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本文對高職背景下電子商務實踐教學體系進行了研究和探索。首先詳細分析了高職電子商務專業培養現狀;隨后根據企業對電子商務人才的能力需求,結合我院的實際,提出了高職電子商務專業企業真實環境的實踐教學體系和真實項目的實踐教學。
[關鍵詞] 高職 電子商務 企業真實環境 真實項目 實踐教學體系
電子商務的飛速發展對人才的需求急劇增加,且這種需求不僅體現在數量方面,還體現在對人才能力、知識結構的要求方面。然而我國電子商務還處于起步階段,相關的教育和培訓工作起步時間不長,使得滿足電子商務發展需求的既懂經濟、管理理論,又掌握現代信息技術理論與工具的復合型人才嚴重短缺,如何使學生能夠具備以上能力是電子商務專業目前急需解決的問題之一;建立一套符合本校實際情況的實踐教學體系,是解決這一問題很好的解決方案。
一、高職電子商務人才定位及就業現狀
1.高職電子商務人才定位。高職電子商務專業人才培養的目標及定位是面向中小企業電子商務應用領域的一線崗位,培養具有良好職業道德和創新意識的高素質技能型人才。由于高職電子商務人才定位是高素質技能型人才,因此要求該專業的學生必須牢固掌握五大技能:網絡技術應用、電子商務網站建設與維護、網絡信息編輯、網絡營銷、電子商務運營與管理;三大能力:基礎能力、專業能力、拓展能力。
2.高職電子商務人才的就業現狀。初步估計,未來我國對電子商務人才的需求每年約20萬人,而我國目前包括高校和各類培訓機構每年輸出的人才數量總共都不到10萬人。據統計,我國登記在冊的電子商務企業已達到800多萬家,其中大中型企業就有10萬多家,此外,絕大多數企業(多為中小企業)已陸續步入電子商務行列,采用傳統經濟與網絡經濟結合的方式進行生產經營及銷售。電子商務專業每年培養的人才與企業對電子商務人才的需求之間呈現出完全是供小于求的人才市場現狀,即就是,這些畢業生在進入人才市場時本應搶手,但事實并非如此,近年來電子商務專業應屆畢業生就業率僅為20%,遠遠低于而全國普通高校畢業生47%的就業率。
電子商務專業的人才就業在供不應求狀況下,為何會出現這種尷尬的局面?一方面市場需求量很大,企業高薪聘不到人,南方很多中小企業年薪10萬聘不到合適的網絡營銷人才,而另一方面則是電子商務專業大學生畢業后就業無門,造成這種局面的根本原因在于各大高校培養出來的電子商務人才不否合企業的要求,不具備企業所要求的能力和職業道德素養。
二、高職電子商務人才培養存在的問題
1.課程體系及內容設置不合理,課程教材嚴重滯后,教材內容重理論,輕實踐。高職電子商務專業開設時間已有六七年的時間,也已有三四屆的畢業生,盡管已有這么多畢業生,但是整個課程體系仍然處于摸索階段,沒有一個成熟的課程體系。課程體系建立的過程中仍然是以傳統的學科作為依據。授課過程中所選用課本信息嚴重滯后,直接影響整個授課效果及學生掌握情況。專業基礎課和專業課程的課內實驗或課程實訓中,教師沒有相應的實驗或實訓指導書,實驗或實訓的整個過程中教學目的、能力要求不明確,技能要求及要求掌握的程度沒有一個明確的說明;實驗或實訓完成后沒有相應的方法來檢驗學生掌握的情況,技能掌握的熟練程度及是否達到了此次實驗或實訓的目的;同時由于目的任務不明確,學生在做實驗或實訓的過程中是被動的,不是主動的去操作、去思考。這樣使教學目的及實訓要求具備的能力無法完成,使整個的教學質量無法提高,培養出學生的能力無法達到企業的要求。
2.學生實操經驗匱乏,學校給學生提供的企業化實習、實訓機會太少,在校期間學生們很少有機會接觸到企業真實項目以及企業項目真實的操作流程。目前電子商務專業的實踐教學環節大部分學校仍然是以校內實訓為主,而校內實訓部分采用模擬環境,且在整個實訓過對學生各個方面的考核仍然按學校規定進行。這樣使學生在實訓的過程中只能夠簡答的了解掌握該課程基本的要求,而無法掌握企業真實項目的操作流程,同時由于是在實訓室進行,學生無法體會到企業的各種管理制度,各種規定及企業文化,使學生不能夠盡快的適應企業,適應工作環境,投入工作崗位。
