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園歌曲的歌詞
歌詞是入樂的詩,故也稱為音樂文學。校園歌曲的歌詞除了具有一般歌詞的音樂性、文學性特征外,還具有年齡適應性這一重要特征。
一、歌詞的音樂性
音樂性是歌詞區別于其他詩歌的重要標志。由于歌詞主要是唱給人聽的,是聽覺和時間藝術,其形式和體裁受到音樂形式體裁的制約。它不能象散文和現代詩歌那樣可自由揮寫,也不能象供人閱讀吟誦的詩那樣可以寫一些表現深刻哲理、復雜意念以及內蘊極其深邃的內容。我國優秀的校園歌曲的歌詞一般都體現了鮮明的音樂性,做到:①概括、精煉、流暢;②通俗易懂并口語化:③節奏鏗鏘瑯瑯上口,合轍押韻富有韻律感,④適于譜曲,有強烈的歌唱性;⑤形象鮮明并有詩味等。例如賀綠汀的《清流》:“門前一道清流,夾岸兩行垂柳,風景年年依舊,只有那流水總是一去不回頭,流水喲!請你莫把光陰帶走。光陰實在難留,祖國也向前飛走,為了那幸福的明天,全國的人民工作學習不落后,小朋友!請你愛惜少年的時候?!痹撛~兩段,每段五句。第一段概括地描繪了清流的景色,并把流水流逝比喻成光陰的流逝,形象鮮明生動。第二段用鋪陳直敘的手法,直接告訴學生祖國日新月異,光陰不留,要珍惜少年時光的道理,語言通俗明白,一聽就懂。第一段詞句句押韻(油求轍)。第二段詞一、二、四、五(押韻)。每段的前二句均為六字句,適應了音樂起句承句的需要,平衡對稱。轉句(三、四句)因發展而達到高潮,故字數增加,合句字數也增多,與三、四句平衡,讀起來順口,有韻律感和詩味,唱起來更具有強烈的抒情性。

從上可知,音樂性是體現校園歌詞藝術性的基本要素之一。
二、歌詞的文學性
文學性是歌詞區別于其他非文學體裁(如一般的標語口號)的重要標志之一。歌詞的文學性是指歌詞必須具有獨立的文學形象和完美的藝術意境,有獨立存在的價值。在我國的優秀校園歌曲中,其歌詞自身可通過語言為材料,形象細膩地反映社會生活,表達校園人的思想感情。人們既可通過聽覺,也可通過視覺形象聯想(閱讀朗誦等),產生生動可見的形象。例如前面談過的《清流》,其歌詞自身就具有詩的意境和獨立的文學形象。作者主旨是要告誡少年朋友珍惜時光,如果沒有“門前”、“清流”、“夾岸”、“垂柳”、“流水不回頭”,“祖國向前飛走”等生動形象的描繪,便會失去該詞的文學性,正是有這些情景交融的優美語言,才展現了詩的意境,才會使人從詞中產生具體可感的形象,在審美過程中獲得美感,受到教育。在校園歌曲中也有不受歡迎的失敗之作,其歌詞僅是一些單純抽象概念的連接,這種缺乏文學性的一些簡單標語口號的名詞組合作品至少不能算是一首好歌,不會給人以美感。
由此可知歌詞的文學性是體現校園歌曲藝術特征的不可缺少的重要一環。
三、歌詞的年齡適應性
年齡適應性也是校園歌詞區別與其他歌詞(如鄉村歌曲,軍營歌曲、企業歌曲等歌詞)又一顯著標志。所謂適應性是指校園歌詞要適合不同時代,不同校園,不同年齡層次學生的需要,準確地反映他們的生活與思想感情,讓校園里的人們能夠接受,樂于接受。我國校園歌曲一般都有明確的對象,都要根據幼兒園、小學、初中、高中(中專)、大學等不同年齡階段學生的心理特點,接受能力來寫作歌詞,并往往注明是“低幼歌曲”,是“小學生歌曲”還是“中學生歌曲”等。其寫作技法與不同階段的學生特點相適應。
