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病”有所依:民生問題再突破
近年來,有關部委紛紛采取實質性措施合力破解醫療、教育、住房、就業四大民生難題。4月6日,隨著新醫改方案的出爐,民眾將會切實感受到“病”有所依,這也意味著我國在解決民生問題上又上了新臺階。
下半年經濟增速約8%
亞洲開發銀行發布的《2009亞洲發展展望》預計,今年中國經濟增速將放緩至7%,但在政府一系列擴張性財政刺激措施拉動下,下半年有望走出低谷,經濟增速達到8%左右。這比此前世界銀行對中國經濟增長6.5%的預期要高。
24個檢查組地方大摸底
全國兩會后,國家發改委、商務部等部委紛紛成立調研組奔赴地方,檢查中央系列經濟提振措施落實情況。近日中央再派24個檢查組奔赴各地,對今年新增中央投資進行全程跟蹤。此輪大規模密集調研活動,將為下階段中央應對金融海嘯的宏觀調控決策提供重要依據。
地方“保增長”升級
近期,從中央到地方紛紛打出政府投資、補貼企業、提高民生保障等“組合拳”,大力提振本地經濟,全力保八。從十余省市宣布的經濟新政中看出,此輪地方刺激經濟的政策從去年底以擴大投資拉動GDP增長為主,轉向保企業、穩就業。
北京:出臺29項振興工業經濟措施;出臺31項金融措施,支持企業上市,設產業投資基金;安排支出29.6億元穩定和擴大就業。
上海:獲批建設國際金融中心和國際航運中心;調高失業保險金,每月最高至600元;對初創期創業組織的社會保險費和創業場地實行補貼政策,通過鼓勵創業促進就業。
天津:在擴大投資方面的“加碼”力度最大。今年重點建設項目77個,總投資規模7714億元;提出農村城市化進程規劃,加快新城和中心鎮建設,計劃年內讓18萬農村居民“進城”拉動內需。
地方債遭遇市場“尷尬”
地方政府債發行拉開帷幕,“09新疆01”、“09安徽01”、“09河南01”陸續發行,而安徽債上市首日零成交。眾多分析人士表示,對于個人投資者來說,地方債只是提供一種新的投資品種,鑒于收益水平偏低,是較難獲得“青睞”的。
出口退稅率再次上調
4月1日起,紡織服裝、輕工、電子信息、鋼鐵、有色金屬、石化等商品的出口退稅率再次上調。有專家認為,此舉是實施結構性減稅政策的重要內容,既是應對金融危機,穩定外需擴大出口,也是擴大國內就業的間接手段。
企業手續費可稅前扣除
財政部發出關于企業手續費及傭金支出稅前扣除政策的通知,明確了企業發生與生產經營有關的手續費及傭金支出,在不超出限額以內的部分準予在稅前扣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