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本文提出基于無線射頻識別技術應用高校園資產的物流管理。將使高校在物資管理領域實現節約、設備高效利用的科學化。
[關鍵詞] RFID 物資流動 設備管理
一、緒論
高校是教學和科學研究的重要基地,無論是教學還是科學研究都需要完整的實驗及試驗設備。在高校,教學可分為基礎課、專業基礎課及專業課,因此配合教學的實驗設備及儀表是非常完整并系統的。在高校,設備經費投入很有限,各學校在長期的教學積累過程,使設備及儀表得到完整及系統。當學校資源包括圖書及查閱相關資料內容時,高校具備非常好的科學研究條件。高校設備按用途可分為教學使用設備和科學研究用設備,它們之間是相互依賴又相互促進發展,完備的教學實驗設備是實現科學研究的前提,高水平科學試驗又研究推動教學水平的提升。而高水平的科學過程研究需要高精的設備,許多高精的設備它具備在不同學科的通用性。
提出將射頻識別技術應用于高校自動化物資管理,解決自動化立體倉庫信息管理與控制調度的自動化、智能化、信息化。提出了以計算機控制為核心,以射頻識別為信息采集手段、以AGV和堆垛機為執行單元的集成系統。基于射頻識別的立體倉庫信息管理系統設計的目的是實現物品出入庫控制、物品存放位置及數量統計、信息查詢過程的自動化,方便管理人員進行統計、查詢和掌握物資流動情況,以達到方便、快捷、安全、高效等要求。
而這類設備購置要花費大量的資金,在高校多學科并存的環境下,當把高精的設備統一購置及管理后,可避免高校多學科這類設備重復購置,又使這類設備達不到到較高性能的現象。這就是提出對高精設備統一購置及管理的目的,使有限的資金發揮更大的作用。本論文提出的設想其前提是把這類高精的設備在無線射頻識別技術管理條件下,有效解決制約學校物資管理的資金利用率和管理手段的瓶頸問題。利用校園資源共享,建立起集中式高性能公共服務設備平臺,搭建環境,它會大大提高這類高精設備的利用率及管理的科學性。
二、無線射頻識別技術研究
1.自動識別技術的應用背景
在現實生活中,各種各樣的活動或者事件都會產生這樣或者那樣的數據,這些數據包括人的、物質的、財務的,也包括采購的、生產的和銷售的,這些數據的采集與分析對于我們的生產或者生活決策來講是十分重要的。如果沒有這些實際工況的數據支援,生產和決策就將成為一句空話,將缺乏現實基礎。在計算機信息處理系統中,數據的采集是信息系統的基礎,這些數據通過數據系統的分析和過濾,最終成為影響我們決策的信息。在信息系統早期,相當部分數據處理都是通過人工手工錄入,這樣,不僅數據量十分龐大,勞動強度大,而且數據誤碼率較高,也失去了實時的意義。為了解決這些問題,人們就研究和發展了各種各樣的自動識別技術,將人們從繁沉的重復的但又十分不精確的手工勞動中解放出來,提高了系統信息的實時性和準確性,從而為生產的實時調整,財務的及時總結,以及決策的正確制定提供正確的參考依據。
例如,在當前比較流行的物流研究中,基礎數據的自動識別與實時采集更是物流信息系統的存在基礎,因為,物流過程比其他任何環節更接近于現實的“物”,物流產生的實時數據比其他任何工況都要密集,數據量都要大。
無線射頻識別技術(簡稱RFDI),融合了無線定位、產品電子編碼(EPC)和互聯網技術,近年得到快速發展,被廣泛用于社會、經濟、國防等領域,成為新一輪技術變革的催化劑,得到發達國家的普遍關注,RFID產業與應用正加速發展。
隨著芯片技術和無線通信技術的快速發展,電子標簽芯片日趨微型化,天線多樣化,并能以多種介質作為載體,封裝成各種形式以適應不同的應用。電子標簽具有防水、防磁、使用壽命長、可以在一定距離內讀取數據等優點,標簽上存儲的數據安全、可靠、具有可重復改寫等特點。
2.國內研究現狀
(1)物流管理領域:生產線自動化、倉儲管理、鐵路運輸監控、民航行李或速遞包裹管理、圖書或文檔管理、強制檢驗的產品(如壓力容器)管理。
(2)防偽領域:商品防偽、證件防偽。
(3)金融收費領域:公路(不停車)自動收費、電子票證及小額支付門票等。
(4)其他領域:汽車防盜、物品跟蹤等。
3.射頻識別技術原理及系統組成
