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強光、高溫、多雨天氣以及病蟲對蔬菜產生危害嚴重,使得夏季蔬菜產量低、品質差,很多蔬菜甚至無法正常生產,由于上述原因造成我國多數地區八、九月份出現蔬菜供應的淡季。這段時間內蔬菜價格極高,種植越夏蔬菜效益好,這已成為多數農民的共識,但是蔬菜越夏栽培要求品種過硬,茬口安排合理,種植模式對路,栽培技術適當,才能在市場短缺的情況下實現高產高效。
近幾年,我們利用半島地區特有的地勢特點,土地平整,肥沃,且丘陵起伏,夏季不易積水;和特殊的地理位置優勢,地處北溫帶,具有海洋性氣候特點,冬無嚴寒,夏無酷暑,氣候涼爽;以及結合本地區已有常年種植蔬菜的經驗,充分利用拱圓大棚“夏閑”資源,進行越夏蔬菜栽培,獲得了大面積的成功,取得較高的經濟效益。
目前,我市發展的越夏蔬菜主要有越夏番茄,越夏黃瓜,越夏菠菜,越夏芹菜,越夏生菜等。下面就半島地區越夏蔬菜種植模式、茬口安排及市場預測作一下分析,以幫助農民朋友選擇好品種,了解市場行情。
一、冬茬黃瓜-夏西紅柿-秋冬菠菜
黃瓜1月中旬播種,2月中下旬定植,5月下旬-6月上旬拉秧;西紅柿于5月上中旬育苗,6月中下旬定植,9月上旬上市,10月中旬拉秧;菠菜在10月底播種,供應整個冬天市場。
(一)第一茬:黃瓜 冬茬黃瓜栽培應選用較耐低溫、雌花節位低、瓜碼密、
早熟、節成性好的春黃瓜類型,半島地區常栽品種有津研1、2、3、4號,津雜1號、2號,津舂4號、冬冠、瓜王等。冬茬黃瓜在1月中旬開始播種育苗,苗齡30-40天定植。一般定植行距50-60cm,株距25-30cm。種植時應加強病蟲害防治工作,每隔5-7天噴施1次海生素、殺毒礬、克露等藥液,以防病毒病、霜霉癇、疫病、葉斑病等常見病害的發生;蟲害主要有白粉虱、蚜蟲等,可用蘇云菌桿菌+吡蟲啉等防治。黃瓜一般在定植后1個月左右開始采收,既3月下旬,正是春節過后市場黃瓜價格穩定在節前高峰時期,且此價格一般將維持到5月中下旬,此茬黃瓜畝產3500-4000kg,平均價格在1.8-2元/kg,效益較好。
(二)第二茬:西紅柿 西紅柿越夏栽培的生長期,正處于高溫多雨的季節,應注意選用耐強光、耐高溫、耐潮濕、抗病性強的中熟和巾晚熟品種,如浙粉202,金棚一號等。越夏西紅柿的播種時間,是關系經濟效益高低的重要因素。如播種過早,西紅柿開花期正遇高溫,難以坐果。如播種過晚,西紅柿收獲推遲,則會影響越冬蔬菜的種植。因此,最適宜的播種期應選在5月10日-5月20日之間。拱圓大柵越夏西紅柿栽培,苗齡期較短,從播種到定植約30天左右,植株有真葉5-6片,株高12-15cm時可進行定植。定植前3-5天,要澆水,使秧苗能帶土定植,盡量避免散索傷根。定植移栽時,每畦栽兩行,大行60cm,小行40cm,株距30cm,栽后澆水一次水,兩天后再澆一次水。前期通過施底肥,適當蹲苗。促使根深葉茂,高溫雨季到來之前,要注意調整好營養生長和生殖生長的平衡,適當疏花疏果,避免墜秧,保持植株旺盛生長。要及時摘除植株下部老葉、病葉。要加強晚疫病,病毒病和斑點病等病害的防治;要及時防治蚜蟲,棉鈴蟲等蟲害。高溫多雨時,西紅柿易落花,可用65%甲硫乙霉威蘸花,保花保果;盡量少用或不用2.4-D蘸花,減少畸形果數量。為避免爛果、裂果,應在果實開始轉色變紅時立即采收,一般在9月上旬即可上市,這是西紅柿一年當中兩個價格高峰期之一,此茬西紅柿畝產3000-3500kg,平均價格在2.5- 3元/kg,經濟效益較高。
(三)第三茬:菠菜 半島地區栽培秋冬菠菜選擇耐寒性強,生長速度快,產量高,抗病能力強的高產尖葉品種,如雙城尖葉、青島菠菜等。每畝用種量約5-6kg,接上茬越夏西紅柿,在10月底播種,播種后4-5天就要出齊苗,秋菠菜播后50-70天分批采收,秋菠菜不容易出現早期抽苔的問題,所以采收期可根據市場需求適當提前或推遲采收,一般在元旦前后分批上市,1月底收獲結束,此茬菠菜南產能達2000-2500kg,平均價格在2-2.5元/kg,效益可觀。
二、春馬鈴薯-夏黃瓜-秋芹菜
