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在現代服裝設計中,流行色的應用極為重要,新潮款式和流行色彩的結合日益密切。因此,設計師仔細分析研究流行色的特點及其周期規律,并在設計中加以運用,及時推出符合人們審美需求的新型服裝產品,才能跟上時代的步伐并成為市場的占領者。
[關鍵詞] 服裝設計 流行色 預測 應用
服裝領域一向是崇尚流行意識的,流行色在服裝中的應用反映著現代生活的審美特征。色彩專家以其尖銳的洞察力,把來自消費市場的時興色彩加以歸納提煉,并通過預告推而廣之,蔚然成風,形成流行色。在現代服裝設計中,流行色的應用極為廣泛,新潮款式和流行色彩的結合日益密切。因此,設計師仔細分析研究流行色的特點及其周期規律,并在設計中加以運用,及時推出符合人們審美需求的新型服裝產品,才能跟上時代的步伐并成為市場的占領者。
一、色彩與服裝設計
服裝設計是諸多應用藝術之一,是設計要素、服用材料、服用功能的統一體,是創造服裝的思維過程。在這一過程中,設計師必須考慮到周圍的現實狀況——市場的定位、加工的手段、面料的色彩肌理、流行趨勢等各方面元素。它是體現科學與美學、技術與藝術的統一體。服裝設計的主要任務常表現為對形式(款式、色彩、材料)的構建和創造,其研究和設計對象既包含了設計的主體——人、設計的對象——服裝、也包括服裝品牌與流行、設計師自身風格等設計思想和設計語言的表達。服裝設計的要素是由造型設計和色彩設計兩大部分構成,造型與色彩存在著千絲萬縷的聯系,是服裝最顯著的外觀特征,而色彩是服裝外觀最引人注意的因素。
二、流行色在服裝設計中的運用
現代服飾概念,個性化的色彩越來越濃。服裝色彩最終決定著設計的成敗,同時色彩的變化是投入最少,收益最大的一種手段。一般在色彩的應用中,常用色占70%,流行色占30%。常用色是人們常年喜歡使用的色彩,與各地區人種、民俗、宗教、地理環境有關,一旦形成,很難改變。例如,歐洲人崇尚秩序調和,因此常使用乳白色、米色、咖啡色等,來與他們的膚色、發色以及建筑物的顏色相協調。流行色是相對常用色而言的,流行色是一種趨勢和走向,它是一種與時俱變的顏色,其特點是流行最快而周期最短。流行色的魅力在于增加了季節性的新鮮感,但會很快消失。流行色與常用色之間是互相依存,互補關系,而且也是相對的。常用色有時會轉變成為流行色,流行色經人們使用后也會成為常用色。因此在服飾設計中常常是選用一、二種流行色與服飾的基本色一起搭配,這樣可使服飾色彩既保持了自我個性特點又跟上了時代的潮流。根據這樣的本質和特點,我們在服飾設計中對流行色的把握是至關重要的。
那么,我們首先要弄清楚流行色的概念與源自何處。所謂流行色,是一種某地區的某個時期的色彩流行現象,它源自消費者的需求和社會環境以及文化的發展變化。國際流行色委員會每年兩次例會以預測來年春夏和秋冬的流行色趨向,并通過流行色卡、時尚雜志和紡織樣品等媒介進行宣傳。其趨勢是未來幾個月甚至幾年內才能出現的現象,由于是預測,就無法保證有100%的準確性和絕對性。因為預測的流行色和實際真正流行起來的色彩會因不同國家、不同地區的民族文化和生活風俗習慣的不同而產生一定的差異和變化。流行色和流行性從現象看,似乎變化無常不可捉摸,但實質上還是受時代性、社會性、民族性、季節性和自身的演變規律性所制約。
對于服裝設計這一塊來講,如何把握下一季的流行色彩,設計出引導時尚潮流的服飾,這就需要我們強化流行意識。強化流行意識,首先是對流行的意義和作用有正確的認識,對“流行”在現代服裝設計中所占有的重要位置有深刻的理解。其次,應該隨時隨地觀察消費潮流,培養敏銳的觀察力和感知能力,這樣才能得到正確的思路和方向,其設計產品必將有新的面貌和新市場。
另外,在服裝設計中對于流行色的選擇與配搭要充分考慮到不同對象的年齡、性格、修養、興趣與氣質等相關因素,還要考慮到在不同的社會、政治、經濟、文化、藝術、風俗和傳統生活習慣的影響下人們對色彩的不同情感反應。例如,我國歷代皇朝崇尚黃色,認為黃色是天地的象征,使黃色賦予威嚴華貴、神圣的聯想。而黃色在信仰基督教的國家里卻被認為是叛徒猶太服裝的顏色,是卑劣可恥的象征。因此,服裝的色彩設計以及對流行色的選用應該是有針對性的定位設計。
服裝是由人來穿著的,而人是環境的主體,所以服裝的色彩離不開生活環境并受社會環境色彩的影響和制約,在這種條件下誕生的流行色自然而然也具有這種空間性和時間性。20世紀90年代以來,流行服裝的一個顯著的特點,就是進入了一個追求個性與時尚的多元化時代,各個歷史時期、各個民族地域、各種風格流派的服裝相互借鑒、循環往復,傳統的、前衛的、各種新觀念、新意識及新的表現手法空前活躍,具有不同于以往任何時期的多樣性、靈活性和隨意性。如今,人們在著裝時不只是要表現一種視覺效果,還要表現一種生活態度、一種觀念和情緒。因此作為流行時尚的詮釋者,優秀的服裝設計師,應該具備廣博的藝術修養,擅于從姊妹藝術中汲取養份,更擅長于在服裝設計中靈活運用色彩,使其與款式、材質巧妙結合,共同塑造一種全新的服飾格調,在達到最佳視覺效果的同時并賦予服裝新的文化內涵,從而在第一時間有效的占領市場。在物質文明高度發達的今天,現代人需要更具文化內涵的服飾來滿足他們不同的精神文化需要,服裝是一種物質產品,也是一種精神文化產品。作為設計師,培養多方面的藝術文化修養,將流行色與服裝設計藝術巧妙的結合,才能發揮服裝獨特的功能性和精神文化性。
參考文獻:
[1]張曉黎:服裝設計創新與實踐[M].成都:四川大學出版社,2006
[2]李莉婷:服裝色彩設計[M].中國紡織出版社,2000
[3]李宏偉:流行預測[M].北京:中國紡織出版社,2000
[4]尹耐冬:服裝營銷管理[M].北京:中國紡織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