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本文運用主成分分析的方法,以山東省17地市為例進行了區域旅游發展競爭力評價的實證分析。得出的兩個主成分分別為區域旅游發展競爭力規模和收益的度量,并且根據這17個地區旅游發展綜合指標的得分,給出了它們的排名,與實際情況比較吻合。
[關鍵詞] 區域旅游 競爭力評價 主成分分析
一、評價指標的選取
在選取反映區域旅游發展競爭力的指標時,應力求較完善、全面、真實地反映規模和效益的狀況,體現區域旅游的基本特征,并且各指標應獨立性較強,據此,選取了以下指標:旅行社數x1/個、旅行社職工數x2/人、涉外飯店數x3/個、星級旅游景點數x4/個、國內游客量x5/萬人次、海外游客量x6/萬人次、國內旅游收入x7/億元、國際旅游收入x8/萬美元,數據取自文獻。
二、主成分分析
用spss13.0軟件對樣本數據進行主成分分析,其結果見表1~表3。
由表1可知,第一主成分和第二主成分的累積貢獻率已達94.66%,超過85%,故選兩個主成分就可以了。
根據表2,第一、第二主成分y1、y2的計算公式為:
y1=0.3850x1+0.3870x2+0.3718x3+0.3667x4+0.3783x5+
0.3675x6+0.1369x7+0.3638x8
y2=-0.0348x1-0.0142x2-0.1624x3-0.0341x4-0.0690x5+
0.3030x6-0.8691x7+0.3451x8
第一主成分y1在各個變量上的系數均為正,而且數值上相差不大,大都在0.3~0.4之間。各個變量的系數可解釋為此變量對各個城市區域旅游發展競爭力規模的相對貢獻率,主成分y1代表各個城市區域旅游發展的規模大小,即y1的數值越大,該城市區域旅游發展的規模越大。
第二主成分y2主要反映了國內游客量、海外游客量、國內旅游收入和國際旅游收入這幾項指標,可以認為y2說明了各個城市旅游發展的收益情況,另外由于變量海外游客量和國際旅游收入上的系數為正,變量國內游客量和國內旅游收入上的系數為負,所以y2的值越大,表明該城市國際旅游的收益越好,反之,則表明該城市國內旅游市場的收益較好。
根據Z=y1f1+y2f2(f1,f2分別代表第一、二主成分的信息貢獻率)可計算各個城市區域旅游發展競爭力的綜合實力,各個城市綜合實力的得分和排名列在表3中,從結果看,綜合實力排在前五名的城市分別為:青島、煙臺、濟南、泰安、威海,與實際情況比較吻合,實際這五個城市都是國家級旅游城市,山東省主要的旅游資源基本集中在這幾個城市。
三、結論和建議
本文利用主成分分析的方法,對山東省17地市的實際情況進行了實證研究。提取出的兩個主成分分別是區域旅游發展規模和效益的度量,并且根據綜合指標的得分,給出了這17個城市旅游發展綜合實力的排名情況,與實際比較吻合,可以看出將主成分分析的方法應用于區域旅游發展競爭力的評價中是非常有效的。同時可以看出,山東省內各地區旅游發展情況不平衡。青島地區在旅游的規模和收益上都遠遠高于其他地區,因此青島要更多地輻射和帶動周邊地區的發展。
參考文獻:
[1]陸相林:基于SOFM法山東省地市旅游綜合實力評價研究[J].河北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8(3):269~272
[2]傅榮林:主成分綜合評價模型的探討[J].系統工程理論與實踐,2001(11):68~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