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吃一板巧克力?然后,痤瘡沒了卻胖了10 磅?”
——英國某公司即將推出能去痘的巧克力。面對這種美容食品,消費者發出這樣的質疑。
“在中國會有很多人去主動幫狐貍脫大衣的。”
——英國退休醫生拉維爾用5 年時間成功訓練狐貍站起來討食。這些流浪的狐貍經常光顧他的花園。看到新浪網上的這條新聞,有網友做出了如上的評論。
“恐慌催生垃圾郵件狂潮,如同鯊魚嗅到水中的血腥味。”
——賽門鐵克公司的馬尤爾#8226; 庫爾卡尼在博客中評論正在蔓延中的以“麥當娜染上甲型H1N1 流感”或“好萊塢甲型H1N1 流感疫情”為標題的垃圾郵件。
“關于時空物理問題的爭議,我不敢和我的同事們打賭,因為我怕他們是通過蟲洞跑來的未來人,他們很清楚地知道標準答案。”
——曾這么說過的霍金如今真的穿過謠言的蟲洞跑回來了。一度有謠言說他于北京時間2009 年4 月24 日凌晨在劍橋大學阿登布魯克醫院病逝。
“甲酸乙酯碰巧賦予山莓一種特有的味道,但要制成太空山莓還需要其它許多分子。”
——德國馬普射電天文學研究所的阿諾德#8226; 貝洛奇分析了從人馬座B2 星云搜集的信號之后發現了甲酸乙酯。他和他的同事們一直致力于在銀河系中心尋找生命構造單元。目前,他起碼能證明銀河系是山莓味的。
“20 年內中國本土產生諾貝爾獎是肯定的!”
——楊振寧在揚州煙花三月經貿旅游節上這么預測道。去年在東南大學演講時,他曾預測中國本土將在30 年內拿諾貝爾獎。這次又提前了10 年。
“你如果不愿探索,那么實際就是愿意被忽悠。”
——饒毅在博客撰文《和起步學生聊天》,告誡學術新鮮人要認真地為自己選擇道路,同時批評某些研究生兩手空空就去外國實驗室實習。
“我們不是在生產蒸汽熨斗,我們不會希望用我們的筆記本電腦去熨褲子。”
——紐約州立大學奧爾巴尼分校納米科學與工程學院教授阿蘭#8226; 卡洛依洛斯認為:隨著芯片越做越小,耗電增加以及發熱成了大問題,現在芯片每個單位區域所產生的熱超過了舊式的蒸汽熨斗。他的話最近被反復引用以嘲弄半導體行業的“摩爾定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