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婚禮策劃偶得創業巧思
20歲的西安姑娘張巧敏大專畢業后,就跟著同學到了福建,在一家文化傳播公司上班。
張巧敏上班的那家文化公司,業務比較多元化,從廣告設計、企業內刊制作、路演、婚禮策劃都有涉及。2006年,她被調到市場業績一路攀升的婚禮策劃部。
婚禮策劃這個工作,看起來雖然簡單,但是真的做起來挺繁瑣的。那一次,公司里接了一個很大的單子,是本地一家頗有名氣的企業家第2代的婚禮。這個婚禮由張巧敏負責,團隊里的人都說,這可是一個棘手的活!但巧敏沒有被大家的消極心理所影響。她和新娘子進行了幾次詳細的溝通,認真聽取了對方的意見。新娘子說,她就希望這是一個精致有品位的婚禮,要讓參加的賓客有個難忘的回憶。雖然沒有提出具體的要求,但是這個說法其實是最具有挑戰度的。那個要結婚的新娘子,本身就是一個挺有品位的攝影師,她對自己的婚禮,有一套想法。若是這一次能把這單策劃做好,對公司來說,無形中就是一個品牌的提升,所以領導們對于這個婚禮很看重,對張巧敏也提出了比較嚴格的要求。
張巧敏跟她細聊了幾次之后,很快就選定了一個方案。地點也很快選定了,在一家五星級酒店內進行。司儀、現場布置等等,在張巧敏認真安排下,都一一敲定。但最后還是碰到了難點新娘子要求回禮要夠特別!張巧敏和她的創作團隊們搜索了很多資料,走了很多婚禮用品店,發現在婚禮回禮的這一塊業務上,鮮有業者觸及。也就是說,從目前的市面上,壓根兒就買不到現成的婚禮回禮。這可怎么辦才好?
張巧敏在無奈中想到了淘寶社區。她是一個淘寶愛好者,深諳網絡購物的她,知道在哪兒能搜索到各種稀奇古怪的商品。若是從其中挑選獨具風格并且能被客戶認同的小禮物,用作婚禮的回禮,應該是很合適的!終于,在張巧敏的努力下,她尋找到一個提供銀飾制作的小鋪,店主答應,可以根據顧客提供的花式打造獨一無二的銀飾。這個發現,讓新娘子很是滿意。很快,一個由新娘子著手設計的個性戒指花樣,發給了店主。過了大概2周,婚禮的回禮順利到位了!攻克了這個最后的難關,這次的婚禮策劃順利完成。
這一筆單子,張巧敏拿到了3千元的業務獎金。能夠順利把工作完成,并且小有所得,張巧敏非常開心。但是,敏感的她也發現了一點,在現在的婚慶市場上,婚禮回禮這一塊幾近空白!要是自己能投身其中,開一個專門經營婚禮回禮的小店,業務應該不會差呀!要知道,現在結婚的“80后”,都是時髦個性的一代,而婚禮回禮漸漸時髦起來。要是能借著這股風上手,沒準還能掙點錢呢!
張巧敏對于自己的這個想法,還挺心動的。為求穩妥,她還特地考察一番這個市場。張巧敏發覺,雖然稀奇古怪的小玩意兒到處都能看得到,但是鮮有人把這些玩意兒集中在一塊兒,專門為婚慶供貨。這時,已經從事了近年多婚慶服務的張巧敏,從這個行業里,看到了創業的曙光!
開一間個性婚禮回禮“集中鋪”
自打興起了要開一個婚禮回禮小鋪的念頭,張巧敏就開始在這一方面留意。
在她參與執行的婚禮策劃活動中,她嘗試著把這個環節加入其中,其中新人的親筆謝卡、現場合影照片等別出心裁的隨手小禮,給參與婚禮的女賓客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大家都樂于接受這樣精致的小禮物,對新人們的新意都贊不絕口。漸漸地,張巧敏的團隊策劃的婚宴,賓客回禮成了最讓人驚喜的噱頭。不少來訪的客戶,都對這個小環節的設置表示了極大的贊賞。
2006年秋天,22歲的姑娘張巧敏看準了國慶黃金假期,隆重推出獨家“玫瑰の家”婚禮回禮小鋪。這個鋪子,就開在步行街上,旁邊是一家婚紗影樓。話說,背靠大樹好乘涼,張巧敏就是看準了這個空當,當這個小店招租的時候,她就果斷地出手了。為了租下這間店面,張巧敏把自己打工2年多的積蓄全部拿了出來,一紙合同,簽了3年。一個月1500元的租金,店面只有20多平方米,這個租金水平算起來還是很高的。但是張巧敏考慮到,旁邊的婚紗影樓可是本市最知名的,由它帶來的客流,可是她家小鋪日后的主要客戶呢!
