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圖書發行模式以新華書店發行渠道和民營發行渠道為主,本文就書業物流中心的特點進行分析,提出了書業物流中心系統方案的實現目標,對書業物流中心管理系統的層次結構和集成構架進行分析,對于書業物流中心管理系統與商流和物流執行層的接口進行分析。
[關鍵詞] 書業物流管理系統 集成構架 層次結構 系統接口
一、 圖書發行模式
國內出版行業的發行模式及流通渠道仍然主要沿用舊的流通模式,圖書購銷的主要形式有征訂包銷、經銷包退、寄銷等,其中以經銷包退為主要形式。圖書發行渠道有新華書店發行系統、出版社發行系統、其他國有書店發行系統、集體和個體發行系統、中外合資發行機構等,其中以新華書店發行渠道和民營發行渠道為主,這兩條渠道又存在相互交錯的情況,我國圖書供應渠道是縱向一體化形式。
新華書店發行渠道發行方式是:由出版社或圖書公司發書給新華書店總店,總店再發給各省級新華書店,省級店(也稱為發貨店)發給各所屬市級店(銷貨店),市級店發給縣級新華書店,層層向下,最終送到讀者手中。市級店(銷貨店)負責圖書銷售。省級店是圖書一級批發的機構,負責圖書的總發行,同時承擔圖書的儲運和調劑工作。目前新華書店已經完成由傳統分銷向連鎖經營業態的改造和整合,由地區性出版物發行分銷商成長為全國性出版物連鎖集團,全國范圍內出現跨區域的集團,成為國內書業的主力。
二、圖書業物流中心的特點分析
書業物流中心系統的設計要遵循書業發行的特點。圖書具有較強的周期性,除了常備書外,一般圖書都有很明顯的發行周期快、經營的品種多的特性。在一定的時期內庫存的品種約8萬種,全年經營的品種在20萬個品種。
“逆向物流”比例大大超過其他行業,退貨物流包括兩個方向一是向供貨商退貨,二是零售商的退貨。零售商的退貨從碼洋角度來看約占13%~25%,若從品種的角度來看則遠遠超過這個比例。處理好“逆向物流”的退貨管理是書業物流系統設計的關鍵因素之一。
不同類的圖書具有不同的發行特性,從圖書的銷售特點來看分為:常銷書、暢銷書、時節性圖書。暢銷書有明顯的銷售高峰,隨著時間的推移銷量逐步降低,這類訂單的特點是品種多、數量少,要求配發速度快.時節性圖書是指學習文件、教材教輔的發行,其特點是訂單數量大,對訂單數量完全滿足的要求高,要求按時發貨,這類圖書具有很強的時節性特點,處理突發物動量峰值的也是圖書發行物流中心要主要考慮的。
書業發行是一個傳統的行業具有其傳統的物流體系,在物流方面也形成了一定的物流體系,中轉發運在書業物流中是延續多年的一種業務方式。并且中轉發運的結算方式也已形成。
物流中心“存儲”與“分揀”區域界限不能嚴格劃分,因為經營的品種多,特別是對于一般書的訂單,其品種的選擇具有很強的分散性,數據分析表明在每天圖書零售中對相同品種的銷售只占每天品種的10%。這兩個特性就決定了除了異地存儲外,物流中心的庫房的每個區域既可能是“存儲區”又是可能是“分揀區”。不能照搬一般物流中“存儲區”(緩存區)與“分揀區”的一般劃分方式,應以自身行業發行的特點進行庫房的存儲與分揀流程的設計。
三、書業物流中心系統方案的目標
1.物流作業的無紙化及部分自動化。利用無線移動設備、電子標簽技術實現物流作業的無紙化、物流信息系統與設備控制系統無縫連接,實現部分作業的自動化。
2.滿足第三方物流企業要求。物流中心不僅為本企業的商流部門提供物流服務,同時為企業外出版單位提供第三方物流服務,這要求新華物流中心物流信息系統要滿足“第三方物流”的設計理念。
3.物流作業流程最優化、高度信息化。結合圖書物流配送中心特點設計一套最優化的物流作業流程,流程優化的重要體現為由原來的“人找事”轉變為“事找人”。用信息指導每個作業流程;每個物流作業實時反饋到物流信息系統。從而實現物流作業的高度信息化。
4.高效的作業調度及實時的作業監控、設備監控。物流信息系統應根據不同物流作業的要求及特點實現對物流作業、物流資源的合理調度,使物流作業高效有序。并能實現物流作業、物流設備的實施監控。
5.實現物流企業的全方位管理。物流信息系統應為企業提供全面管理手段,包括質量管理、成本管理、績效管理、結算管理、商務管理等。
6.實現從“品種管理”到“效益管理”的飛躍。提供了一套科學完整的物流配送解決方案,為連鎖經營的物流配送打下堅實基礎。設計好物流信息管理系統,從“資金流”的角度分析控制各個物流業務環節,進行科學的利潤分析,從而達到“效益管理”。
四、書業物流中心管理系統集成構架
1.書業物流系統的層次結構。書業物流系統層次分為物流管理層、調度監控層、設備執行層和決策支持層。
(1)物流管理層中包括:到貨作業管理、退貨作業管理、庫房管理、運輸管理、物流結算管理、任務總調。此部分直接面向日常事務處理和交易作業,及時處理每天的各種作業數據,將各種作業的數據及時、準確地采集到系統中。主要解決基本業務層面的數據錄入、處理、查詢和輸出。
(2)調度監控層中包括:人員管理、作業調度、作業監控、設備監控。此部分提供業務負責的戰術管理信息,根據系統的運行信息,監測物流系統的運行狀況。建立物流系統的特征體系,倉庫的作業計劃和作業調度通過這部分實現。主要任務是設計各種物流作業的應用程序,實時執行各種作業任務,實時與調度指揮層通信將任務執行情況實時進行反饋。這些程序包括各作業流程應用的微機終端程序、RF作業程序、電子標簽應用程序等。
