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大棚蔬菜與露地栽培相比對肥料的質量與數量要求更加嚴格,如施肥不當會造成土壤的鹽漬化、酸性化和養分比例失調等問題。大棚蔬菜對施肥要求很高,假若施肥不當,則不僅會導致土壤板結,引起蔬菜肥害,而且還會影響硝酸鹽、亞硝酸鹽含量超標。而這兩種物質對人體健康有極大的危害。因此,在大棚蔬菜生產上,我們一定要慎施化肥。
關鍵詞:大棚蔬菜 施肥 有機 肥基肥化學氮肥 生物肥料 土壤
一、多施有機肥,少施化肥
有機肥料養分含量齊全,肥效持久,施用后不僅能改良菜地土壤,還可為蔬菜提供多種養分。科學施肥針對蔬菜大棚的土壤障礙,在施肥技術E應采取以下措施:
1、增施有機肥,特別是施用纖維較多的粗肥,為蔬菜生長提供全面營養,增強土壤養分的緩沖能力,防止鹽分聚集,延緩土壤鹽漬化過程。有機肥不僅能改良土壤,提供養料。而且,在分解和被利用中,能產生二氧化碳,積聚在大棚內,可為蔬菜增施“氣肥”,有利提高蔬菜光合作用,促進蔬菜增產。有機肥要腐熟后施用:因為新鮮的豬牛欄糞、人糞尿,綠肥和農作物秸稈等,施后在腐爛過程中,會產生大量有機酸、氨氣、硫化氫、氮氧化合物等。不僅危害蔬菜根系,而且逸出土壤的氨氣,氮氧化合物等,積聚在大棚內,會給蔬菜造成毒害。研究發現:大棚內空氣中氨的含量如果達到5ppm,亞硝酸氣達到2.5至3ppm,蔬菜就會遭受危害。
2、要因土施肥:常用的氯化鉀、硫酸鉀、氯化銨、硫酸銨等,施人土壤后,離解出硫酸根離子、氯離子等被吸收利用很少,在一般菜地、大田施用時,會隨水淋失,減輕弊害。但在大棚內,常被積聚在土壤中,加重酸性土壤的酸化,故酸性土壤不宜施用,可施在堿性土壤上,而鈣鎂磷肥、石灰氮等不宜在堿性土壤上施用,可施用在酸性土壤上。一般大棚蔬菜以施用尿素、碳銨、磷酸二銨、硝酸鉀、硝酸銨等低毒、無殘留的化肥為宜。施尿素、碳銨也有給大棚蔬菜增施“氣肥”的作用。
3、化肥要注意深施:氮素化肥深施可加大土壤膠體對氮肥的吸附能力,避免(減輕)因淺施造成氮肥直接揮發、或利用中因分解、受細菌作用,產生出的氨氣、氮氧化合物,積聚在大棚內,影響蔬菜生產發育。深施的方法:基肥可施在畦面,翻土時埋人土壤中、下層。追肥應盡可能采用開溝,把肥兌水施入溝,然后覆土。
4、施肥不當危害:大棚蔬菜如施肥不當,造成毒害多發生在施后四至七天內,應留心觀察,及時通風透氣。對于葉面施肥的,也要做好適時通風,以防棚內濕度過大,對蔬菜不利和加重病害。
5、蔬菜收獲后,土壤深耕翻,把富含鹽類的表土翻入下層,相對含鹽較少的下層土壤翻到上層,以減輕鹽害。
6、利用換茬空隙揭去薄膜,通過日曬雨淋或大水漫灌,使土壤表層鹽分淋溶至深層。
7、大力推廣配方施肥。根據土壤養分含量狀況、蔬菜產量水平及需肥規律,合理施氮、磷、鉀及微量元素肥料,既可協調土壤養分平衡,又可減緩土壤鹽漬化和酸性化。
8、基肥深施,追肥限量。基肥通過耕翻施到表土以下,以免增加含鹽量,化肥追施時應盡量“少吃多餐”。
9、大力提倡根外追肥。用于根外追肥既不增加土壤鹽漬化和酸性化,又能為蔬菜生長提供養分。
二、控施化學氮肥,增施磷鉀化肥
氮肥雖然是大棚蔬菜生產中不可缺少的肥料,但也不能過量施用。而磷、鉀作為品質元素,可參與蔬菜體內的一切生化反應,可活化蔬菜體內60多種酶,使蔬菜抗逆性能明顯增強,因此應大量施用。另外,在大棚蔬菜生產管理上,應適當增加掀棚、開窗的次數及時間,增加光照強度,以盡量減少蔬菜體內硝酸鹽的含量。
三、需要禁止或限量施用的化學氮肥主要包括:
禁止施用硝態氮、如硝酸銨,硝酸鉀以及含硝態氮的復混肥,減少蔬菜中硝酸鹽積累。不宜施含氯化肥,如氯化鉀、氯化銨等。氯離子能降低蔬菜中的淀粉含量,使品質變劣,產量降低,而且殘留于土壤中易造成土壤脫鈣,引起板結。
限量施用硫酸鎂、硫酸銨類肥料因為肥料中的硫酸根離子,不易被蔬菜吸收而留在土壤中,危害蔬菜生長。另外還要限量施用碳銨,因氨氣揮發,容易引起氨害。
實施測土配方平衡施肥,大力推廣蔬菜專用型復合肥料。專用性肥料是根據不同蔬菜的需肥特點和土壤供肥狀況而研制確定的,養分更齊全、營養更科學、配方更合理、針對性更強,施用后能顯著提高蔬菜產量和改善蔬菜品質。
大力推廣鋅、鉬、鈣、鎂等新化肥。這些營養元素能積極改進蔬菜品質,同樣是蔬菜生長必不可少的。
大力推廣生物肥料,特別是要大力推廣生物有機復合肥料。生物肥料含有微生物活化菌,它是由有機肥、無機肥、菌肥、增效劑復合而成的“四合一”肥料,實現了各種肥料的科學配合,優勢互補,效益互促,是實現大棚蔬菜平衡施肥的最佳肥料品種之一。施用生物有機復合肥,可改良土壤,增加土壤肥力,給大棚蔬菜創造良好的生長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