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本文對我國環境會計的研究情況進行較為全面的回顧與評價,并提出了我國環境會計研究的未來發展趨勢,以便發現目前環境會計研究存在的問題,指導未來環境會計研究。
[關鍵詞] 環境會計 文獻綜述
環境會計是核算對資源、環境、生態的開發、利用、防治的資金支出和成本費用,并對企業經營過程中對社會環境的維護和開發形成的效益進行合理計量與報告,綜合評估環境績效及環境活動對企業財務成果影響的一門新興學科。我國理論界對這一領域的研究雖然起步較晚,但在這十幾年當中也取得了一定的成就。
一、我國環境會計研究現狀
企業活動越來越受到環境問題和環境活動的影響,不少學者將環境問題作為熱點進行了不同深度和廣度的研究,主要從以下幾方面內容進行了探討:
1.探討環境會計的理論體系。趙朝麗、張亞連等認為環境會計的理論體系應當包括環境會計的理論基礎、要素和目標、假設與原則、確認與計量及報告模式、信息披露等幾個部分。但始終沒有明確環境會計的理論基礎是什么,一些學者認為應該以傳統會計理論體系為基礎,而一些學者則認為應該重構新的理論作為它的基礎,因為傳統的會計理論體系已不適應環境會計的需要。
2.探析環境會計的概念與本質。孟凡利簡單說明和比較了環境會計、環保會計與綠色會計的概念,從中歸納出了環境會計的本質。李祥義認為,綠色會計是環境科學與會計學科交叉滲透而形成的應用學科。具體而言,它是以貨幣為主要計量尺度,以有關環保法規為依據,研究經濟、社會發展與環境之間的關系,計量、記錄環境污染、環境防治、開發、利用的成本費用,評估環境績效及環境活動對企業財務成本影響的一門新興會計分支。
3.探討建立環境會計的必要性與手段。楊勁偉、晉自力、王維平等從傳統會計受到環境的挑戰著手,說明了我國建立環境會計的必要性,以及如何建立有中國特色的環境會計。
4.研究環境會計要素的確認與計量。孫興華則從環境經濟學的角度將計量方法分為市場價值或生產率法、人力資本或收入損失法、防護費用法、恢復費用或重置成本法等四類。而在當前公允價值比較流行的時期,謝詩芬認為公允價值計量是綠色GDP和環境會計核算中最重要的計量方法;王立彥、徐泓的文獻探討了關于環境成本、環境資產、環境負債等要素的確認,以及計量原則和方法。但大家在對環境成本的定義、內容及其計量模式上可謂百家爭鳴,無一定論。沒有一致認可的企業環境成本核算模式,是制約企業環境會計研究進展的一大障礙。
5.研究環境信息披露。孟凡利、周一虹、劉冬蓉主要關注信息披露的內容及形式,他們認為信息披露有兩種形式——環境指標和價值形式。但在具體的披露內容和形式上他們之間卻存在很大的分歧。
二、我國環境會計研究成果評價
從我國環境會計的現狀分析可以看出,我國對環境會計的研究已經有初步的體系,例如,我國很多學者認為理論框架的構成包括環境會計假設、目標、要素、確認、計量、報告和披露等;賬戶體系的設計要么設置獨立的賬戶,要么在現有賬戶基礎上增加明細科目;環境會計的報告既可以采取獨立的報告模式,也可以采用兩者相結合的方式;環境會計的披露,更注重表外披露并附之以多種形式的披露等等。但目前的環境會計研究仍然停留在理論層面,對很多問題的認識存在相當大的分歧,盡管我國環境會計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在很多方面還存在不足,總體上表現為:理論研究滯后,實務方面更是進展緩慢。總之,在我國環境會計研究與應用中存在的問題可不少,具體包括:(1)缺乏”環保意識”。企業的環境責任理念并未真正形成,沒有認識到環境會計在建立健全我國環境信息公開明示制度中的重要性;(2)沒有完善的環境理論方法體系。科學而合理、系統而完整的,符合我國國情的企業環境理論的方法體系仍未構建起來;(3)缺少有效的環境會計信息系統。企業沒有建立起完整的環境會計信息系統,企業環境信息披露嚴重不足,且缺乏可比性和可靠性;(4)缺少環境會計制度和準則。目前仍缺乏可操作性的環境會計準則和一整套切實可行的統一的環境管理標準。
三、我國環境會計研究趨勢
在我國,環境會計還是一個新的研究領域,其結構體系尚待進一步推敲與完善,理論與實踐還未融合,有待深入和系統的研究。回顧過去,立足現狀,展望未來,對環境會計的研究主要有以下幾大趨勢:
1.從研究方式上看,注重學科交叉運用的研究。因為環境會計學是一個邊緣性、交叉性很強的學科,涉及的領域很廣。將會計學與環境科學、環境經濟學等諸多學科有機結合解決環境會計與報告中的問題是十分必要的。
2.從研究方法上看,堅持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原則,積極將理論運用于實踐,并從實踐中總結經驗與規律,不斷豐富其理論。我們不僅要重視會計理論的歸納和演繹,更要注重對會計方法和程序的探索,因為這兩者是密不可分的,沒有科學的會計理論,合理有效的會計程序和方法便無從談起;同樣,沒有好的會計程序和方法,會計理論的力量便無法施展,也就不會有環境會計實務的開展。
3.從研究內容上看,加強環境會計與報告的國際比較研究,重視介紹和吸收國外成型的環境會計理論與方法,結合我國經濟實際,發掘我國自身在環境會計方面的典型經驗,在理論上加以總結和提高;研究并制定高質量的環境會計、環境審計等方面的相關準則,建立健全企業環境信息報告體系,并完善會計法規和環境標準,確保環境會計制度準則的實施;加強如何將環境會計信息應用于企業的經營和決策的研究。
參考文獻:
[1]肖 序:建立環境會計的探討[J].會計研究,2003(11):31~33
[2]許家林 蔡傳里:中國環境會計研究回顧與展望[J].會計研究,2004(4):87~92
[3]謝德仁:企業綠色經營系統與環境會計.會計研究,2002(1):48~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