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來,天氣一天天變冷,可大學生網上求職卻如火如荼。網上的海量信息會給他們帶來難得的機遇嗎?大學生們該如何在網絡上“秀”自己,在“浩瀚”的信息里慧眼找“婆家”呢?
“原來我也認為網絡求職是虛擬的,只是抱著試一試的心態,不想卻真的有了回音!”湖北大學中文系的碩士畢業生張雨最近在網站上找到了他喜歡的工作。他說他之前總是在“中國研究生人才網”上檢索招聘信息,并且向一些學校提交了電子簡歷,沒想沿海一家高校對他的情況很感興趣,希望他能夠過去面試,條件合適就可以簽約。一直以來,小張就希望自己能成為一名光榮的人民教師,他的女友也希望他能成為教師,這次網上求職竟然圓了這對戀人的心愿。
現在,小張忙著準備面試,有朋友問到他網上求職有沒有竅門時,他笑著告訴朋友,他早在3月份就已經在網上撒網了,每天他都會去幾個固定的人才網站,并且設定幾個條件來查詢,看看有沒有適合他的職業,搜索到適合的,他就在網上找到對方的網址,以便全面的了解對方,確實看準了,他就會直接往對方人力信箱投遞簡歷。他說,互聯網上的求職網站有幾百家,但大部分所刊出的信息可能并不真實或早已過期,那些標注有發布日期的網站,通常信息更新速度快、時效性強,是屬于信譽比較好的網站,因此求職時選擇信譽比較好的大型網站,才能提高求職的成功率。
另外,投簡歷時,他也有他的小竅門,每次他都不是通過附件把簡歷傳出去,而是通過直接粘貼的方式,避免猖獗的病毒把他的求職信吞噬,并且他在制作簡歷時,也會最大限度的描述自己的求職優勢,例如專業特長、社會實踐情況和獲獎情況等。不到一個月,他投的“石頭”就有了“聲響”。
他現在偶爾還是會接到一些企業打電話過來,約他去面試。他并不會因為自己已經找到工作就直接拒絕,他還是會了解企業招聘條件和人才市場整體的需求變化趨向,他說他要相比自己的條件,好及時調整心態,進行必要的信息更新和補充,不要讓社會和行業淘汰自己。
張雨的成功求職,是不是為正在準備求職的你注入了一支強心劑,但是對于網絡求職,我們不得不提醒剛出校門的大學生,網絡信息,魚龍混雜,要懂得識破騙子公司的網絡欺詐,別找錯“婆家”。正規大公司有專業的人力資源部門,網絡招聘中公司簡介、職位描述、招聘要求等往往具體而貼切,如職責能力要求、在公司中的位置、向誰負責、由誰領導、薪資待遇、假期規定等都會一一注明。而那些過于簡單、籠統、千篇一律的公司和職位描述,其背后可能潛伏著一個說謊的“皮包”公司。
另外,企業進行網上招聘,一般通過兩種渠道,一種是企業在網上登招聘廣告,應聘者通過發送電子郵件來讓企業認識自己;另一種則是企業查閱網絡的人才簡歷庫,通過對人員簡歷的篩選來獲得需要的人才。
網上招聘是企業招聘的核心渠道,我們不主張應聘者如天女散花似的投遞簡歷。選擇企業和職位一定要有針對性,分析自己的優劣勢,確定下一步的職業取向,選擇與自己匹配度較高的企業發送簡歷。如果有特別想去的企業,要事先多做一些功課,對這個企業了解比較細致,對崗位要求理解透徹,才能在網上招聘環節勝出。如果應聘外企,建議應聘者的自我評價部分寫得精彩一些,最好能有讓人眼前一亮的文字出現。
最后需要提醒應聘者注意的是,一定要經常到注冊的網站將簡歷激活更新。很多應聘者在注冊之后會發現很長時間都沒有企業與自己取得聯系,原因是網站每天都有相當多的人注冊簡歷,網站會按照時間自動排列這些資料。只有不斷刷新,企業才能及時看到應聘者的個人簡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