3.師資專業程度不高,很多教師電子商務工作經驗欠缺。電子商務是一個隨著信息技術及網絡不斷發展而產生的新型學科,同時該專業又是一個邊緣學科、交叉學科,這使得從事該專業的教師必須具備各種綜合的知識及能力。但是在實際中老師很難具備這些要求,從事電子商務教學的老師大部分是轉專業的,對電子商務的整體框架不能夠很好的理解掌握,且又沒有真正去企業工作過,不能夠很好的掌握企業對人才的要求。
4.學生就業的崗位不明確,能力要求不明確。電子商務專業學生在就業時很盲目,不知道自己應該就業什么樣的企業,哪個方向的企業,自己適合于什么樣的崗位;畢業時學生不知道自己具備了什么樣的能力,自己能夠干什么,學生之所以會有這樣的現象,足以反映出該專業定位不明確,能力要求不明確。
三、高職電子商務企業真實環境的實踐教學體系的建立
1.課程體系改革。首先,電子商務專業在制定教學計劃、編寫課程體系過程中,盡可能多調研企業,或條件允許的情況下,盡可能讓企業中一些具有實踐經驗,又對該專業了解的電子商務專家加入進來,共同討論該專業的課程設置、開設的實踐環節、學生的能力、技能及職業素質的要求,崗位的設置及崗位技能、素質等的要求。其次,在整個的教學過程中,盡可能按照能力及技能的要求進行課本的選擇及課程進度的安排,同時在教學過程中可以聘請企業中有實踐經驗的專家來進行授課或做相應的專題報告,如企業中電子商務崗位群的設置,及每個崗位的技能素質等的要求。最后,可以根據自己學校實踐環節的設置,與相關的電子商務企業編寫相關課程的實驗、實訓指導書,同時讓企業的相關人員參與到實踐環節中并由企業提供真實項目的實訓內容,及能力技能要求。
2.實踐環境改建。電子商務實踐大多是校內實訓為主,校內實訓大多是在實驗室進行,為了使學生能夠在校期間體驗企業的各種規定、管理制度及企業的工作環境,使學生畢業后能盡快的進入角色,適應企業,學校應該盡可能的將實驗室按照企業的模式進行設置及布置;實訓過程中按照企業的考核方式進行考核。同時為學生提供第二課堂,使學生能夠在第二課堂利用電子商務的一些平臺如淘寶網、拍拍網、易趣網等進行自主創業,親自體驗電子商務的各種模式。
3.實踐內容改革。在實踐教學中,不論是課內實驗還是課程實訓,盡可能減少在模擬平臺中進行,讓學生接觸企業的真實環境,接觸企業的真實項目。因此,在整個的實驗或實訓課程中讓企業的人員參與,同時將企業的真實項目作為實驗或實訓的內容,并且按照企業的要求、進度進行考核,在實訓的整個過程中一切都按照企業的要求進行,包括最后成績的考核,也是由企業給出,這樣使學生能夠盡快的了解企業,盡快的具備企業所要求的能力。
4.師資隊伍的建設。由于電子商務是一個邊緣的、交叉的學科,同時要求該專業所培養的學生具備一定的實踐操作能力。企業要求學生能夠盡快的進入崗位角色,盡快的適應企業環境,這對我們教師又提出一個要求就是教師必須具有一定的企業實踐經驗。因此,高職電子商務專業的師資隊伍盡可能是由多個層次組成,如由一些電子商務專家,專業帶頭人、企業人員等,這樣使整個教學團隊就能夠涉及各個方面,能夠及時的將信息傳遞給學生。
四、結束語
如何使電子商務專業培養的人才能夠符合企業的需求,符合企業崗位能力的要求,能夠盡快的適應企業,盡快的進入角色,這是目前提高電子商務專業就業率的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而解決這個問題最主要的方法之一就是建立適合與高職電子商務專業的實踐教學體系。
參考文獻:
[1]宋文官:電子商務實踐教學體系[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2]李宏偉:高職電子商務專業實踐教學體系的構建與實施[J].重慶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5年01期
[3]龐建剛:電子商務專業實踐教學體系研究[J].福建電腦,2007年08期.204+207
[4]陳天寶:高職院校培養電子商務人才的探討[J].北京農業職業學院學報,2007年01期
[5]崔淳熙:高校如何加強電子商務人才的培養[J].商場現代化,2007(05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