進貨的渠道,張巧敏是費了很大番心血的。有親筆謝卡,這個不是用電腦打印的,而是收集了不少校園插畫家的作品作為參考,客戶可以根據自己的需要選擇喜歡的畫面作為謝卡的背景。對筷禮盒,適合忠實的婚禮,筷子有銀質、竹制、木質的,富有個性的筷子陳列在柜臺上,琳瑯滿目,讓人看著愛不釋手。還有“沐浴的愛”,這個是張巧敏去采購婚禮用品時,第一次看見用小花籃包裝精致的沐浴套裝,就下定決心一定要把它隆重推出的回禮。她給它取名“沐浴的愛”,意思是沐浴在愛河里,讓所有的來賓都能分享。里面包含的沐浴啫喱、浴鹽和潔膚毛毛熊,相信會讓所有參加婚禮的賓客們眼前一亮,并且它不但美觀更兼具實用哦!
另外還有“觀禮證書”,這個用水晶像框裱好的由結婚的人親手設計的證書上面有大家合照片、簽名以及感謝語,并加蓋了專屬的Loge。還有浪漫燭臺、手工娃娃(在一家專門制作手工玩具的店里,訂做了一批以結婚顧客為原型的可愛的卡通娃娃,想必用這個作為回禮應該是非常特別的吧!)、香水、紅酒禮盒、圣誕老人、紀念鑰匙扣、水晶天鵝等等。第一批進貨,張巧敏投資了1萬多元用于購貨。
這么富有個性的婚禮回禮店鋪,一開業就引來了大批即將步入婚姻殿堂的青年男女第一個月開張,張巧敏就從自己原先上班的單位接了幾筆不小的單子,盈利近5000元。而店鋪內的水晶天鵝、觀禮證書、紀念鑰匙扣、“沐浴的愛”這幾樣比較簡單,價格也相對比較大眾化的商品,格外受到顧客們的青睞。第一個月,張巧敏盤點了收益,盈利有8000元呢!沒想到這么一小點商品,還能有這樣豐厚的盈利,張巧敏喜笑顏開!
為你量身打造的貼心回禮大受歡迎
開業三月,“玫瑰の家”婚禮回禮小鋪的生意盈門。
一單接一單的訂貨,讓張巧敏忙碌異常。每到月底盤點盈利的時候,就是張巧敏最興奮的一刻。從8000元持續上漲,9000元,甚至直逼上萬。一間20來平方米的小鋪,居然能寸土寸金,真是讓人瞠目結舌。但怎么才能讓店鋪不斷推陳出新呢?
后來,張巧敏在一次去上海出差中,看到了風靡一時的“格子鋪”,在那兒,DIY達人們把自己精心創作的作品寄在格子里,出售給客戶。在格子鋪里,張巧敏看到了很多頗具特色的作品。這時,她有了一個大膽的念頭:如果自己的婚禮回禮鋪也能提供一個類似“格子”的空間,擺放樣品,讓客人們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量身打造屬于自己的回禮,沒準更受歡迎啊’
回來后,張巧敏著手進行自己的策劃。她借鑒了“格子鋪”的做法,推出了DIY單元,號召本地手工達人們還有很多美術學院的學生,把自己的作品擺進來,只要有客人喜歡的,就可以依樣定制了木棉手工娃娃、玫瑰蠟燭、動物木雕、銀質雕塑、手模,還有十字繡、貼滿了水鉆的車模等等,那些融合了巧思的小物件,漸漸吸引了一大波顧客。
在這獨一無二的個性打造下,張巧敏的“玫瑰の家”婚禮回禮小鋪受到了一大批前衛、個性青年男女們的喜愛。漸漸地,也有不少客人把屬于自己風格的回禮放在個性空間里展示,也有放在網頁上推薦分享的。在這一波顧客的宣傳下,張巧敏家的生意越來越紅火。“格子鋪”加盟的第一個月,店內的銷售業績直線上升,達到12000元的盈利,突破了以往的最高業績。
這一新型業態的出現,也吸引了電視臺時尚欄目的注意。有個專門介紹潮物的購物欄目,還專門介紹了張巧敏的店鋪。漸漸地,張巧敏的店鋪成了一個有口碑的小店。
2008年,張巧敏已經成了本地小有名氣的酷店高手,她從一家小店做起,現在已經是三個連鎖店的老板。張巧敏說,無意間的一個巧思,為她帶來了滾滾的財富,憑創意也能成功掙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