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見鐘情是“氣味”相投的結果——而這是科學研究的結果。
“一見鐘情不是你一眼看上了我或者是我一眼看上了你,不是看,是味道,彼此被對方的氣味吸引了,迷住了,氣味相投你懂嗎?”
“相同的氣味隔著八丈遠,你都可以聞得到。”
——《非誠勿擾》
今年萬眾期待的馮氏賀歲大片《非誠勿擾》如約而至,其中舒淇所說的這句臺詞,已經被奉為新的馮氏經典。雖然聽起來好像會讓我們想起《動物世界》,頗有些動物交配時的屬性,不過,會心一笑的同時,我們也記住了一見鐘情是氣味相投的結果。
無獨有偶,今年另一部大片,徐克執導的《女人不壞》,同樣拋出了一個叫做費洛蒙,可以催發愛情的東西,雖然聽起來很玄乎,但說白了也是由氣味來催發愛情。兩位大導演的不約而同,讓銀幕前的戀人不禁對目相視,忍不住互相靠近使勁聞了幾下,疑惑不解:又是氣味?難道咱倆“臭味相投”?
一見鐘情是氣味相投
還記得那個經典的笑話:先看見閃電后聽見雷聲是因為眼睛比耳朵靠前,那相比較而言,鼻子還比眼睛更往前一點點,是不是氣味也應該更先進入我們的感覺呢?這不是玩笑,鼻子長在臉中間并且最為突出也絕不是偶然的——來看看我們的祖先吧,幾百萬年前,我們的祖先猿猴,就主要是通過氣味來生存生活的,當時猿猴多喜歡夜間活動,在這種風高月黑的惡劣環境下,嗅覺顯然是更加重要的,它們憑借氣味來尋找食物,來識別本族和異族,來分辨敵友。在后來長久的進化下,這一優良傳統交到了我們手里,不管你承認與否,嗅覺都是我們最為原始也最為重要的感覺器官。新生兒既看不見也聽不見,但令科學家們驚訝的是,這些小家伙卻能根據氣味分辨出生母與奶媽。
當然,隨著年齡的增長,我們越來越少地依賴和使用嗅覺了,但嗅覺卻從臺前走到了幕后,在不知不覺中左右我們的選擇和情感。
美國肯塔基大學的科研人員曾做了一項簡單的試驗:準備了一些男士照片,分為兩組,其中一組噴灑上含有男性荷爾蒙的物質,另一組不加任何東西。將這些照片分發給婦女,結果婦女都更傾向于噴灑了荷爾蒙的男士照片,認為更有魅力,但實際上,未噴灑荷爾蒙的那部分照片上的男士更帥。科學家得出了結論:確實有些物質可以讓人們聞起來就對異性產生喜歡的感覺。
實驗結果確實有些讓人大跌眼鏡,一見鐘情也不再僅僅只是一個浪漫傳說了——這種瞬間迸發、不由自主的相互吸引,曾令學術界相當困擾,一度被認為是無稽之談,但現實生活中的例子卻又比比皆是。于是,科學家們捧起了愛情故事,試圖從科學的角度來揭示這一奇妙現象,而且,生物學、神經學、心理學、社會學等一系列實驗也最終都從不同的角度指向了相同的答案——一見鐘情確實是存在的,而且戀人之間的橋梁就是被我們忽視很久的氣味。
氣味與愛情的研究結果的最大受益者就是化妝品工業和香水業。作為人類最大的工業之一,化妝品工業和香水業一直在關注并利用這一發現。
當今歐美男女追求一種麝香味,香味化妝品的制造商們就生產了有麝香氣味的化妝品,女士將其涂抹在腋窩下就會散發出“愛情氣味”,讓周圍的男士如癡如醉。在很多的香水廣告中,情欲也是產品代言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觀眾一般會對廣告中呈現的情欲主題產生認同。香奈兒就建議:“您該把香水搽在您想讓人親吻的地方。”著名的女星瑪麗蓮·夢露曾說:“夜間我只用香奈兒5號。”將這款香水的作用最大程度地發揮出來。已故英國王妃戴安娜常搽迪奧(Miss Dior)香水,聞起來有一股淡淡的鮮花的香氣,并在不知不覺中漸漸變得極具感官刺激。據說這種高質量的香水曾使害羞的戴安娜增強了自信和魅力。
