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愛是宇宙永恒的話題。一個情字,貫穿人生,或享受,或者糾葛,或迷茫,或困惑,或期望,或絕望,無不纏人。
在情人節即將到來之際,本刊就情人節話題、豪門婚姻話題及優秀女人難嫁等話題,獨家采訪了中國女性情感專家蘇芩,請她給我們解答各種情感現象、熱點和難題——
蘇芩的頭上有許多光環,也是個成功的職場女性,更是一位優秀的情感教主,她的很多觀點或理論,來源于生活中的體驗或深刻認識。
情人節是“女人過節,男人歷劫”
吳淑平:2月14日這個西式情人節快到了,作為情感專家,你認為中國人過這樣的節日對男女雙方的感情有實際意義嗎?
蘇芩: 應該說,情人節是男女之間的一個感情聯絡點,借著這個由頭可以讓感情升溫,但如果不注意日后的維護,一個月過一次情人節也沒用。
曾經說過,情人節是“女人過節,男人歷劫”,因為女人必定得收到能讓自己滿意的禮物才肯罷休,但男人必然要為此虧空荷包了。情人節對商家的意義絕對大于對情人們的意義。
吳淑平:中國式情人節(七夕)為什么沒有西式情人節流行和隆重?其根源到底在哪里?
蘇芩:七夕節其實并不算嚴格意義上的情人節,它應該算是女人“尋找情人的節”,古代女子在這一天會向上天祈愿,讓自己找到一個帥老公。實際上那是單身女人的征婚節。甚至已經消失了很多年了,近年來才又被翻了出來。
情人之間過節,這本身是一個很西化的概念。改革開放之后,很多西方思潮涌入中國,玫瑰花巧克力也都跟著“情人節”這個詞匯一起來到了中國。在此之前,談戀愛對中國男女來說,是件直奔結婚目的的事情,沒有太多復雜的浪漫細節可言。是西方思潮讓中國人的愛情觀變得多樣了起來。
可以這么說,情人節應該是原創的愛情節日,而被遺忘了多年的七夕節則是近些年來很多商家為了銷售目的而打出的促銷招牌,某種意義上來看,七夕節是盜版的情人節。
吳淑平:西式情人節雖然這么流行,但過這個節日的人真的都是正規意義上的情人嗎?你怎樣理解中國人眼中的“情人”這個概念?
蘇芩:在中國,“情人”這個詞是很曖昧的。一般來說,未婚男女戀愛叫“戀人”,中國人一說起“情人”,心里馬上涌現的一個念頭是“第三者”。不能否認這個現實:每到情人節,很多男人并不是僅僅只會買一份禮物送一個女人的。所以,情人節對于偷情的男男女女而言,則更有一種慶祝勝利的意味。
出軌也是需要魄力的,別自找麻煩
吳淑平:作為一名情感問題研究者,你或許可以很靈活地處理并回答別人的感情問題,但你能處理好自己的感情問題嗎?
蘇芩:跟對方不要講理。很多人總認為男人喜歡講道理的女人,實際上男人害怕講道理的女人。一開始我也愛講道理,但他會跟我說,“你真沒有人情味”。后來就慢慢明白了:戀人之間不需要語重心長不需要頭頭是道。薛寶釵只跟賈寶玉講道理,林黛玉從來不跟賈寶玉講道理,至于賈寶玉愛誰,任何人心里都清楚了。戀人之間就該維持一筆糊涂賬,這樣才能讓關系更舒服更長久。
吳淑平:你自己有過感情困惑嗎?當你自己在某個時候也對感情困惑的時候,你是找朋友傾訴還是獨自苦思冥想?
蘇芩:本人遭遇感情困惑的時候極少極少,每天的時間幾乎全部用來工作了,累倒一閉眼就睡著,很少有時間會去問自己“我有沒有感情困惑?”愛情不是我的寄托。尤其對當今很多人來說,談戀愛往往是一種奢侈的理想,有時候明明在戀愛,但總是找不到戀愛的感覺。因為愛也是需要情境的,也并不是想開始就能夠開始的事情。
每當我有困惑的時候,會選擇跟自己聊天,這是我多年來的一個習慣,我會問自己很多很多的問題,最后的出一個結論:該忍耐或是該放棄。
吳淑平:你現在是怎樣的生活狀態?有過情人嗎?在感情上,你是絕對的忠實者嗎?
蘇芩:我屬于那種有“情感潔癖”的人。當然,這不是說我自己有多么的道德多么的完美,而是不愿意給自己和別人找麻煩。因為,做情人也好,找情人也好,其實是件很耗能量的事情,其中的悲喜和掙扎,常常會令一個人瀕臨崩潰狀態。所以在中國,想出軌的人很多,真正出軌的人則要少很多,因為,出軌,也是需要魄力的,如果你沒有做好準備去應付這一系列的難題,那就最好不要去充好漢。而且,愛情首先是一種尊重,不能同時交往兩個男朋友,這是對對方起碼的尊重。

“豪門婚姻”體現的是一種生態競爭
吳淑平:你所遇到過的比較另類的感情問題有哪些?現代人之所以會遇到這些問題,是哪些人性本質所決定的呢?
