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創業風投基金,還是財政擔保、貼息,地方政府以財政投入力促中小企業融資。同時,政府亦可打造平臺,推進企業集合發債自救,走出融資泥沼。
目前,中小企業集合債券是國家倡導的中小企業融資方式,因其發行途徑清晰、發行方案正在被廣泛實踐。深圳在申報擬發行第二期集合債,諸多省市也展開了相關的申報工作。
內 涵
所謂中小企業集合債是由一個機構作為牽頭人,幾家企業一起聯合申請發行債券,是企業債的一種,目的是降低單一企業因信用不足等面臨的“融資門檻”。
優 勢
首先,改善企業的財務結構,利用財務杠桿的原理進行債務融資可以提高凈資產收益率,使股東利益最大化;債務融資債權人不具備管理權和投票選舉權,發行債券不會影響公司的所有權結構和日常經營管理。其次,融資成本低,企業債券發行利率低于同期限商業銀行貸款利率,節約了企業財務成本,債券利息可在稅前支付計入成本。再者,企業債券發行上市后,企業需要按規定定期披露信息,有利于企業規范運作,為持續融資積累信用資本。最后,為健全國家和地方融資體系提供新思路。逐步改變以大企業為發債主體的狀況,在過渡階段,中小企業打包發債是一個比較理想的解決方案。
先 例
03高新債:開創了企業集合債券的先例。2003年科技部統一組織12家高新區企業集合債券,采用“統一冠名、分別負債、分別擔保、捆綁發行”的方式,發行了總額為8億元、期限3年的集合債券。該債券的主承銷商是國家開發銀行,并且各發行人所在的高新區財政分別為債券按時足額償付提供了承諾。從2003年推出到2006年成功兌付,“03高新債”得到監管部門認可,具有較強的可行性。
深圳市中小企業集合債券:2007年11月14日正式上市,29日在全國銀行間債券市場交易流通。作為首例中小企業集合債券,深圳中小企業集合債采取“統一冠名、分別負債、統一擔保、集合發行”的新模式,突破了債券發行主體的政策性限制。由國家開發銀行提供無條件不可撤銷的連帶責任保證擔保,并由深圳市中小企業信用擔保中心等三家擔保機構聯合向國家開發銀行提供反擔保。通過債券上市交易,20家企業均獲得了不同程度的信用額度。
2007年中關村高新技術中小企業集合債券:2007年12月25日在深交所上網發行,債券按照“統一組織、統一申請、分別負債、統一擔保、集合發行”的模式進行發債,發行主體為神州數碼(中國)有限公司等4家企業,發行額為3.05億元。由北京中關村科技擔保有限公司提供無條件連帶責任保證擔保,由國家開發銀行提供再擔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