前應先進行曬種,然后將種子用紗布包好清水浸2-4h,讓種子吸足水分,再涼干。
2,3種子進行冷處理:因種子在高溫條件下發芽率很低,因此播種前要對種子進行低溫處理,打破其體眠期。其方法先將涼干后的種子放到冰箱低溫保鮮層進行冷處理2-3天。在冷處理期間每天要打開紗布翻動種子一次,2-3天后種子有三分之一露自時可進行播種。
2,4苗床處理:苗床要整細整平,床土要用綠享一號或五氯硝基苯進行消毒,其方法是每m2苗床用5g綠享一號或五氯硝基苯噴霧消毒。
2,5適時播種。當種子三分之一露白時進行播種,每10m2苗床用0.4kg用米糠與種子拌勻播種。播前苗床要澆透水,播后每天澆一次水,保持土壤濕潤有利于發芽,同時苗床要用80cm高的小拱棚用遮陽網覆蓋,防止太陽暴曬。
2,6及時間苗:當幼苗2片真葉時,對過密苗進行間苗,每平方米留苗1000-1200株。
2,7勤施薄肥:新苗長出2片真葉時就要開始施肥,每10天次腐熟稀尿水,培育壯苗,幼苗4-6真葉時就可以起苗定植,以免防止拔節苗。
3、整地定植
3,1施足底肥:在用起壟機翻耕前,將有機肥撤于田中,一般每畝下腐熟的雞糞750-1000kg,復合肥25-30kg,如遇土壤過酸時應畝施40-50kg石灰進行消毒和調節酸度。
3,2機耕整畦:整畦時畦溝要適當深些和暢通,才有利于利排水,一般畦高20-25cm,畦寬90-100cm。
3,3起苗定植:畝種萵苣3500株左右,由于萵苣幼苗葉薄、質脆且又是綿根系所以起苗時要特別小心,要輕拿輕放,注意定植時土不宜壓,把土將其根蓋著就行,否則容易造成萵苣的綿根被折斷而影響成活。
3,4灌跑馬水:改常規移栽后澆水為移栽后田間灌跑馬水。不僅提高了幼苗成活率,而且省工省力。具體方法是田間畦溝灌水,當溝的水灌到畦高的三分之二時,切斷人進水口,讓其在田間自行滲透。可以保持溝畦土壤濕潤。
4、肥水管理
4,1及時追肥:幼苗定植后7-10天開始進行第一次追肥,可用10%濃度的尿水澆,以后每10天左右追施一次,可用1%尿素或0.5%-1%復合肥早進行澆施,連續追施2
3次,促進葉的生長。
4,2重施壯稈肥:在萵苣進入蓮座封行前,要施一次重肥,畝施復合肥30-40kg,施后灌一次半溝的跑馬水。
4,3根外施肥:當萵筍長到30cm時要每隔10天噴一次0.2%-0.3%硼砂,以防萵苣莖稈開裂和空心,同時又促進莖稈膨大。
4,4利用生長劑調節上市期:生產中農戶常遇到收獲時市場價格不好,可是不采收又會使萵苣拔節和抽臺,影響經濟效益。為此我們經過多年的摸索認為,在萵苣進入收獲前7-10天時用含量為15%的多效唑15g兌水15kg進行噴施或在萵苣頂芽上點涂,可以延緩萵苣拔節和抽臺,調節上市時間,提高單價效益。
5、病蟲害防治
萵苣由于葉簇密生,如果加上種植密度大的情況下,造成通風不良,容易發生霜霉病、病毒病、炭疽病和菌核病,且為害比較嚴重。因此要堅持以防為主,及時防病防蟲,選用高效低毒及生物農藥等防治措施。
5,1霜霉病:可選用50%烯酰嗎啉10g+水15kg進行噴施或用68%的甲霜靈錳鋅40g+水15kg噴施,7-10天噴一次,連噴2-3次。
5,2病毒病:發病前加強蚜蟲防治,發病后用20%鹽酸嗎啉胍20g+水15kg進行防治,連續防治2-3次。
5,3茵核病:可選用70%就甲基琉菌靈30g+水15kg,或5%菌核凈10g+水15kg噴施,也可選用根腐靈500倍每隔7天-10天噴一次,連噴3-4次。
5,4炭疽病:用80%炭疽福美800倍+75%百菌清1000倍液防治,7-10天一次,連續防治2次。
5,5蟲害防治:生產萵苣季節前幾年主要是蚜蟲為害,但是隨著這幾年來暖冬現象的出現,紅蜘蛛成為危害萵苣新蟲源,并對萵苣產量和質量構成威肋,因此要加強對紅蜘蛛的防治工作。在防治上可以選用15%達螨靈10ml+20%甲氰菊脂10ml+水15kg,連續噴施2-3次。
6、采收與包裝:萵苣是以鮮食為主,采收期的標準是以主莖的頂端葉片與最高葉片的叫尖相平時為最適時期。采收是萵苣生產環節中的最后一項工作。以往常規采收是直接放在地畦上捆綁包裝,經過實踐在采收捆綁包裝時采用小方凳倒立或設計一種半園型槽架,即將采收的萵苣放到倒立小方凳或槽架上捆綁包裝,可以避免因萵苣堆放土畦中捆綁包裝過程中,莖葉的損傷和污染,提高莖葉的新鮮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