馬鈴薯1月中旬播種,5月上旬收獲上市;黃瓜5月中旬播種,5月底定植,7月上旬上市,9月底拉秧;芹菜9月初播種,10月上旬定植,1月上旬上市,供應元旦、春節市場。
(一)第一茬:馬鈴薯 根據土壤條件和氣候特點選用適宜的品種。目前半島地區引進種植和示范推廣的良種主要是脫毒種薯一魯日l l號,生產上使用脫毒種薯,一般畝可增產30%左-右。催芽時間一般在馬鈴薯適宜播種期前15天進行,即12月下旬,催芽的方法有切塊催芽和整薯催芽。魯引一號馬鈴薯的整個生育周期為80-90天,生長后期,適當進行1-2次葉面噴施,以防植株早衰,促進多結薯,結大薯。當植株生長停止,莖葉大部分枯黃時,塊莖很容易與匍匐莖分離,周皮變硬,比重增加,干物質含量達最高限度,即為馬鈴薯的最適收獲期,時間般是5月上旬,提前上市,既避開了露地馬鈴薯集中上市,又滿足了人們嘗鮮的需要,還能賣個好價錢。此茬馬鈴薯畝產達2500
3000kg,平均價格在1-1.5元/kg。
(二)第二茬:黃瓜 越夏黃瓜栽培主要選擇抗熱、抗病、耐強光、高產、生長勢強的品種。表現較好的品種,密刺大黃瓜有津研2號、津研4號、津研5號、津春4號等品種;無刺小黃瓜主要有MKl60、拉迪特等品種。越夏栽培黃瓜,播種越晚溫度越高,對植株生長影響越大,應適當早播。播種一般在下午進行,如果陰天,上午也可。當2片子葉展平時,開始定苗,每穴留一株。一般行距60cm,株距28-30cm。定植后,黃瓜苗生長較快,必須及時吊蔓,防止植株間相互纏繞,影響黃瓜的正常生長發育。夏播品種一般都有側蔓,但基部側枝不保留,要及早去掉,中、上部側枝,可酌情多留幾片葉再摘心,有利于杈瓜生長。下部老葉、病葉要及時摘除。小苗應以控水為主,定植后3-4天澆一次緩苗水,同時要及時進行中耕,促使根系發育。越夏黃瓜中耕要淺,3-5cm即可。中耕后稍加蹲苗,防止瓜秧徒長。夏天氣溫高,水分蒸發快,蹲苗時間不要過長,要根據瓜秧長勢和土壤墑情適時澆水。采收根瓜前進行第2次中耕,深2cm。進人盛瓜期后,澆水要勤,應在傍晚或早晨澆水,不宜在中午澆水。晴天小水勤澆。連陰驟晴天氣,要及時澆水防曬。越夏黃瓜生長期較短,所以需肥量相對較少,但結果期也要7-10天隨水沖施一次肥料,一般可選用高鉀復合肥,畝用量20kg左右。越夏栽培黃瓜,天熱,氣溫高,植株生長快,果實發育快,一般播種后40 50天就可采收上市。7月上旬上市,正是露地黃瓜結束期,秋延遲黃瓜還沒上市的淡季,價格高、收效大,結果期長,一直可采收到9月底,產量高,且瓜條美觀,商品性好。此茬越夏黃瓜畝產可達4500-5000kg,且平均價格在0.7-1元/kg。
(三)第三茬:芹菜 冬芹菜應選擇耐寒性強、品質好,產量高、抽薹晚的品種。如:玻璃脆、實心芹等優良品種中國芹菜。西洋芹則可選用意大利冬芹,佛羅里達683等品種。9月上旬,耕翻耙細作寬1.3m的畦,將催芽露白種子均勻播于苗床,播后蓋0.5cm厚的細土,覆蓋遮陽網。10月上中旬,待芹菜幼苗具5至6片葉時定植。活苗后,進行中耕、松土、除草,并適當蹲苗,促其多發根。芹菜在定檀后50至60天、葉柄長度達40cm后即可擗葉采收。采收由距植株基部5 cm左右處開始;擗葉不可過度,必須保留2至3片功能葉以便采收后不影響植株長勢。為了使傷口迅速愈合,擗葉后不能立即澆水。一般元旦前擗取2至3片葉,春節前可采收第二次,春節后一直采收至全株拔起為止。每次擗葉后應提高棚溫5℃左右,以促進傷口愈合和根系再生,5至7天后再恢復常溫。冬季利用大棚生產西芹和中國芹,質地細嫩,纖維少,品質好,深受市場歡迎,供應期正值元旦、春節,產值也高,一般大棚冬芹菜一次采收的產量3500-5000kg/667m2,多次擗收的則可達10000kg/667m2。西洋芹菜一般在定植后75-100天心葉直立向上,心部充實即應及時成片采收,否則易空心開裂,降低商品價值。采收時,齊地面收割,使葉柄基部相連而不分散,然后削除黃葉,洗凈泥土,一般畝產5000-6000k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