(3)設備執行層中包括:電子標簽系統、RF作業系統、揀選車作業系統、傳送和分揀設備作業系統。此部分的主要功能是實現系統的各個物流設備及作業實施部分的協調控制和執行。
(4)決策支持層中包括:信息管理、采購決策、營銷管理、財務管理、客戶管理、業務分析。此部分提供經營目標的戰略管理信息,提供各種分析和預測功能,輔助高層管理者進行決策。
2.書業物流系統集成架構與設計
(1)系統集成。系統集成可以看作是面向信息技術和組織的企業業務流程和關系集成的解決方案。企業整體競爭力的提高取決于信息集成的程度。從整體上看系統集成的實現是以實現工作流程的集成為基礎的。工作流程的集成有兩個方面的含義。一方面,將整個企業的各部分流程集成起來,使管理者可方便地跟蹤跨部門活動,更好地支持管理層和決策層的工作決策。另外,在業務管理的過程中必須對企業的流程進行根本的再思考、再設計,從而實現再集成。
系統整體集成架構見圖所示。
調度指揮系統全程管理調度進貨作業、存儲作業、退貨作業、配送作業等整個物流作業過程。其更重要的是根據人員情況、工作任務情況全面指揮下達各類作業任務。這些作業任務包括:收貨作業、分揀作業、運輸作業、轉移作業、退貨任務、補貨作業、貨位調整任務。并監督任務的實現情況。
物流執行系統的主要任務是設計各種物流作業的應用程序,實時執行各種作業任務,實時與調度指揮層通信將任務執行情況實時進行反饋。這些程序包括各作業流程應用的微機終端程序、RF作業程序、電子標簽應用程序等。
書業物流中心的業務與商流系統的各種業務是相互關聯的,因此在考慮書業物流中心的信息管理時要與商流系統整體集成。書業物流管理系統與物流設備的接口和通訊是整個集成構架的第一部分,作為物流設備正常運行的控制部分的物流執行系統是系統集成的第二部分,系統管理和指揮系統完成系統的基礎設置和物流計劃管理和維護是物流系統的第三部分。
整合物流系統與商流系統有接口,可以將采購計劃、審批信息傳入物流管理系統,物流系統將到貨數據傳回商流系統,訂單數據和配送模型從商流系統傳入物流管理系統,發貨數據從物流管理系統傳入商流系統,商流系統將退貨指令和退貨規劃出傳入物流管理系統,并將實退數據和結算計劃傳回商流系統,商流系統將最后的結算信息傳回物流管理系統。
實現物流設備層與物流控制系統的數據交換,圖書物流中心的建設中主要引進的設備為水平傳送設備及垂直傳送設備,以及包件分類設備、品種分類設備。數據交換原則本著簡單、偶合度低的原則交換數據;數據交換只限制在數據庫交換數據方式;物流控制系統與物流管理系統數據交換時調用管理系統提供的存儲過程。
與傳送設備及包件分類設備的集成,傳送設備的主要用途有兩個,一是將上架的物料箱準確的傳送到目的貨區;二是將按件揀選的物料箱按貨區的先后順序傳送到各貨區進行揀選。包件分類機作用是按照發運方向進行下線包件的粗分。物流管理系統與控制系統的主要接口為控制系統能夠及時得到管理系統的物料箱路徑即可。
為了實現物流作業的狀態信息實時更新,物流信息系統與設備的控制系統實時進行通信,與控制系統的通信處理采用如下方式:若是簡單數據通信則調用通信過程直接取得;若是復雜需要多次獲取數據的則將通信數據存放在數據庫表中,并約定表字段的格式。數據接口要求通信過程由管理系統提供,控制系統直接調用;所有有關的業務數據由管理系統修改;作業狀態,物料狀態各自維護;RF、電子標簽的每個操作都實時回告系統。
從信息系統角度設計的物流設備及通信方式如圖2。物流設備掃描物料(箱)的條碼后,根據掃描的條碼通過調用管理系統的存儲過程或是通信表得到物料(箱)的路徑,從而下達相應的設備動作。例如,在揀選過程中,通過分揀機進行分類,為減少管理系統與控制系統的通信次數,設計中將包件的揀選路徑及分揀格口信息在管理系統的調度程序中形成并記錄在通信表中。
(2)物流中心管理系統部署。物流中心管理系統的部署分為應用服務器、數據庫服務器(采用雙機)、FTP服務器、設備服務器。這樣有機的將物流中心的業務終端、異地商家、自動化物流設備RF,以及配送店集成在一起。
五、結論
物流管理系統的實現融入了RF技術與系統集成,使用戶提升其庫存管理與客戶服務水平。書業物流管理系統的實現包含了與商流系統的數據交換,與物流控制系統的信息交換,進行完整的系統集成設計才能夠達到系統各部分有效結合。物流控制系統各層次負責自己的主要任務相互協調實現整體業務功能。書業物流管理系統的建立需要在物流管理業務流程優化和規范化的基礎上進行,提供給書業企業物流業務支持,實現企業對物流作業的監控管理,為企業的運轉帶來的效益。
參考文獻:
[1]王春華等編著:現代物流信息系統.科學出版,2005,(3)
[2]劉燦姣:書業企業逆向物流管理初探[J].圖書發行研究,2006,(25)
[3]文海旭:前逆向物流建設亟待關注的幾個問題[J].流物技術,200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