氣味代言的背后
每個人都能分泌一種激素(hormone,一般我們直接音譯荷爾蒙),形成自己獨特的生理氣味,通常我們叫做體香,也就是徐克說的費洛蒙(pheromone),專業稱作信息素或外激素。在美國《國家科學院學報》上,來自瑞典卡羅琳斯卡大學醫院的研究小組,通過實驗證實了人的體味之中確實存在吸引愛人的荷爾蒙,它會直接引起人類大腦的反應,產生性沖動。并且他們提煉出兩種睪酮衍生物,稱為“AND和EST”。其中前者是睪丸激素的變種,它從男性汗液中排出,而后者則與雌激素有關,主要存在于女性尿液中。這種從人體釋放出來的具有芳香性的氣味一般自己都聞不到,只有別人才能深切感受,特別是異性。當這些氣味和汗液混在一起分泌出來后,對異性的效果就妙不可言了。早在1986年,生物學家和內分泌學家就都發現了人類腋下分泌的荷爾蒙:如果把人類腋下分泌物中的汗液去除,剩下的物質基本上就是含有荷爾蒙的物質了。現在已經可以在實驗室人工合成荷爾蒙。
這些含有荷爾蒙的個性生理氣味是伴隨第二特征完善并在青春發育成熟后逐漸出現的。當心儀的兩性相遇時,就會被這種幾乎覺察不到的氣味吸引。異性聞到這些味道后,能刺激呼吸中樞,從而加快呼吸過程,給予大腦充分的氧供應,最終引起興奮。
已經有很多的研究結果驗證了荷爾蒙對異性的吸引力。倫敦大學設計了一個實驗,讓女學生接受荷爾蒙的刺激,結果,這些女學生和男學生持續交往的比例大大提高;反之,將男生穿過的與未穿過的T恤并列放在盒子里,比較起來,女生更喜歡穿過的。這是一個非常有效而著名的實驗,已經在全世界不同的實驗室做過很多次了。結論幾乎都是一致的。
在德國酒吧里的實驗也表明,雙胞胎姐妹穿著相同衣服,姐姐用荷爾蒙,妹妹沒有用過,在相貌因素基本排除后,用過荷爾蒙的姐姐更能吸引異性。荷爾蒙使性吸引力的比率增加了80%。
無論結果如何,氣味的作用最終都明白無誤地指向了性和生育,當然這也是選擇配偶的主要目的。著名的乾隆皇帝和“香妃”的傳奇故事,就是生動的案例解釋。而拿破侖也曾在寫給妻子的信中說,他將在數日里返回,并特別交代妻子“請不要沐浴”。
從古至今,跨越東西,不同時代、種族、個體對于體味的偏愛自然各不相同。但相同的是,相愛的男女都對愛人的氣味很專一,感到沁人心脾,激起自己無限柔情,并且他們會在眾多的氣味中輕松地辨出屬于自己的、特殊的那一個氣味,即使這種氣味在旁人看來是“臭味”,或者發出氣味的人看起來是那么“不夠檔次”。這也是為什么我們總是感嘆“鮮花插在牛糞上”。深愛的情侶能夠從嗅覺方面獲得性滿足,一些學者稱之為嗅戀。而當今歐美男女追求一種與人體氣味較相近,比較原始的麝香味,他們認為這種氣味充滿了性的成分,可使他們性欲大增。兩情相悅,氣味相投是性愛的一部分。真正的愛情是建立在彼此的性吸引之上的。這不僅是社會現象,更是生理規律。
當然,如果在缺乏異性氣味的同性集中的環境中,就可能引起麻煩。比如,在同性集中的工作環境中,即使各個條件都非常優越,但不論男女職工,都容易感覺勞累,工作效率也不很高。不過,如果安排幾名年輕漂亮的異性,情況就會大大好轉,無論是職工工作熱情、積極還是工作效率,都顯著提高。經過研究發現:與異性隔離的人群,容易產生煩躁焦慮壓抑的情緒和氛圍,此時只要有微弱的異性氣味擴散其中,就會化焦慮為平靜,煩躁的心情會恢復寧靜。這種情況對男女兩性都適用。比如,太空站的宇航員經常莫名頭疼并且渾身不適,后來增加了一名女性宇航員,這些癥狀就都自己消失了。
李中一摘自《新民周刊》 09年6期 編輯/孟醒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