賣車的最高境界不是賣車。而是交朋友。賣一部車。交一個朋友。當你的朋友遍天下時。還怕車不好賣嗎?
有一天,徒弟徒孫們來拜訪老摩商,大家都向師父請教賣車的訣竅。老摩商揚揚眉,撇撇嘴說:“賣車啊,急不得,得像談戀愛一樣,一步一個腳印?!蓖降芡綄O們都笑了:“就你一個半百老漢,聽不懂周杰倫的歌曲,看不懂燭光香檳的情調,還能調侃年輕人的專利‘羅曼蒂克’?”老摩商笑著說“不要不相信嘛,等我把這部多年潛心修煉的賣車寶典傳授給你們,再來評判我說的是否有道理。”
初次見面:收獲信任
顧客進店,就像青年男女初次約會。不能過于熱情,也不能過于冷漠,要做到不溫不火。太熱情了,會把人家姑娘嚇著了,太冷漠了,就顯得不會憐香惜玉,要有紳士的風度和幽默,才能俘獲佳人的芳心。顧客進店,首先呢,根據他們性格類型加以分類,然后根據他們不同的性格特質,用相應的辦法待之,這便成功了一大半。
慎重型:購買摩托車在咱農村是件大事兒,在購買之前,顧客肯定會事先收集很多有關的信息。首次購車的顧客,對摩托車知識完全不明白,買車時就拿沒了主張,就去征求親戚朋友的意見。他們進店的目的只是想看看,不一定要買車,對于這類顧客,我們不能太過熱情,因為這樣會嚇著客戶,而將時間留給他們自己,在他們離店之前送一些宣傳資料給他,并要下他的聯系方式,隔天打電話詢問購買意向。
反感型:這類顧客對摩托車十分熟悉,可能是二次購買者,或者具備一定機車知識的。對于導購員的介紹,在他們看來都是說謊騙人的,這類顧客屬于對我們及其不信任。什么才是好車,他們有自己的看法。對于這類顧客,我們千萬不能反感,更不能不理會顧客,而是要順著他們的意思,做一個傾聽者,適時可以向他們“請教”,并邀請他們試騎。
挑剔型:這類顧客了解一些機車基本知識,導購者介紹的車型,在他們看來“這個也不行,那個也不是”,其實這只是他們心虛的表現,因為他們對摩托車不是太了解,又怕自己被騙,一味強調自己對摩托車的了解,就是想告訴導購者“我不是好糊弄的”。這時,導購者不要加以反駁。耐心地去聽他講,只有這樣才能獲得他們的信任。
傲慢型:這類顧客沒有明確的購買目的,經常在你面前擺來擺去的,導購者如果稍稍表現不耐煩或者不理會他,他就要發怒地脫口說出:“喂,你們是什么服務態度”,對于這類顧客,年輕的導購員會感到不愉快。但是,為了接待好其他顧客,最好采取鎮靜克制的態度。
謙遜型:當你介紹產品時,他總是認真聽,并且謙遜地說:“真是這樣,對,對。”對待這樣的顧客,不僅要誠懇有禮貌地介紹產品的優點,而且連缺點也要介紹。例如:身材小巧的顧客購買摩托車,不僅要介紹該車外觀美好、節能省油等優點,也要將“車體偏高,不太適合您”等缺點也一并介紹。這樣就更能取得顧客的信任。
即購型:這類顧客是有目的買車,指名要購買某種品牌某種款式的摩托車。導購員應迅速地接待他們,并應盡快地把將摩托車裝好,讓顧客試騎。
觀望型:顧客對這個車行抱懷疑態度,不知這個車行究竟如何,他一邊觀看櫥窗一邊猶猶豫豫地走進賣場。對于這類顧客,導購員不必急于打招呼,等待適當時機說話。
感情交流:言辭懇切
獲取對方的初步信任,男女雙方感覺良好,此時媒妁們總會拉開閑雜人等,關上房門,留一段時間給年輕人自己溝通。顧客進店了,我們通過努力,贏得了他們的信任,接下來我們就要進一步進行導購,介紹產品的相關性能,記得言辭一定要懇切,切忌胡亂夸大。
1、如何了解顧客的喜好?
進摩托車賣場的顧客和一般超市的顧客的相比,進摩托車店的顧客更具有很強的目的性,他們一進店,就會到處尋找自己所關心的品牌和車款,導購員可以從以下幾種情況了解顧客的愛好:a、顧客走進商店后,最先留意的車款;b、顧客經過種種選擇比較后,最后要求試騎的車款;c、顧客多次注視和撫摸的車款;d、多次向導購員詢問的車款。
2、如何推薦車行的主要品牌?