射頻識別技術(RFID)是從20世紀80年代走向成熟的一項自動識別技術。自動識別技術主要功能是能提供關于個人、動物、貨物和商品的區別于它物的信息。在當今的服務領域,商品銷售、后勤分配、材料流通等領域已得到了快速的普及和應用。RFDI系統是C1卡技術的延伸和發展,它具有非接觸、無污染、識別率高、保密性強等優點。射頻識別系統的數據存儲在電子數據載體之中。應答器的能量供應,以及應答器與閱讀器之間的數據交換不是通過電流的觸點接通而是通過磁場或電磁場,并采用了無線電和雷達技術。射頻識別是無線電頻率識別的簡稱,通過無線電波進行識別。同其他識別系統相比,射頻識別系統具有許多優點。射頻識別系統組成圖如下:
4.功能
(1)存儲設備標識信息。
(2)借還信息(包括開啟密碼)。
(3)狀態記錄。
(4)與讀頭之間的通信(合法性驗證、信息交換)。
5.舉例
全世界的許多大型圖書館都已經使用了射頻識別技術,以加快資料的檢入、檢出、書架庫存,以及安全應用。低成本的彈性智能標簽可以插入書籍內部,讓顧客無法看到。柜臺人員可在幾秒鐘內檢入或檢出十幾本書,無需對每件物品進行人工拿取和對準方向的操作。這種簽條還可以用于防盜,與當前零售商使用的防店內行竊技術很相似。圖書館人員可以使用帶有射頻識別讀取器的便攜計算機來查看庫存,只要沿著書架通廊走過即可發現歸檔錯誤的資料,讀取器可以自動探測丟失的材料并警告操作員。圖書館的無線射頻識別應用屬于庫存管理應用,這種方式同樣適用于其他許多行業。
無線射頻識別(RFID)是當今自動識別數據收集行業發展最快的板塊之一,在實際應用中,采用無線射頻識別技術極大地改善了信息管理的能力。射頻識別技術實際上克服了條形碼應用當中所發現的某些限制,因為它不屬于條形碼之類的光學技術,在讀取器與貼有標簽的射頻識別目標之間無需直視線。此外,射頻識別以無線方式發送數據,屬可讀寫技術,因此它可以在跟蹤周期內更新或改變編制在標簽內的數據。
三、總結及展望
1.總結
學校高精設備管理需要應用大量的先進技術和加強信息化管理手段,射頻識別技術的使用可以提高信息采集效率和準確性有效加強了高精設備管理及使用者、設備之間相互聯系,降低了信息交換成本,可大大提高了采購設備要求的高精度,為節省資金提高設備利用率得到保障。
2.展望
無線射頻識別技術(RFID)利用無線射頻方式進行非接觸式雙向通信交換數據以達到自動識別目的,具有防水、防磁、耐高溫、使用壽命長、讀取距離大、標簽上數據可以加密、存儲數據容量更大、存儲信息更改自如、可識別高速同時識別多個標簽等優點,操作快捷方便,因此更適合于實現全校物資系統的自動化管理。解決數據融合的各種瓶頸問題。
本論文討論的內容是RFID系統與各學校物資管理系統進行集成時的關鍵技術。隨著各校物資管理的加強,可以實現資源即時掌握、設備狀態實時可控等目標。在這個過程中,不斷完善RFID技術的應用研究,應用RFID技術實現各學校物資管理的思路和想法,將使各校在物資管理領域實現節約、設備高效利用、科學物資管理、資產共享的創新。
參考文獻:
[1]周之等:SQLServer參考大全.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2年5月第一版,P227~282
[2]康立忠 楊 江 李鋒華:淺談軍事倉儲高新技術發展的對策.倉儲管理與技術2001年,第五期P13~15
[3]郎為民:射頻識別(RFID)技術原理與應用[M].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2006
[4]游戰清 李蘇劍等:無線射頻識別技術(RFID)理論與應用[M].北京:電子工業出版社,2004
[5]楊 君 劉 云:無線射頻識別技術及應用[J].現代通信,2003(6)
[6]KlauseFinkenzeller.射頻識別(RFID)技術[M].北京:電子工業出版社,2001
[7]夏熙梅 尚雅琴 冉彥甲 鄒 鵬 王卷勝:射頻識別技術及其應用.工業技術經濟,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