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年初的一天,在溫州一個年產值15億、擁有四千多名員工的大型企業內,董事長鄭秀康正在辦公室忙著,突然有一個人推門而入,董事長連眼皮都沒抬一下,問了一聲:“什么事啊?”沒想到這人一開口,董事長嚇了一大跳。
進來的是一位二十出頭的女工,一見董事長,直接就伸手要錢,而且數目還不小。
“大概要幾百萬,全面鋪開后錢就更多了,預計要幾千萬。”鄭秀康饒有興致地聽著女工的獅子大開口。
“你要這錢干什么?”
“我考慮了很久,要做管理模式的改革。因為董事長您二十多年來根本就沒管好企業。”
一個小小的女工竟敢跟老板叫板。
蕭何月下追韓信
她叫鄭萊莉,與鄭秀康是貨真價實的父女關系。女兒向父親伸手要錢,說是想上一套新的自動化企業管理系統。
那時千金小姐的鄭萊莉在車間第一線已經干了一年多,甚至連男孩子干的活都干過。
“縫幫本來都是男孩子做的,女孩子基本不做。因為手太小,男子鞋一般都是43碼、44碼,我有時候都拿不了。”
做這個安排的不是別人,正是鄭萊莉的父親,企業的董事長鄭秀康。就因為這個安排,父女倆當初還上演了一出“蕭何月下追韓信”。
1998年,鄭萊莉走出大學校門,滿懷激情一口氣跑到了深圳闖天下。很快她在一個會計事務所找到了一份月薪五千的工作,興沖沖地給父親打電話。“這邊有一個新的發展空間,也有自己的舞臺,感覺有必要在這里試試。”
鄭萊莉聽到父親在電話里說:“你不要留在深圳了,我希望你回到自己的公司里來。”
“我回去做的話,都是為你做,這個事業也不是我的。”鄭秀康聽出了女兒的不樂意。父女倆你來我往誰也沒說服誰。掛了電話,當晚,父親就追到了深圳。
鄭萊莉很理解父親的心思:“他覺得,你在外面可能可以學到一些審計、會計方面的知識,但你畢竟是企業的第二代,你應該站在更高的角度去看待這個問題。他希望在我們共同的努力下,把企業做成一個百年老店,基業常青的企業。”
講創業史,講家族的責任,講今后十年企業走向世界的宏偉藍圖,父親的鴻鵠之志使鄭萊莉情緒立刻高漲:“非常激動,恨不得馬上就回到公司。”
鄭萊莉乖乖地跟著父親回到了溫州。懷著滿肚子的抱負,一腦門的理想,鄭萊莉準備在自家的企業里大展拳腳,可沒想到,第一天上班……
被“下放”到車間
鄭萊莉回憶說:“7月8號第一天上班。先到人力資源部領了一套我們公司員工穿的衣服。然后父親直接把我帶到了車間。指著一個空位說,我的第一份工作是剪皮料。”
對著一整張的牛皮,然后拿著一把大剪刀,把里面劃好的料,一個一個剪下來。
一天下來,鄭萊莉的手累得都抬不起來,還起了好幾個大水泡。
堂堂的大學畢業生,原本是激情滿懷想自己闖一番事業的,卻愣被父親“忽悠”了回來,直接“下放”到車間,手被磨得慘不忍睹。這父親當的,可真夠狠心的。
父親的狠心是有淵源的,從鄭萊莉一歲的時候就開始了。
鄭秀康有兩個孩子,老大鄭萊莉,還有個兒子鄭萊毅,對這對子女,鄭秀康的觀點是“孩子當自強”!鄭秀康有自己的教育方式:“孩子如果爬到凳子上摔下來了,我的習慣是讓她起來。告訴她自己摔倒自己爬起來。不可以哭,起來就不痛,不起來還會痛。”
不光如此,從小孩子們都是聽著父親做鞋的故事長大的,一到放假,父親都會帶著孩子到企業內看看。甚至,子女上大學的院校、專業都是父親最終拍板的,女兒進財經學院學財經類,兒子被送到英國學習鞋革工藝與設計。如今女兒先畢業真正進入了自己的企業,在鄭秀康看來,下車間是必經的第一步。
于是,鄭萊莉在車間里干著,劃料、剪料、縫幫、夾幫……做一雙鞋要經過的280道工序,鄭萊莉都干了個遍,一晃就是一年多。
從小到大,對這二代接班人的培養父親都是動了一番心思,有一番規劃設計的,可在車間一呆就是一年多,這女兒心里就憋了一口氣:父親時不時到車間里轉轉,女兒都裝作沒看見;父親的董事長辦公室近在咫尺,女兒礙著女工的身份再沒隨便進去過;暗地里父親觀察著女兒,女兒也拼命努力不讓父親小看。父女倆就像斗法一樣,較上了勁。
挑戰父親的管理模式
突然有一天,女兒破天荒地主動推開了董事長辦公室的門,張口就要錢,這就出現最初的一幕。
鄭萊莉張口至少要兩百萬,要改革父親鄭秀康沿用了二十多年的管理模式。原來就在鄭萊莉做一線工人一年多的時間里,她發現了問題。鄭萊莉說:“我們生產部門,有60個人坐在那里專門做開單,只是開單,我不明白為什么用這么多人力。”
那個時候的康奈鞋業,年產鞋量達到800萬雙,每幾秒鐘就能做成一雙鞋,可是很多工作流程采用的仍然是手工簽單的方式。鄭萊莉還發現:“手工抄數字,經常是5和3看不清楚,6和8看不清楚這樣的。如果一個單沒開的話,就會導致所有的流程都斷掉。我覺得這個完全可以通過電腦的程序來改變。”
鄭萊莉要上一套現代化的企業資源管理系統,信誓旦旦說效率至少提高十倍,可鄭秀康卻不同意。鄭秀康存在這樣的擔心:“搞不好的話,會把我們的管理體系全給搞亂,我說不行。”
嘴上說著不行,在心里,鄭秀康卻感到了一絲欣慰:“應該說她對企業找出了一些感覺。如果沒有在企業勞動工作,她就發現不了問題,也就想不到企業該如何發展,如何提高管理水平。”女兒干著一般工人的活,卻有著管理者的腦袋瓜,最后鄭秀康決定,給女兒機會,哪怕最后沒做成,幾百萬砸進去,那也值!