蘇芩:比較另類的感情問題比如有一個女人同時與父子兩代人戀愛的;有生活中遭遇“陳冠希式男人”,經歷了山寨版艷照門事件的;還有結婚8年后偶然從老同學口中得知自己賢惠妻子曾經的風塵史的……很多人甚至說,生活中的故事絕對比小說電影更“精彩”。
當然,這種“精彩”是所有人都不希望發生在自己身上的。其實,這些另類的感情事件,都是因為“欲望”的驅使。人人都有一顆貪心,總希望自己能夠不斷的獲得,現如今的人總有這樣的戀愛心態“寧可我負天下人,莫讓天下人負我”,每個人都希望多保留一點戀愛安全系數,但無形中卻讓欲望膨脹到無限大,當這個域限到達一個極限時,就會發現你擁有的情感全成了負數。
吳淑平:最近都市美女爭嫁富豪的現象非常突出,你如何看待當今女性向往的“豪門婚姻”?
蘇芩:好老公也是女人的金飯碗,如果一個女人真的有能力找到一個可供應豐衣足食的男人,未嘗不是一種幸運。現代社會中,僅有“清高”是解決不了衣食問題的。“豪門婚姻”是眾多擇偶現象的一種,其實體現的是一種生態競爭,女明星也好,普通灰姑娘也好,爭嫁富豪,首先第一位的是把這個男人當成“老板”,第二位的才是把他當成“老公”,因為很多女人會想:與其天天起早貪黑去公司挨老板的罵,還不如舒舒服服在家伺候自己那個有錢的老公!
所以,“嫁入豪門”其實是部分女人的一種職業,也得列入職場評估范疇的!
吳淑平:對女人而言,永恒的困惑是“要嫁得好還是要干得好?”,你認為女人的事業更重要還是婚姻更重要?
蘇芩:不論男人女人,在擇偶問題上都是有勢利心的,都會挑選跟自己條件最接近的人,所以,一門心思只研究如何嫁人的女人往往嫁不到她真正心儀的男人,因為她沒有弄明白:干得好才能嫁得好!
所以對女人來說,事業和婚姻也是相關聯的,為了婚姻舍棄事業的女人,只能凈等著貶值,因為婚姻中,永遠是講究“身價”的。你想維持婚姻的幸福度,首先要保障自己的“身價”只漲不跌。
男人是先性后愛,女人是先愛后性
吳淑平:你曾有過不少觀點“完美男人都是裝出來的”、“有故事的男人都是情場渣滓”等等,這會不會是對男人存在偏見的偏激看法?
蘇芩:不是對男人偏激,而是要打消女人對男人的“偏見”。當然,女人對男人的“偏見”大多都是正面的,年輕女人極容易對男人存在不恰當的幻想。每個女人在年輕時都會相信這世界上有“白馬王子”。在挑選、等待的過程中,往往會喪失掉很多機會,錯失了很多真正適合她們的踏實男人。
結了婚的女人往往總覺得自己老公處處不好,而婚外遇到的那個男人處處都好,十全十美。于是就會動了重新洗牌婚姻的念頭,她會質疑自己是不是選錯了丈夫。
其實,一個男人對自己老婆之外的女人表現出完美的紳士風度,是一種禮儀,就如同女人化妝一樣,不見得是她的真面孔。完美男人不存在,就如同美女卸妝之后不見得美!
吳淑平:都說“男人喜歡下半身的性,女人喜歡上半身的愛”,當今社會的女性依舊是這樣的情愛心態嗎?
蘇芩:有這樣一句話:上床前,女人是用上半身思考, 男人用下半身思考;上床后,女人就變成用下半身思考,男人用上半身思考。
男人往往是先性后愛,女人是先愛后性,但不論怎么講,當今的女人已經沒有那么“單純”了。女人早就開始把“性”當成擇偶的一大標準。只不過女人對性的覺悟要比男人晚,二十歲的女孩子對衣服和化妝品的熱衷遠遠大于對性的熱衷,覺得“性”是可有可無的,而且一個男人對她提出這樣的要求,她還會質疑他的“愛”只是為了得到她的身體。但一個女人過了二十五歲,真正邁入成熟期時,她對“性”的態度就截然不同了。我接觸過很多女性很大方地承認,她們對性的期望值要高過男人。
婚姻終身制已經越來越不適應社會
吳淑平:你提倡“婚姻合同制”,反對婚姻終身制,這是不是變相的在鼓勵大家要喜新厭舊?
蘇芩:婚姻終身制其實已經越來越不適應當今社會的人了。不能否認有些人的婚姻是“幸福的結合”,但同樣不能否認很多人的婚姻是一種“捆綁”。很多中國夫妻都經歷過一個由恩到怨的過程,甚至很多人口口聲聲對伴侶說“我的不幸全是你帶來的!”婚姻是一種選擇,既然是一種選擇,就應該給予當事人更大的選擇域限。如果中國夫妻都能把婚姻當成一紙合同來履約的話,相信很多事情相反會變得簡單,可以幾年一簽,幾年一續,不想續簽可以解約。當然這種觀念對中國人來說還是比較前衛,這只是一種理想,并不期待所有的人都能接受。畢竟,中國的家庭觀念乃至家族觀念都極重,觀念的轉變是需要相當長的一個過程的。
吳淑平:很多人都困惑于一個問題:多年的夫妻恩情卻敵不過一次小小的網戀。你認為網絡帶給了中國人怎樣的情感變革?
