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隨著人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對果品多樣化的需求,石榴作為備受青睞的傳統果品有了較快的發展,栽培區域在擴大,栽培數量和面積在增加。特別是石榴作為抗旱性樹種在我國中原、西北地區發展較快,成為山區,丘陵地區群眾脫貧致富的首選優勢樹種。但是,由于傳統栽培思想的不良影響,認為石榴是一種適應粗放型生產的樹種,任其自然生長,便可正常結果,以致造成石榴樹體管理粗放,樹體紊亂,通風透光不良,產量低,品質差,嚴重影響了石榴的栽培效益。為了進一步普及石榴栽培技術,適應石榴現代栽培的需求,提高石榴栽培技術水平和栽培效益,我們針對石榴樹體管理中心存在的問題,依據石榴生長結果的特性,總結出了石榴“四季”修剪的技術要點,以供生產上參考應用。
一、石榴樹體管理中存在的恩替
1、樹體結構與樹形不合理。目前石榴栽培中常用的主要樹形為灌木叢狀形,存在的主要問題有四個方面:一是主干數量偏多,多則10個以上,少則5-8個,二是主干年齡參差不齊,既有10年生以上主干,又有5-8年生主干,還有3-4年生主干;三是主干分生角度小,表現為直立生長,上強下弱;四是側枝配合不當,側枝方位不合理,側枝主次不明,角度小,直立生長。由于上述情況,造成樹體紊亂,擁擠、通風透光不良,結果部位外移上移。
2、小枝數量多,分布不合理。石榴具有較強的萌芽和成枝能力,芽早熟性明顯,一年中可抽生3-4次副梢,加之修剪粗放或方法不當,短截過多,更加劇了發枝,以致造成小枝數量多,特別是上部、外圍、背上小枝過多,嚴重影響中下部和內膛的通風透光性,造成小枝密擠,生長虛弱,成花結果不良。
3、缺乏修剪依據,修剪方法不合理。石榴修剪粗放現象普遍存在,有些果園常年不加修剪,有些果園套用桃樹修剪法,還有些果園重剪輕修或只動剪不動手,動剪時短截多,疏枝、回縮少,拉枝更少,嚴重違背了石榴的枝芽生長特性。
二、石榴“四季”修剪的內容及技術要點
石榴是較典型的芽早熟性樹種,具有萌芽力強,成枝力高,一年多次分枝、枝量多、生長量大、營養生長勢強,多次開花等突出的生長結果習性,生長與結果及營養分配的供求矛盾在同類器官和不同類器官間表現明顯。石榴是對修剪要求很嚴格的樹種。在一年中不同時期,石榴生長與結果的矛盾關系表現不同,故其修剪的內容和技術要求也就不同。因此,要做到石榴樹的科學合理修剪,必須依據一年中各時期的生長特點進行。
1、春季修剪內容及技術要點 (1)拉枝開角:春季萌芽期,對角度小的骨干枝,采取撐、拉等措施,將角度調整為60-70度;對背上直立枝,向有空間的方位拉成80-90度。(2)抹芽:春季萌芽后,及時分期分批摸出位置不適當的過多萌芽,抹芽的主要對象(部位)有:冬季疏枝剪口處、根莖處,骨干枝上及大枝背上等部位萌發勢較強的芽。為了盡可能減少樹體營養的無效消耗,抹芽應盡可能提早進行,遵循抹早、抹小、抹了的原則,整個萌芽期抹芽2-3次。(3)短截:石榴越冬期容易出現因凍害或生理干旱造成的枝條先端干枯現象,對此,除采取必要的越冬保護措施外,春季萌芽期根據枝條萌芽情況,對先端不萌發的枝進行適度短截。
2、夏季修剪內容及技術要點 (1)疏梢:夏季是石榴生長最旺盛的季節,主要表現在芽多次萌發、副梢發生量大、生長勢強,可抽生了3-4次副梢。這種情況一是造成樹體營養的大-量消耗,二是影響樹體通風透光性,從而不利于新梢、新芽的發育,影響果實的正常生長。因此,夏季每次發梢的集中期,都應及時疏除過多過密直立旺長新梢和副梢,特別應注意重點疏除多年生枝背上、骨干枝內膛、中上部的直立旺長副梢。(2)疏花:石榴一年中有多次花芽分化的特點,開3-4茬花,花期長,花量大,而且多數花為短葫蘆形退化的不完全花不能坐果,對營養的消耗較大,可按與完全坐果花1:l的比例保留,作為授粉用,其余的全部盡早(花蕾期)疏除。此外在1-2茬果花夠用的情況下,對3-4茬花也應疏除,以減少營養消耗,促進生長季后期營養積累。(3)剪梢:對選留的1次梢或2-3次梢,在有空間的情況下,依據生長勢,留30-50cm短截,控制延長生長,促進加粗生長和芽的發育。這種情況多用于延長枝和更新枝的培養。
3、秋季修剪內容及技術要點 秋季枝梢停止生長至落葉前進行。一是輸出多年生大枝,調整樹體結構和通風透光性,增強生長季后期葉生的光合能力,提高營養的生產量和貯藏量,為翌年生長奠定良好的營養基礎。二是疏剪不成熟的嫩枝,以防止冬季被抽干凍死。三是疏剪樹冠上部和外圍過密的枝梢。
4、冬季修剪內容廈技術要點 (1)疏枝:徹底疏除病蟲枝、細弱枝、過密枝及根蘗枝。(2)短剪:一是短剪多年連續生長、前端已下垂的多年生枝,在其背上有分枝處回縮抬剪,以增強生長勢,二是對已結過果的果樹枝進行修剪,剪除已結果的果臺;三是對交叉枝、重疊枝進行短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