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創業企業發展到一定程度時,進行外部融資是必不可少的環節。創始人籌集資金后公開上市前,一般會經歷天使投資或風險投資,本文按投資的邏輯順利比較了這二者的不同之處。
[關鍵詞] 天使投資 風險投資 比較分析
一、投入階段
1.資金籌集
天使投資一般為家庭或個人的自有資金構成。這些非正規的投資一般是受過良好的高等教育或經歷過自主創業的知識分子希望利用自己擁有的大量剩余財富投入具有潛力的初創企業,甘冒風險助企業成長一臂之力同時追逐高額回報。由于天使投資自發且分散,因此單次投入規模不大,在1萬至50萬美元之間。
風險投資從大型風險投資機構(如養老基金、銀行、保險公司等)籌集資金,并由職業的創業投資者進行專門的管理。其中投資人負責提供資金,他們共同分享所投企業的利潤;風險投資家除了經營所得的一定利潤以外還將取得一部分的管理費用。正式的投資機構資金相對集中,一次性投資規模可達100萬美元以上。
2.尋找投資機會
天使投資和風險投資都致力于發現機會,將目光投向有發展前景和高增長的企業。它們按各自的喜好選擇性的進入:天使投資人常常對自己熟悉或曾經從事過的產品或服務企業投資。風險投資機構也鎖定在某個或某幾個特定領域和行業進行投資。然而它們在企業生命周期的不同時期進入。
在種子期或初創期,可能只有一個產品的概念或還存在與創業者頭腦中的一個點子,此時企業剛具雛形或只是創業團隊還在籌備中。此時資金需求量不算太大且風險極高,自籌資金不足然而風險投資機構受經營管理成本及周期較長的限制暫不會涉足,因此天使投資在這時扮演了舉足輕重的角色。
當產品構思成形,以及企業初具規模的時候,此時以完成產品開發和市場調查,企業已經開始商業化生產和銷售并發展了自己特有的商業模式,在最初的試銷獲得成功以后,生產、銷售、服務已具備成功的把握,企業希望組建自己的銷售隊伍以提高銷售能力,進一步開拓市場和加強服務質量。而且企業需要進一步的資金進行下輪的自主研發創新或加速提高產能效益。該階段的資金需求量很大,比較保守或規模較大的風險投資機構往往希望在這一階段提供創業資本。
3.項目評估
每年有大量處于創業階段的中小企業等待著天使融資或風險投資為其打開一扇門,然而最后真正能夠獲得融資的企業少之又少,甚至不到這些所有企業的1%。在堆積如山的創業計劃書中只有很小部分能夠獲得見面會談的機會,因此前期最好有熟人、朋友或一些專業機構推介引薦。對感興趣的項目初步識別并有合作意向的進行篩選。
不管是天使投資還是風險投資,它們總希望甄別出新興的、快速成長的、具有巨大競爭潛力的初創企業。它們對企業的評判及篩選的標準大致為:項目是否具有足夠的吸引力和閃光點,是否能夠開發創造出新市場并占有一定的市場份額,是否擁有良好的創業管理團隊,以及能否有一個明確的退出方式。
不同的是,天使投資者較少受財務利益的驅動,他們要求的回報少于風險投資家所期望的回報。因此他們在對項目進行評估的時候更加靈活機動,限制條件相對較少,因此進入的門檻比風險投資低。由于天使投資者比較看重成功經營創業企業后的成就感,他們所選企業常靠近自己工作和生活的地域。這樣的評估過程更加簡單快捷,能以較短的時間滿足企業度過資金短缺的難關。然而,風險投資由于受到投入與收益的壓力對項目的審核和考察的程序及方式更加嚴格縝密,委托專業的第三方中介和一些專業機構進行盡職調查,將對企業的各個方面作定量的考核和分析。通常還需要聘請專業會計事務所進行財務審計。整個評估工作是一項既繁復又耗時的工程,花費成本較大,前后歷時較長,但相對也更加科學合理。
二、培育階段
1.提供增值服務