蘇芩:網絡讓婚外戀的成本變得越來越低了,也讓中國人的情感變得越來越快餐了。在有網絡之前,婚外戀應該算是一場大工程的:從認識到發展再到偷偷約會,是很耗時耗力的一件事。尤其很多上班族,如果經常性的下班不回家,老公(老婆)就一定會有猜疑了。但現如今不同了,鼠標一點鍵盤一敲,當著老公(老婆)的面,照樣可以談自己的婚外戀。
很多人都認同“逢場作戲”四個字,總認為戀愛也是可以逢場作戲的。當然,這是情圣級的高手才能做到的事,對一般的普通人來說,但凡是戀愛,不論網戀也好地戀也罷,都是會付出感情的,而且付出越多越割舍不下。網絡時代讓愛變得泛濫了,這種泛濫,是件麻煩事。
優秀女人放不下架子,常常錯失好男人
吳淑平:現如今,似乎越優秀的女人越難嫁,越難得到完滿的婚姻,這種現象折射出怎樣的社會問題?
蘇芩:優秀女人嫁人難,首先是源自她們對待婚姻有著更高的期待。這存在一個條件對等的問題。這也是社會的固有心態決定的:婚姻中,只有男﹥女的模式才是受到祝福的。如果女人嫁一個條件不如自己的老公,一定會成為別人議論的對象,甚至會猜測她是不是有“隱疾”,否則不能夠隨隨便便嫁個一般男人。這世界上,“灰姑娘”可以受人祝福,但“灰公子”一定是受人恥笑的。優秀女人更要面子,更顧忌形象問題,她們更加不敢拿著自己的婚姻去當別人的談資。但實際上,優秀男人身邊又總是蜂圍蝶繞,一個優秀男人會成為一眾未婚女人的目標,而越優秀的女人越放不下架子去追求、去示好,反而常常錯失好男人。

吳淑平:很多大都市里的高級白領,晚婚的越來越多,“結婚難”似乎成了白領一族的最大情感困擾,如何看待這種現象呢?
蘇芩:若干年前,人們常說,“在學校時千萬不要談戀愛,否則畢業后你會發現自己早早被套牢,錯失了很多選擇更佳伴侶的機會”;現如今,人們改說,“如果你在上學時沒能抓牢一個男人(女人),那么走上社會后,你會發現自己也許要光棍兒一輩子啦!”
時代進步了,通訊發達了,人與人交際的圈子卻反而縮小了!越是白領一族越是如此。二十四小時里,有十幾個小時都在上班,辦公室里不提倡“愛情”,而且同事與同事之間是對手,跟對手談戀愛,是要承擔風險的。而想要獲得戀愛機會,靠得是有針對性的交友圈子,但對都市人而言,這個圈子越來越狹窄!認識的人不少,但能談婚論嫁的很少。這其實是社會進步的衍生產物。
吳淑平:很多人都說“子女的婚姻會是父母婚姻的翻版”,很宿命的說法,但在現實生活中卻屢屢應驗,這是一種什么原因呢?
蘇芩:這樣的言論,聽起來有些宿命,其實這就是一種很自然的心理模仿。如果是父母婚姻幸福家庭美滿的人,不會把自己的愛情和婚姻往父母的婚姻上面靠,但就是那些父母婚姻遭受過不幸的人,一旦自己的婚姻也出現了挫折,他就會想,我的父親母親也遇到過這樣的難題,看來我也是在劫難逃了!
其實婚姻中的問題類型都很相似的,大不了就是那幾類,但一旦有了父母的不幸婚姻在前對照,人就會時時刻刻把自己的經歷往父母的經歷上面靠,久而久之,自然就會走上父母的老路。所以,這種心理陰影和心理模仿才是導致不幸的殺手。
吳淑平:婚姻中,男人最受不了女人的哪種折磨?
蘇芩:男人最害怕的事情是被老婆逼著去成功!
不是危言聳聽。曾經做過一期節目,說的就是一個老公天天聽著老婆的“勵志課”,被逼著要出人頭地要成功,結果聽到最后精神崩潰住進了精神病院。
當然,對這個問題,男人和女人的看法是不一樣的。男人會覺得這樣的老婆真殘忍。但女人卻覺得自己是含辛茹苦幫助一個男人樹立起萬丈雄心,但他就是不上進,無法從期貨變成現貨!
其實生活中,大多數男人既非現貨更非期貨,而是最最普通的老百姓,如果女人不能夠接受生活平凡的本質,大家的日子都不會好過。
蘇芩簡介:
著名情感問題研究專家,女性文化深度探索與研究者,多家電(視)臺、平面媒體情感專家顧問。被譽為“中國女性文化代言人”。著有《七天女學館》《愛情醫生》等女性智慧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