很快,新系統開始運營,最直觀的,原來整天忙得團團轉的六十多個人要干的活,現在三個人輕輕一點鼠標就搞定。后來資金追加到千萬,整個企業在鄭萊莉的主持下,完成了從傳統經營到信息化管理的升級換代。這個初出茅廬的千金小姐令公司上下刮目相看。
鄭萊莉:“剛剛到公司的時候,覺得父親做得這么好,要用多長時間才能趕上父親的努力,才能夠把父親的工作更好地延續下去?那時候感覺要學的東西太多了。第二個階段的時候,覺得父親也有一些不足的地方,我們引進ERP系統的時候,覺得我也有一些地方比父親做得好了。”
女兒有點沾沾自喜,可父親還是一副無動于衷的表情,從來不當面表揚她。高副總比較了解情況:“他會夸女兒,我也在多個場合聽到,你看我的女兒很能干,大學畢業回來以后不僅參加勞動,還搞了好幾個項目。”
在女兒面前是板著臉高標準嚴要求,在外人面前那可就掩飾不住心底的欣賞了。接下來鄭萊莉是一路高升,管理層轉了一圈,從總經理助理、廣告部經理到營銷公司總經理,直接就加入了董事會。
建立一個聯合的艦隊
原本以為女兒很快就能成為自己的得力助手了。沒想到在一次董事會,董事長才剛說完話,就有一個人拍案而起,正是女兒鄭萊莉。
“父親提出拿出20個億,引導60家企業,去俄羅斯建一個工業園。”20個億的投入,還去俄羅斯,鄭萊莉堅決反對。
“我擔心萬一要是政局不穩定,會對我們這個投資帶來影響,或者影響到我們投資的進程。”鄭萊莉說:“20億畢竟不是一個小的數字。”
鄭萊莉的擔心不是多余的。就在幾個月前,俄羅斯的稅務警察扣押了一百多集裝箱、總金額八千多萬人民幣的中國鞋。而當時歐盟反傾銷正愈演愈烈,征收高額反傾銷稅,溫州大批小型制鞋企業被波及紛紛倒閉。可是鄭秀康對女兒的意見根本就不予理會。
鄭秀康表明心跡:“實際上并不是我們康奈去辦俄羅斯工業區,主要是我想引導別的企業能夠在那邊辦工廠,使工業產值達到240億到300億。”
父女倆誰也說服不了誰,還沒統一意見,幾天之后,父親自己就先干了起來。女兒奈何不得,就給父親亮出了一張牌,她要到巴黎這個時尚之都開康奈的旗艦店。
鄭秀康還沒表示意見,周圍就已經一片非議,局勢不明,鄭萊莉怎么又想著去巴黎開店?
“只有把品牌做出來,才能改變國外的人對中國產品的看法。我們的產品要想走進他們的主流商圈,標志性的事件就是開旗艦店。”鄭萊莉說得不無道理。
女兒鄭萊莉的提議得到了父親的全力支持,半年多,在號稱巴黎“王府井”的黃金地段,一個面積280平方米的康奈旗艦店建成了,一雙鞋平均賣60歐元,走的是中高檔線路,銷量還不錯。女兒的旗艦店是做成了,可對于父親的大手筆鄭萊莉還是不能理解。沒辦法,父親帶著鄭萊莉到俄羅斯走了一趟。一到目的地,鄭萊莉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我們做了初步的調查,包括木業、家具、服裝、打火機等受到歐盟反傾銷的行業中,總共想招60多家企業,報名的就有40多家。”
市場的反應讓鄭萊莉吃驚,她重新考慮了父親的提議,“他希望不止是把康奈建成一個航空母艦,他還要帶動其他的行業建立一個聯合的艦隊。”
姜還是老的辣。此時的鄭萊莉不得不佩服父親的深謀遠慮。如今這個項目已經正式啟動,國內受貿易壁壘影響的企業,可以將半成品運到俄羅斯加工、向全世界出售,目前已經有7家鞋類企業正式進入。
鄭萊莉:“雖然自己越來越成熟,可父親身上的遠見卓識還得花很長時間去學習。”
鄭秀康:“換班之前,他們應該是我的助手,換班以后,我是他們的參謀。”
鄭萊莉在進入家族企業后,與父親之間有著一代對二代悉心的言傳身教,也有二代對一代的改革挑戰,有爭執更有相互的欣賞,幾個回合斗法下來,父女倆都得到了成長,而在這個過程中,企業其實也取得了更加長足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