由于各摩托車賣場所經營的摩托車品牌、款式、檔次的不同,導購員向顧客推薦的摩的順序也應該有所不同。
a、經營大品牌產品為主的車行:導購員應請顧客先看高檔車。看顧客的反應如何;然后再讓顧客看中檔車。這樣做顧客很可能購買高檔車。
b、以經營中檔品牌產品為主的車行:應該先請顧客從中檔車開始看,根據顧客的反應,再推薦高檔車或低檔車顧客多半可能購買中檔車。
c、以經營低檔品牌產品為主的車款:導購員應該從低檔車款介紹起;便于顧客比較,也要讓顧客看看中檔車,這樣顧客經過比較很可能購買低檔車。
導購員應該按以上的程序,主動地介紹車行里側重經營的品牌,其中穿插比較性的介紹其他相類似的產品,這樣給了顧客一次直觀比較的機會,容易達成購買協議。
3、如何促使顧客做出最終的購買決定
有些導購員介紹產品時,講解十分精彩,但經常是功敗垂成。缺乏挽回的技巧,是錯失良機的重要原因。
(1)選擇時機
當顧客已做好購買準備時,就是達成交易的最好時機。在導購介紹時,沒有最完美的恰當時機。當顧客覺得產品符合自己的需求。就下定決心購買。對某些顧客而言,在他們看到摩托車的第一眼的時候。就會達成購買意愿。而對于其他的顧客,即使看重了某車款,他們也要逛很多車行。比較確認后,才會做最后的決定。
(2)購買信號
在準備購買前發出的各種信息,面部表情是最直觀的表現,當顧客皺眉毛時,說明他們還沒有完全接受該產品;當顧客嘴角露出一絲微笑,說明顧客已經看重了產品。導購者見到這些信號,一定要準確把握,運用適當的手段和方法,將摩托車賣出去,這樣的信號有:
a、看重一輛車后,對導購員介紹其他的車推薦表示反感;
b、仔細察看選中的摩托車,擺弄它。從不同角度欣賞它;
c、坐上摩托車,體驗駕馭感受;
d、看到選中的摩托車時,嘴角微笑、表情激動;
e、三番兩次地擺弄同一輛摩托車。
(3)如果導購失敗該如何做
當導購失敗,導購員需要分析具體情況,找出顧客拒絕購買的原因。繼續將不同的產品介紹給客戶,尋找新的機會。當顧客說“不”時,很多導購員認為銷售已經失敗,其實并不是這樣的,也許顧客說“不”的意思,可能是“現在不”、“我需要更多的信息”或“我并不是很清楚”,因此不應該馬上放棄。
面對家長:謙虛謹慎
按照農村的風俗,青年男女相親,雙方都會跟隨著一群親朋友好友,男女主角的意見固然重要,但親友團的力量也不可忽視。購車者進店買車,也有自己的親友團,他們對購車起著主導作用,因此要搞清楚誰是購車者,誰是智囊團的核心人物,并采取不同的引導方式,實現各個擊破,最終達成購買意向。如何分清主次,如何應對各色人等,聽老摩商給你們慢慢給你道來。
跟進來的顧客:也許他們就根本不想買車,他跟著有購買意向者一起進店,只是想探聽一些產品的基本信息,為下次購買作參照,如導購員親切地接待他,并詢問他的意見和看法。這樣的顧客很可能在成為潛在客戶或品牌的宣傳者。
如遇下列情況時,導購員應主動接待:1,當顧客長時間注視某一種車款的時候;2,當顧客長時間在某幾款車面前徘徊的時候;3,當顧客的視線離開摩托車。向導購員的方向看的時候;4,當顧客拿出其他品牌廣告進行對比的時候。
面對媒婆:拉攏感情
“媒婆一張嘴,騙吃騙喝撈油水”,要想順利地把女兒嫁出去,媒婆還真不能得罪,他們不光能將丑八怪說成大美女,也有把窈窕淑女說成街頭潑婦的能力。賣摩托車的老板們也要將那些“媒婆”們服侍好,不要把他們看成“騙吃騙喝”的主兒,將這種關系運用得當。這些“媒婆”可能變成“活財神”。
哪些主兒是“媒婆”?
1、鄉鎮個體維修鋪老板:在純樸的鄉民眼里,維修店的小老板無異于“摩托車大學”的教授,他們對摩托車的看法甚至影響到該地的摩托車消費趨勢,因此這些小老板們是必須拉攏的對象。
2、農村干部、教師:不欠發達地區。農民們初次購車時,不具備摩托車使用的基本知識,摩托車消費“跟風”現象十分嚴重,農村干部、教師的消費習性成為他們競相效仿的對象,因此這部分人消費取向,對廣大農民消費者有很大的影響作用。
3、有名望的包工頭、小老板:在勞動力輸出地區,大部分勞動力常年在外務工,包工頭、小老板就成了當十分有名望的人,一些沒有主見的兄弟準備購買摩托車時,一般會詢求他們的建議,因此這部分人團結不可忽視。
4、摩的師傅:這個群體雖然社會地位卑微,但是對于沒有一點機車知識的消費者而言,他們算得是個專家,三朋四友、鄰里相親購買摩托車必然找他們做參謀。
如何拉攏感情?
感情拉攏,并不意味著送多貴重的禮物,吃多奢華的筵席。關鍵在于溝通。建立互利互信關系。比如舉辦促銷活動時,征求他們的意見,逢年過節時,送上一些用于宣傳的對聯、年歷,偶爾聚聚餐,吃吃飯喝喝酒,這些應該是摩托車老板們的強項了。
徒子徒孫們聽得正津津有味,突然老摩商不講了,大家都嚷嚷著讓老摩商再傳授一些獨門功夫,老摩商笑著說:“我已經講完了。真正的功夫要靠大家自己去領悟,賣車的最高境界不是賣車。而是交朋友,賣一部車,交一個朋友,當你的朋友遍天下時,還怕車不好賣嗎?”徒子徒孫們不由自主地鼓起掌來,老摩商鼓鼓腮幫子,怡然自得……
責任編輯 黃樣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