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2年,他仍然一無所有。他開始創業的第一步,是租賃了一家瀕臨破產的建筑公司。
這一步,毫無精彩之處。因為,任何人都可以把這瀕臨破產的公司接手下來。
當然了,因為這公司,成為經理的他的命運,也變得毫無懸念,財務危機四伏的公司,還能帶給他什么呢?
他沒有資本,也沒有后臺,在建筑這個關系錯綜復雜的生態圈中,他似乎進入了重重迷障之中。
還是1999年,四面楚歌的他終于接到了一項業務,一個被承包商轉包5次的建筑工程,他只能得到這樣的業務。
于是,他開始算賬,這個業務能不能賺錢,可一算,他傻眼了,這個工程最起碼得虧本五萬元,這完全是一個沒人敢接的工程。
接還是不接,他接了下來。
他把這個虧本的工程當成了一宗大業務,傾盡了自己的全力,工程工期原本140天,他只用了72天。工程完工后,驗收部門不相信這樣的虧本工程會有好的質量。但檢測結果令人瞠目結舌,所有指標個個皆優。
當然,他為此大虧一場,足足8萬元。
但這支建筑隊讓政府部門牢牢記住了,在這個充滿關系、偷工減料的建筑行業中,竟然會有這樣一個人,舍了血本保住一項工程的質量。
從此后,業務不斷向他涌來,在此后十多年中,他參與了江蘇幾乎所有的重大項目建設。
他的名字叫嚴介和,在“2005年胡潤版百富榜”中,嚴介和以125億的資產位列中國大陸第三大富豪。
所有成功都是有源起的,但嚴介和的成功,具有某種戲劇性,他的這個成功的細節,看似平淡無奇,卻成為他發達的最為關鍵的一著,成為一個內勁充足的賺錢機器。
有人說,信念決定高度,這不假。但許多時候,該是思路決定高度。在生意場中,僅僅有信念是遠遠不夠的,生意需要奇巧的思路,需要獨樹一幟的品質,需要知道你從事這個行業最需要什么,而你能否提供這些?
那么,當年的嚴介和是多么聰慧的一個人,他虧了8萬,卻賺進了100多個億。(人華 / 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