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科技時代,專利正在成為最重要的企業資源。本文試從專利競爭性戰略入手,在研究了專利組合性戰略和合作性戰略的基礎上,提出一種新的專利策略:企業間專利資源協同管理,為企業專利策略提供了優化之道。
[關鍵詞] 專利戰略 專利資源 專利組合 協同管理
當今社會,專利早已不僅僅是一種法律工具,而是已經成為一種企業戰略,甚至可稱作一種“謀略”。因此它對于企業發展壯大,以及保持競爭優勢都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隨著研究的深入,我國企業在專利戰略運用中出現的問題,更加突顯出進一步研究的必要。
一、專利競爭性戰略
專利戰略在研究之初是為了保護企業的合法權益不受到競爭對手的侵犯。因此,在戰略研究方面基于競爭性假設,也就是說競爭對手雙方的利益關系是敵對的,在這種環境下,競爭策略往往是將專利保護起來,以便保持企業的競爭優勢。專利競爭性戰略分為進攻性策略和防御性策略;常用的策略有以下六種:鼓勵研發、搶先申請、時機選擇、專利引進、專利授權、專利訴訟。
這些策略各有特色,分別適用于不同規模或不同發展階段的企業。隨著市場環境的復雜多樣,企業為了謀求發展往往同時采取多種策略,因此出現了專利組合研究。
二、專利組合性戰略
專利投資組合理論是由德國學者Holger Ernst于1998年首次提出的。其主要思想是通過建立能夠衡量專利潛在價值的一系列定性和定量指標,客觀、科學地對專利技術領域進行技術分析和技術組合,從而輔助組織監測競爭對手的相對專利地位和認識技術領域本身的相對發展優勢。
專利組合理論研究領域有四大學派,雖然提出了各自不同的專利組合模型,但均基于競爭性專利策略;企業根據自身的發展情況和公司戰略計劃制定專利投資組合。因此,這種專利組合是以企業自身為基準,應該說是一種個體行為,在經濟全球化的今天這種戰略必然有其局限性。
三、專利合作性戰略
隨著全球經濟一體化發展,人們逐漸認識到一個企業的力量是有限的,適度的合作更有利于促進企業發展,因此,專利聯盟、專利池的概念隨即出現。
美國伯克利法學院的Robert P. Merges Wilson Sonsini Goodrich Rosati 教授認為,專利池是多個專利持有者為聚合(aggregate)他們的專利而達成的協議。典型專利池中每一個成員都可以得到池中專利,專利池對非池中成員提供標準許可條件。早在1856年,美國出現了第一個專利池——縫紉機聯盟;到1997年,基于MPEG-2數字視頻壓縮標準的專利池成立,該專利池控制了全球MPEG-2標準的數字視頻壓縮產業,專利池再度受到重視。
然而,隨著專利池的廣泛應用,其弊端也日漸顯露出來。首先,是技術壟斷問題。在一個行業,僅憑一項核心專利技術不足以造成壟斷,因為在實際生產中,一項產出往往會涉及到相關的幾項專利,而專利池的出現使相關專利聚合在一起,為技術壟斷提供了溫床。
其次,是搭售非核心專利技術的問題。一般認為專利池中的專利應該是某一技術領域內相互補充的核心專利,即某一標準推行過程中不可避免會涉及到的專利。然而在實際操作過程中,在專利池中搭售非核心技術的情況比比皆是。
四、專利協同性戰略
根據企業供需網(SDN)的理念與模式,人們越來越多的意識到在“競爭”的概念上,并不是打敗對方就是獲勝,而競爭雙方的共贏共榮,才意味著真正的勝利。因此,我們提出一種新的管理方式:企業間專利資源的協同管理(PCM)。
1.PCM的核心思想。PCM的核心思想在于協同。互動百科上對于“協同”的定義:協調兩個或兩個以上的不同資源或個體,協同一致地完成某一目標的過程或能力。協同學理論是1974年德國物理學家哈肯提出來的,源于現代物理學和非平衡統計物理學,是一門研究完全不同的學科中存在的共同本質特征的橫斷科學。PCM是將不同企業研發出來的相關或互補的專利,放在一個系統中協調使用,以便滿足企業發展需求。
PCM不同于專利聯盟,它主張合作,卻不鼓勵聯盟。協同可以使得企業間專利資源共享,同時又不會形成小的利益團體,因此更有利于技術的創新。另外,這種協同更具多樣性,一個企業可以同時和多個企業在不同技術領域有著專利資源協同關系。在鼓勵發明創造的同時,又不會因個體行為影響行業商品的產出。同時,PCM系統有自組織性,將分散的專利資源按照分析系統的邏輯要求收集整理完全。
2.PCM的優勢。第一,將企業間的關系定位于合作,有利于企業成長,促進社會經濟繁榮。第二,信息透明化,促進各個企業研發,推動科技創新。第三,節約時間和資源,有利于智力資源的有效利用。傳統專利保護思想使企業把大量的時間和精力用在分析其他企業的專利和專利侵權問題上,PCM系統會定期地對專利資源的狀態進行分析和報告,從而可以更有利于企業專注于科技產品的研發。
五、 結語
專利戰略,不僅僅是一種資源的管理,更多的是對企業發展命脈的把握和控制。PCM能彌補現存專利策略的不足,為企業的長遠發展,以及長期在競爭中保持優勢打下了根基。
參考文獻:
[1]繆 榮:IBM專利開放戰略的小九九[J].首席財務官,2006,10
[2]楊 驊:專利策略在企業中的科學運用[J].科技情報開發與經濟,2004,14(12),288~289
[3]劉婷婷 朱東華:基于專利投資組合理論的專利戰略研究[J].情報方法,2006,1:8~9
[4]郭麗峰 高志前:專利池的形成機理及對我國的啟示[J].中國科技產業,2006,203(4):4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