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北京奧運會的召開,大大活躍投資與消費市場,對擴大內需,推動相關產業及新興產業的發展,起到促進作用,為我國帶來巨大的無形資產,它必將促進我國經濟的發展。
[關鍵詞] 北京奧運會 奧運經濟 促進作用
1984年洛杉磯奧運會是奧運史上的里程碑,由于尤伯羅斯這位商業奇才的出色運作,使這屆奧運會實現了奧運史上的第一次盈利。現代奧運會已經是一項巨大的經濟利益活動,奧運會的成功舉辦會對主辦國帶來豐厚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在2008年北京奧運會圓滿成功時,我們更加有必要對奧運經濟及其產生的促進作用做進一步的研究。
一、奧運經濟的回顧
奧運經濟的界定,基本上是大同小異。本文作者認為奧運經濟是指:“主辦國組委會的直接效益,既電視轉播權銷售,指定贊助商的贊助和門票收入,以及對主辦國其他行業產生直接或間接的巨大的誘發效益的總稱。”
奧運會的承辦國家都要賠錢,在30年前,這恐怕是奧林匹克大家庭眾所周知的事。自從1984 年洛杉磯奧運會在金融企業家尤伯羅斯領導下進行大膽改革,與企業集團簽訂資助協議,首次盈利2.5億美元, 1984年洛杉磯奧運會成功的商業運作從經濟效益講,已經打破了歷次奧運會的記錄。隨著全球經濟一體化、奧運全球化的出現,奧運會對每個國家的影響會越來越大。
二、北京奧運會給中國經濟帶來的作用
1.北京奧運會將擴大國內需求。奧運會本身就是一個帶有壟斷性的消費形式,從廣義上講,這種需求擴大不僅是體現在國內而且在國際上同樣發揮了積極作用。北京承辦奧運會將進行大規模的城市建設、體育設施、通訊設施、生態環境保護等基本建設,這些投資所產生的對工程設計、建筑材料、建筑施工、項目管理等巨大需求,必然帶動設計業、原材料工業、建筑業等相關行業供給增加,引起消費需求和投資需求的不斷擴增。同時,基建投資使得國民經濟運轉的交通運輸、能源通訊、生態環境等基礎設施更加完善,生產條件更加優越,供給能力增加,在總需求擴大的條件下,國民經濟在新的高度上達到供求均衡。因此,奧運經濟可順利地傳導到其它地區和產業,就可以產生一個以奧運為核心的全國多種產業的連鎖發展。
2.北京奧運會將促進體育消費, 拉動經濟增長。所謂體育消費就是指人們在體育活動方面的個人消費支出。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健康價值及重要性受到更多人重視。“花錢買健康”的體育消費意識不斷深入人心, 經常參加體育活動的人數不斷上升。家庭體育消費也逐年增加, 從10年前的每戶平均為154.60元上升到如今的536.08元。此外, 以家庭成員為主經常進行體育健身的內容10 來已有較大變化。北京奧運會的成功舉辦,使我國人民的消費觀念、消費意識和消費結構有很大的轉化。大力宣傳體育消費的社會經濟效益, 以促進和推動我國人民消費觀念、消費意識和消費模式的變化, 積極地引導我國人民的體育消費行為, 以縮短我國人民體育消費水平與發達國家的差距。體育消費有助于社會就業率的提高,在經濟發達國家, 體育休閑產業每年都提供相當多就業機會。如英國體育每年可提供了376萬個就業崗位, 澳大利亞可提供11.5萬個專職就業機會, 新西蘭體育與休閑產業每年為新西蘭提供22745個就業機會。
3.促進旅游業發展。根據經驗,奧運會舉辦城市被確定后會立即成為全世界關注的熱點。在奧運期間,眾多運動員、教練員、各國官員、記者進駐北京,無疑會刺激北京的消費,促進旅游業發展。奧運會是我國旅游業發展的一個重要契機,我們應該抓住這個機遇,以奧運為題材,以相關體育設施、旅游設施為基礎,大力開發奧運主題旅游項目,推出各種類型的奧運旅游紀念品、玩具、運動健身器具和體育產品。
4.北京奧運會對高科技產業的促進作用。隨著“數字地球”、“數字城市”等新概念的出現,預示著國家和城市信息化建設的競爭即將進入一個更為激烈的階段。2008年奧運會的舉辦,將有力地促進世界科技間的互動,實現北京“科技奧運”、“綠色奧運”、“人文奧運”的三大目標。這給高新產業帶來了機遇與挑戰,勢必將促進高科技產業的巨大發展。
北京奧運會的成功舉辦不僅促使我國國際形象得到極大改善,同時,北京奧運會是一個非常好的商業機會,無論是和體育相關成果的展示,奧林匹克價值的推廣還是進行社會改良的教育,奧運會都提供了寬闊平臺。
參考文獻:
[1]楊 軍:北京奧運會對中國經濟發展的影響[J].經濟界,(1):45~48
[2]楊 帆:奧林匹克帶來什么[N].中國經濟時報(京),2001,7,17
[3]張充健. 北京奧運商機及其它[J].經濟透視,2002
[4]王 昶 苗春迎:北京奧運大商機[M].北京:京華出版社,2001.982105
[5]高風華:奧林匹克運動全球化的意義[J].體育與科學,2002, (2):23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