天使投資者不僅擁有大量的個人財富,而且一般具有豐富的知識和較強的學習能力,在從事的領域和專業內博采眾長,取得了卓越的成績。他們追求自我價值的最大實現,因此并不滿足于眼前的財富及成績而參與新創企業的經營活動的指導。他們通常在所投資企業的董事會中占據一個席位,并提供各種水平的管理投入。他們憑著經營理財或技術專長、對市場敏銳的洞察力在很多方面幫助創業者,如經營理念、關鍵人員的選聘及下一步融資等,享受為企業成長獻計獻策、創造就業崗位而獲得成就感并且實現取得高額回報的初衷。天使投資者在企業管理過程中有明顯的側重點。據Enrich(1994)的調查,天使投資者涉足程度最高的三個項目依次為:推介企業給其他投資者、監視企業的財務狀況和為企業家提供咨詢。其涉足程度最低的三個項目是:產品和勞務的開發、設備和供應的選擇和專家支持系統的開發與組織。從此項調查中可以看出,天使投資人的工作是集中在企業的投融資管理和企業營運狀況的監控上,而對于企業的具體管理工作涉及較少。他們和企業家在企業管理上有明確的分工。這種分工既要保護投資者的利益又要使企業具有經營管理上的自主權。他們給予創業者更多的發揮空間和自由度,能使創業者按照自己的想法和意愿放開手腳去做而不會受到太多的束縛和阻力,只在合適的時間給予適當的參考意見,為企業的發展壯大起到催化劑的作用。
風險投資家不僅可以為創業者提供有價值而且強有力的資金來源,這些經驗豐富的專業認識還為創業者或者成長企業進行更為細致和全面的指導,包括提供市場研究和規劃發展戰略;管理顧問、監督和評價功能,建立會計控制;與預期的客戶、供應商和其他主要商業人員進行接觸;建議運營策略,協助簽訂技術協議;聘請經驗豐富的高級主管,幫助起草招收新員工的協議和勞動協議;提供與政府監督管理相關的咨詢和指導。通過以上的服務,他們能夠為組織建立起人脈網絡:潛在合伙人、未來的投資人、聘雇人員、會計師、律師等,還能提供無形的協助,即創造出一種追求挑戰的創新文化環境,鼓舞有天分的人勇于開創新事業,以系統化的機制支持他們創業。
2.追加創業資本
大部分企業在得到第一筆創業資金后不斷地成長起來而需要分輪次的后續投資。對于下一輪資金需求量仍然較小、第一階段的合作較為完滿得到彼此認同且投資者得到預期回報率的收益后,天使投資者可以追加后輪投資。如果下一輪的需求量擴大以至于超出天使投資者所能承受的風險范圍或資金范圍,天使投資者可以為創業者尋找、引薦其他規模較大的風險投資機構,或由創業者自身通過其他方式和渠道尋找天使投資的替代。然而,如果前輪的合作意向打破或由于市場反響不高、人才流失等諸多原因造成的創業失敗使得初創企業無以為繼,天使投資者可以終止對其的投資。
風險投資者也可視前期的投資效果決定是否進行下輪投資。如果企業快速發展已符合上市的條件,風險投資者應幫助企業積極籌備上市,包括找尋投資銀行、證券公司等活動。
三、退出方式
不論天使投資還是風險投資,它們甘冒風險的最終目的是獲取了高額收益后成功退出初創企業,安全撤出資金以進行其他方向的投資。
天使投資較少考慮資金退出問題,一般由天使投資培育起來的初創企業再由規模較大的風險投資機構做出判斷以延續資金的注入,而天使投資者得到企業盈利的分紅。與天使投資相比,而風險投資更加關注退出機制。風險投資的退出方式主要有首次公開發行(IPO)、兼并收購(MA)、股份回購(MBO)和破產清算。
結語:以上按投資的階段,即投入、培育及退出階段逐一分析了天使投資和風險投資的區別,對于處于不同發展時期、不同經營狀況的企業選擇符合自身的融資手段具有現實的實踐意義。
參考文獻:
[1]姜彥福 張 幃:創業管理學[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5
[2]劉子馨:試行“創業天使“攻克創業初期融資瓶頸[J].上海金融,2002(12)
[3]郭 嘉:科技型中小企業融資渠道的比較與選擇[J].民營企業研究,2004(7)
[4]吳 琦:淺論中小企業融資新方式——天使投資[J].沿海企業與科技200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