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男性理財學問大
男人30而“理”:
初為人父的理財規劃
現在很多男人都在三斗歲左右成為父親,增添家庭新成員的喜悅,同時也是男人隨意消費“好時光”的真正結束。然而,生育一個BB和撫養他到18歲的開支居然要49萬元!巨大的壓力撲面而來。
人物,28歲的劉先生在事業單位工作,月收入300C元,愛人是教師,月收入2500元,兩人都辦理了社會保障。劉先生家有存款5萬元,月生活支出3000元,小孩1個月大。
劉先生說,短期理財目標是為孩子積累一定的上學資金,長期目標是更換一套100平方米的住房。
理財分析:
從本案例的情況來看,夫妻雙方已經有一定的保障,但由于目前寶寶剛出生,家庭責任將更重。因此,還需適當增加保障。
理財建議:
1、日常應急備用金的準備,一般說來,準備3-6個月的月均消費額作為日常應急備用金即可,將此筆基金投資于貨幣市場基金或活期儲蓄,一方面可以獲得些許的收益,另一方面支取也比較靈活。
2、家庭保障規劃,
保險永遠不能忽視。對于孩子的保險計劃,建議購買保險越早越好,且可以達到專款專用,強制儲備。建議購買針對兒童設計的兼備保險和理財功能的綜合理財保險。
劉先生屬于家庭的初成期,承擔風險的能力較強。可將資產中的12萬元投資于貨幣基金或短期的理財產品(如七天理財)或儲蓄,作為日常的應急備用金,其余資產以及每月結余的70%投資于獲利能力較強的股票型基金,剩余資金投資于理財產品或債券型基金。
男人40而“獲”:
中年爸爸如何理財
當三字頭的年齡劃下句號,作為家庭頂梁柱的男人會突然發現生活里多了些不濃不淡的陰霾,房貸又漲了,孩子需要請家教,有那么多的賬單要付,父母看病的花銷逐年遞增……大部分40年齡段的男性所需承擔的家庭責任漸漸增加,承受風險的能力相應走低,投資相對保守,但仍以讓本金快速成長為目標。
人物:周先生,41歲。公司項目部經理,每月稅后收入12000元,獎金另計;周太太為全職主婦,兒子10歲,一起生活的還有兩位老人。現有160平方的住房一套,價值20萬元的汽車一輛60萬元定期存款,4萬美元活期存款5萬元國債和市值20萬元左右的股票。公司給上了養老保險。家庭月支出6000元左右。目前有三個理財目標,一是八年后送孩子出國留學,二是贍養父母,三是為自己和妻子的養老作一個規劃。
理財分析
周先生屬于非常典型的白領家庭,正處在家庭成長階段,家庭收入單 ,還要努力實現家庭資產的穩步增長,應及早做好理財規劃。此類家庭首先要求“穩”,其次就要求“進”。保險上,首先要考慮意外傷害保險和大病健康保險的保障。其次,為了防止意外,還可選擇保費便宜消費型的定期壽險。
理財建議:
一、銀行存款中,應急準備金3萬元可存為通知存款,隨時可支用;定期存款7萬元用于女兒每年教育支出及擇校費支出,其中,3萬元存一年期,4萬元存三年期。
二、作為留學基金的4萬美元可選擇外資銀行保本浮動長期票據,期限8年,預計年收益7%。
三、3年期國債5萬元作教育基金,5年期國債10萬元作為養老金準備。
四、以20萬元認購信托產品,期限2-3年的基本建設項目信托產品可作為父母的贍養金投資,一般預計年收益5%。
五、以30萬元的總額投資基金,教育金可選擇風險相對較小的配置型基金;養老金因期限較長,風險承受能力稍強,可在配置型基金之外搭配部分股票型基金。基金預計平均收益率為906%。
六、股票投資調減為10萬元,作為有風險的收益增長點。
七、全家每年投入2萬元左右的保費支出。周先生投保人身意外傷害保險,大病保險和定期人壽保險,周太太因無單位保障,應投保人身意外傷害保險,大病保險和養老保險,給兒子投保少兒險。
男人50而“智”:
成熟老爸的理財規劃
經過幾十年的生活體驗和日積月累的財產安排,隨著孩子逐漸成年,五十年齡段又成為賺錢的后高峰期,但控制風險的意識已很強。他們尋求的是降低投資風險,積累養老費用而不使其貶值,規劃有質量的“退休”生活。
人物 林先生53歲,林太太51歲。林太太現已退休,女兒24歲已工作,三人合計月收入約1萬元,均買了社保。 家三口每月生活開銷為4000元左右,醫療費用3000元/年,旅游支出10000元/年。全家現有定期存款6萬元,活期存款3萬元,國債10萬元,保本基金5萬元,房產兩處《一套100平方米)自住,市值約40萬元,一套70平方米出租,市值約30萬元。
理財分析
林先生這一階段的投資應以穩健為主,保險上應該以養老為主,還要注意林太太的重疾防護問題。
理財建議,
在為養老目標進行投資時,應注意風險控制,實行穩健偏保守型投資策略。
一、建議保持較充足的流動資金作為基本儲備。同時,在日后的工資收入和投資收益方面也應該以儲蓄為主,維持足夠的現金流量以應付可能出現的資金急需。
二、適當地買一些商業保險。因為林先生夫婦的貨幣資產不是很多,一旦發生重大意外或大病情況,以現有的資產應付起來會有一定困難。所以,林先生可以為自己和妻子做一個保險計劃,將基本醫療保險 住院補貼保險和意外傷害險等適合的保險產品納入養老計劃中,每年的保費支出控制在萬元以內。
三、如果希望達到一個比較理想的生活狀態,可適當拓寬投資領域,如成長型投資基金銀行理財產品等,但對于高風險投資項目要相當謹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