學生思維的特點總的看是由形象思維到抽象思維,認識世界一般都要經過由具體到抽象,由淺入深,從簡到繁,從低級到高級的過程。下面結合具體的作品,分析一下幾個主要年齡段校園歌詞的特點。
1、幼兒和小學低年級階段(4—8歲)
這一階段的孩子主要是形象思維。其理解力接受力都不強,為他們創作的校園歌曲也就具有內容簡單易懂、語言單純淺顯,形象具體鮮明等特點。例如小學一年級歌曲《上學歌》(人民音樂出版社小學音樂課本第一冊)該歌詞第一段里的“太陽”、“天空”、“花兒笑”、“小鳥說”、“小書包”等都是具有具體可感的事物,并借用擬人化的手法,符合孩子的心理特點,孩子感到特別親切,易唱易記。第二段的“上學”、“不遲到”、“學習”、“立功勞”等完全就是孩子們的語言,是他們天天要做的事(或將來要做的事),故他們聽得懂、學得會、記得牢,該詞把剛入學不久的小學生愉快的心態表現得淋漓盡致。
2、小學中高年級至初中(9—14歲)
這一階段學生的抽象思維有了發展,但仍離不開具體感性經驗的支持。為了適應他們知識面已拓寬接受能力已增強的特點,這一階段的校園歌詞也就具有了容量增大,具體與抽象相結合,不但有表面形態的描繪并有豐富的內心情感表露的特點。如《讓我們蕩起雙槳》(喬羽詞)就特別適合這一階段的學生演唱。歌詞中有“波浪”、“紅墻”、“白塔”、“魚兒望”、“傾聽”以及“紅領巾”、“陽光灑在海面上”、“小船輕輕飄”、“涼爽的風”等形象細膩如畫的描繪。它借景抒情、情景交融,有著豐富的內涵,表現了學生們愉快美好的心境。最后又通過“親愛的伙伴、誰給我們安排下幸福的生活?”的設問,讓演唱者聯想,使主題思想進一步升華,這種深入淺出的技法適應了少年期學生的需要。其他歌曲如《中國少年先鋒隊隊歌》(周郁輝詞)《紅領巾之歌》(葉影詞)等也都具有這種特點。
3、高中(中專)大學階段(15—22歲,青春初期和中期)
這一階段的學生抽象思維居于主導地位,其知識面寬廣,情感豐富,有理想有抱負,世界觀、人生觀已經或正在形成。這一階段的校園歌詞呈現出主題突出,形象鮮明生動,語言精美以及思想內涵較深刻并常常富有哲理性等特點。比如高中生歌曲《為你十六歲祝福》(田景安詞,參見《93全國校園歌曲獲獎作品集》13頁),這首歌詞根據青春期學生特別注重同學感情,愿意與同學一起過生日的心理特點,選取了“為你十六歲祝?!钡念}材。歌詞中“告別初中的航船,踏上甜、撒滿你人生的路途”,“友誼的甘露”“描繪未來的藍圖”等,既形象生動又寓意深刻。又如《紅葉書簽》(胡澤民詞,參見《校園歌聲》1996年第一期),選取了大中學生喜歡用楓葉做書簽這一校園學習生活中最平常的事為“切入點”,托物言志,概括描寫了青年學生與紅葉相伴,暢游知識寶殿,邁向新的巔峰的學子形象。生動、具體、可感,其思想內涵非常深刻,很好地表現了當今大學生勤奮上進,熱愛科學,搏擊人生的思想感情。
從以上三個階段歌詞特點的初步分析中可以看出:校園歌詞必須與不同年齡學生的特點相適應,在注意校園歌詞寫作普遍性時更要研究它的特殊性。另外校園是傳播知識文化的圣地,校園歌曲大多是要進課堂的,因此歌詞的語法修辭、遣詞造句必須規范,絕不能象某些流行歌詞那樣文理不通,生澀怪誕。這是校園歌詞創作的一條重要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