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記得小時候黑白電視上載歌載舞的印度電影!而今他們又回來了!
奧斯卡獲獎影片《貧民富翁》的結尾,在熱烈奔放的《Jai He》中,整個火車站的人翩翩起舞,一下喚起多年前對印度電影的美好回憶——永遠少不了這種華麗的群舞場面和超HIGH的音樂。雖然是國際制作,但《貧民富翁》抓住了印度電影的精髓,尤其在音樂上體現無遺。“Jai Ho”,意思是“勝利”,正好為《貧民富翁》的奧斯卡大勝寫下一個注腳。
這張電影原聲中,最精彩的首推結尾曲《Jai Ho》,印度民族音樂和電子樂拼接的極致。旋律流暢快速,巧妙地混入電子變奏的《命運》暗示影片主題。人聲部分則在印度通俗音樂中略帶饒舌風味。其次則是為眾多樂評者盛贊的《Latika’s Theme》。這支曲子在片中做背景時聽來滿心舒暢。下來單聽,真是天籟。配樂簡潔,女聲哼唱輕柔但充滿內在的力度,加上和諧飄渺的旋律,頗有恩雅巔峰時期的感覺。不能不提的還有《Riot》,自《寂靜嶺》后很少有電影配樂能讓人如此毛骨悚然。片中作為街頭混戰的背景樂,觀眾可能專注于情節和畫面,單聽才能感受到作者用電子樂表達情緒的水準何等精湛。AR·拉曼,35歲的印度音樂天才,新版印度國歌作者之一,電影原聲唱片銷量過億。他進入電影音樂制作十年間,將印度多元音樂元素加以融合,統一了印度北方寶萊塢和南方泰米爾兩大電影音樂體系,并將電子POP和拉丁風格融入印度民族音樂中。拉曼曾為許多電影制作音樂,包括《伊麗莎白:黃金時代》、《軍火之王》以及何平的《天地英雄》等。蔡依林在與拉曼《天地英雄》中合作后,受其影響在自己的歌曲中加入民族風格元素。《貧民富翁》電影原聲是拉曼用了三周就完成的作品。對于這位早已功成名就的大師,最佳配樂和最佳歌曲兩尊奧斯卡獎杯,實在是個遲來的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