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7式7.62mm微聲手槍是我國自行設計的產品,1967年定型生產并命名為1967年式7.62mm微聲手槍。
67式7.62mm微聲手槍發射67式7.62mm微聲手槍彈,也可發射64式7.62mm手槍彈。該槍的突出特點是,可選擇使用非自動、半自動兩種發射方式,消聲器為固定式。全槍長226mm,槍管長86.5mm,瞄準基線長195.5mm,4條右旋膛線,導程240mm,彈匣容彈量9發,空槍質量不大于1.05kg,初速230~250m/s,槍口噪聲不大于80分貝,有效射程30m。
外部形態
1 槍口特寫。該槍槍管前部加裝有消聲筒,消聲筒口部旋有消聲筒蓋
2 手動保險桿設置在左側握把護板上方的凹槽內,不突出于槍身表面,可避免勾掛他物,這一設計可謂獨具匠心。手動保險上設有方形突起,將其撥到上方保險位置時(圖示位置),該突起卡入槍機框上的凹槽內,使槍機框不能前后移動,起到保險作用。同時,手動保險軸的圓柱部在槍內部轉到了緊貼阻鐵的位置,使擊錘被限位,此時不能扣動扳機
3 該槍可采用非自動、半自動兩種發射方式。將變換塊推至右側時,其上部露出“H”標記,表示該槍采用非自動發射方式。此時必須以手動方式完成裝填、退殼動作,不會產生撞擊聲,便于隱蔽射擊
4 將變換塊推至左側時,其上部露出“A”標記,表示該槍采用半自動發射方式。此時首發彈的裝填需手動完成,后續槍彈的裝填可自動完成。雖然半自動發射方式會產生槍機框復進到位的撞擊聲,但在與多個敵人遭遇時可快速殲敵
5 彈匣在裝入手槍握把下部的彈匣槽后,即被彈匣卡筍鎖住。彈匣底板的前部設有伸出部,其既可在發射時作為指托,又可在分解該槍時作為起子使用
6 彈匣容彈量為9發,彈匣體由無縫鋼管拉制而成,彈匣底蓋以托彈簧的末圈突起定位在彈匣體上
7 槍身后部特寫。該槍采用方形缺口照門,復進簧桿后端設有起子槽,以方便拆卸
內部解析
8 一只手握住握把,另一只手的拇指向后推彈匣卡筍到位,然后食指稍用力向外拉彈匣底部的伸出部,即可取下彈匣
9 向后拉動槍機框,檢查彈膛以確保膛內無彈,然后放回槍機框
10 用彈匣底蓋上的起子插入復進簧導桿起子槽并向前推,旋轉90度后緩慢后移,復進簧導桿即在復進簧作用下向后退出一定距離
11 取下復進簧及其導桿組件,并將復進簧從復進簧導桿上取下。圖中可見復進簧導桿頭部呈梯形,梯形底部形成左右對稱的兩突齒。從槍上卸下該導桿時,將其旋轉90度,突齒即從導桿槽內解脫出來
12 將變換塊推到半自動位置,用彈匣底蓋上的起子插入撞擊鐵軸的起子槽內,順時針旋轉到位,以解脫撞擊鐵對槍機框的約束,然后向后推槍機框,即可卸下槍機框與槍機的結合體
13 槍機頭部特寫。該槍采用半自動發射方式時,槍機被變換塊上的定位銷限制在槍機框前方,槍機上的左右閉鎖突筍位于水平位置而不能回轉,槍機與槍機框成為一整體的自由式槍機。該槍采用非自動發射方式時,槍機可在槍機框內回轉,從而完成開、閉鎖動作
14 槍機框內部特寫。在槍機框上設有穿入復進簧導桿的通孔
15 詳情回放之一:用彈匣底蓋上的起子旋轉撞擊鐵軸的起子槽到位,撞擊鐵頭部便下降,即解脫了其對槍機框的約束,此時可向后卸下槍機框(為便于觀察,圖中未裝配槍機框)
16 用手向下拉扳機護圈,使其與消聲筒卡槽分離
17 擰下消聲筒蓋
18 從消聲筒口部可看見橡皮碗組件(包括橡皮碗和橡皮碗座),發射槍彈后,橡皮碗會遭受一定程度的損傷,圖中橡皮碗已經損壞
19 用工具勾住橡皮碗座的金屬圓環部向外拉,可取出兩個橡皮碗組件及一個前網套
20 從兩個橡皮碗座中取出橡皮碗。橡皮碗的壽命約為150發左右,超過壽命后應及時更換
21 將消聲筒旋轉60度,使消聲筒內的斷隔螺紋與槍底把上的斷隔螺紋脫離,向前拉消聲筒即可將其取下
22 用工具從消聲筒后部勾住襯套上的突緣,向后拉出墊圈、襯套及前銅絲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