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本文將MRPⅡ系統與生產制造企業采購結合到一起,將MRPⅡ系統的先進思想充分運用到采購過程中去,并最終通過MPG法計算得出最終的采購數量及時間。
[關鍵詞] 制造資源計劃 物料需求計劃 采購
一、引言
制造資源計劃(Manufacturing Resource Planning,即MRPⅡ)系統在物料需求計劃(Material Requirement Planning,即MRP)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MRP是一種物料計劃與庫存控制系統,隨著計算機技術的發展,MRP進一步發展成為制造業全面的生產管理系統MRPⅡ。
采購是企業生產運營過程中一個非常重要的環節。企業通過實施有效的計劃、組織與控制等采購管理活動,合理選擇采購方式、采購品種、采購批量、采購頻率和采購地點,在降低企業成本、加速資金周轉和提高企業經營質量等方面發揮著積極作用。
二、MRPⅡ系統與生產制造企業采購的關系
采購不僅為企業生產提供所需的材料,滿足生產需求,而且還是企業降低成本提高企業經濟效益的重要途徑。采購的基本要求是適時、適量采購到生產經營所需要的物料,同時在保證供應的情況下,盡可能地減少庫存,降低成本。
MRPⅡ的核心是MRP。企業采購活動始于MRP輸出的請購建議表,MRP系統根據所有材料的計劃訂單發出(POR)生產請購表,經申請部門人員確認這些需求后,以請購單的形式傳給采購部門,采購部門選擇合適供應商后向其發出定購單。
三、MRPⅡ系統在生產制造企業采購過程中的應用
1.生產制造企業產品結構模型的構建
一般生產制造企業生產的產品的層次都可以用產品結構樹簡單地構建出來,下面就一般情形對產品結構做出一個簡單的結構樹(見圖)。圖中給出最終產品X的八周內的總需要量、預計到貨量,則可根據現有數、計劃發出訂貨量計算出凈需要量。根據凈需要量可以計算出采購量。
2.最終產品X的MRP處理過程
產品的凈需要量,都遵循以下公式:
凈需要量=總需要量-預計到貨量-現有數+安全庫存量
下面就假設已知產品X的相關數據計算凈需要量及原材料C的需求量。如表1所示(其中每層的總需要量、預計到貨量及第一周的現有數均為已知數據,安全庫存量考慮為300件)。
3.原材料C的采購
這里用最大零件周期收益(Maximum Part-Period Gain, MPG)法來計算采購時的批量。假設平均一次訂貨費用S=390元,單位維持庫存費用H=1.2元/Kg×周,則S/H=325Kg×周。再結合表2用MPG法求訂貨批量,見表2。
結果顯示,這批產品X的原材料C共需采購3次,采購數量和采購時間都已經在表2中明確表示出來了。
四、結論
本文運用MRPⅡ系統的采購思想通過計算得出產品及原材料的凈需求量,再利用MPG法得出實際的采購批量。總之,加強采購環節的管理旨在建立并維持一個良性的健康的供應網絡,從而降低企業的成本,提高企業價值,使企業獲得并保持長久的競爭優勢,如何搞好生產制造企業采購工作,這是需要不斷摸索和創新的過程。
參考文獻:
[1]楊立青 劉秋生:MRPⅡ與企業采購[J].商業研究,2003,(16):48~50
[2]侯志剛:淺議供應鏈管理中企業采購模式的創新[J].紡織導報,2007,(11):46~49
[3]馮彩虹 周燕飛:單件小批量生產MRP算法改進及其應用[J].機械工程與自動化,2005,(2):66~68
[4]陳榮秋 馬士華:生產運作管理[M].機械工業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