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中國經濟、文化實力的逐步提高,國內外出現了中國美術史上從未有過的“中國畫派油畫熱”。在文化全球化的世界大趨勢中,大力發展中國油畫學派勢在必行。中國油畫市場具有文化市場巨大,文化資源豐富的優勢,但也存在著產業規模小,市場運作經驗不足的缺點,中國油畫市場發展的真正出路應當是建設健康規范的油畫市場,充分搞活民間資本運營,走向國際市場。
一、中國油畫市場的現狀
中國油畫市場自20世紀初開始形成,1949年~1978年之間,曾經一度中斷。自80年代始,油畫品進入市場,價格逐漸上漲。在90年代中,走入了國際市場的油畫家的作品,被國外較有影響的拍賣行、收藏家、畫廊畫商看中,在國外拍賣走勢極好,創造了中國油畫史上當代油畫藝術品拍賣的“驚詫”價格。但大部分中國油畫家畫品的價格也是僅相當于國際市場價格的二十至三十分之一。吃“皇糧”的 高校教師或畫院畫師,其油畫品的價格無市場參考,一般更低。
21世紀油畫逐漸成為中國傳統繪畫的一部分,顯露出成熟的東方中國風情,形成了深具東方文化神韻的面貌,已經成為了中國傳統藝術的一部分。成為了屬于中國藝術的“符號”。其文化品位、學術品位之高,已經具有了走向國際市場的條件和可能,成為西方人了解中國的一個重要渠道。同時也是搞活中國文化產業的重要陣地。投資油畫市場搞活油畫市場的資本運營,會獲得文化價值和市場價值的雙贏。其劣勢是整體的國際競爭力小,大部分畫家還是處于展覽型狀態。即使進入市場的畫家的作品的定價論價也是處于“羞答答”的階段。油畫價格與國外相當水準的作品價格相比低得可憐。但國外好多藝術品投資商把眼光投向中國油畫市場,“在世界經濟開始復蘇的新世紀,薩奇開始了新的風險投資,他把賭注重又壓在繪畫:中國油畫,這種最古老最傳統也是最保險的買賣形式上。”
中國油畫在未來的時間里,隨著中國經濟的進一步提高,藝術品市場將進一步保持火爆的狀態。會受到青睞。隨著國內人民生活的不斷提高,國民文化審美素質的不斷提升,油畫原作開始紛紛進入高水準家庭美化室內空間,籍此,為油畫市場將迎來陽光燦爛的時光。
二、中國油畫市場的民間資本運營
資本運營是指企業將擁有的一切有形和無形的存量資產,轉為可以增產的活化資本,以貨幣化的資產為主要對象進行購買、出售、轉讓、兼并等資產重組行活動,實現資產流動、優化配置等有效運作和經營,其全部活動都是為了最大限度地實現資本的增值。而通俗的理解為“指以追求最大利潤和促進資本最大增值為目的,對資本進行綜合運營的一系列經營活動。”
在中國油畫市場中,從投資的角度來看,資本運營也分為政府資本運營和民間資本運營兩種。政府資本運營表現為國家各級博物館、美術館、公共單位等對油畫作品進行購買、收藏的活動。 民間資本運營,即政府以外的民間企業、團體、個人的油畫投資或資本運營,大致通過畫廊,拍賣公司、博覽會進行。資本投放數目散,單個數目量小,但總量豐厚,比較活躍,資本運營速度較快,是油畫市場的主體力量。從近幾年的資本運營情況看,國外民間資本投入大于國內民間資本投入,尤其是歐美、新加坡、馬來西亞、泰國等地的油畫經銷商,非常看好中國油畫市場。
三、如何搞好中國油畫市場的民間資本運營
1.加大政府支持力度,健全市場運行機制
在市場建立與繁榮之時,加大政府支持力度是繁榮油畫市場的重要因素。比如,政府制定一系列的市場運行制度,讓市場運作從原始自然狀態走向正軌,走向有明確規則可以來的規范之路,使市場中的每一個因素,都按規則行動,這樣才能使市場健康發展,并為走向國際市場建立良好的運行環境。加大政府支持力度,政府帶頭對中國油畫產業進行支持,加大對油畫的宣傳、收購,增加政府對優化的購買力,另外,政府可通過制定一系列的政府與企業的稅務政策,提倡企業于油畫結緣,來鼓勵企業對中國油畫的收藏與購買,增加油畫的購買力。
2.完善服務體系,解放文化生產力
“根據2006年公布的經濟普查數據測算,我國2007年將接近甚至超過人均GTP2000美元,如果消費沒有實質性的啟動和結構性的生機,將是發展更加不平衡,啟動文化消費成為一項戰略性任務。強調通過改革文化體制,達到解放文化生產力,滿足人民群眾有效文化需求的目的。”為此,為了釋放文化生產力,滿足廣大公眾的文化精神需要,加大文化產業及油畫產業的投入是很有必要的。而增加文化消費能力,主要依靠的是建立一整套的文化服務體系,宣揚中國油畫的美的滲透力,讓國人認識到中國油畫的潛力和魅力,將公眾的文化需求現實化,才能拉動油畫產業的發展,釋放文化產業的生產力。因此,應引導公眾投資于油畫品,拉動消費。打造一批企業成為具有核心競爭力的油畫產業的“戰略投資者”。培養一批新生代的油畫生產消費者。
3.借“力”發展,走向國際
隨著中國改革開放的深入,中國旅游業從東部到西部,廣泛而又深入地發展起來。旅游業的發展與繁榮帶動了中國民族文化的發展,油畫市場可借助旅游業的發展,努力打造出具有中國新時期民族特色的油畫作品,與旅游業結合,借助旅游業大力發展民間資本運營,搞活中國油畫市場,弘揚中華民族文化精神。在“全球化”的世界藝術市場格局的推動下,中國藝術市場尤其是油畫市場有著巨大的潛力,畫廊業主們與畫家們擴大陣營,團結合作,走出國門,走向國際市場,經營一種全球化布局的油畫品經營模式。
4.融會貫通,以“我”為主
油畫屬于舶來品,在中國經歷了百余年的民族化發展后,逐漸呈現出融會中西文化精神的面貌。文化是歷史積淀的產物和民族精神的重要體現,它一定會在中國畫派繪畫作品中表現出來。但不能將中國文化與歐洲的油畫簡單的相加,而是應融匯中西油畫精神,保持中國油畫畫派的民族特色。中國油畫是融匯中西文化藝術精神的精華,中國油畫與學術研究結合,與民間藝術結合,與社會支持力量結合,創造出屬于中華民族的優秀油畫作品,獨具中國文化神韻,以嶄新的面貌呈現于世界藝術之林,成為中國當代藝術的形象。走向中國油畫繁榮的境地,走向世界藝術大市場。
參考文獻:
[1]邵亦揚:繪畫又回來了.世界美術,2006.3
[2]陳雨揚:消費時代優化的變異.美術觀察,200702.P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