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懂孩子的“甘伯伯”
彭 懿
大師之路
約翰·伯寧罕1936年4月27日出生于英國薩里郡的法恩漢姆,12歲時進入夏山(薩莫希爾)學校就讀,他的大部分時間都用在了畫畫上。1952年,他進入倫敦的中央藝術中心學院學習,三年后,他以一本由手、腳印組合而成的畫冊作為畢業作品,獲得了設計學的國家文憑。1963年,他出版了他的第一本圖畫書《博卡:一只沒有羽毛的鵝的歷險故事》(Borka:The Adventures of a GooseWith No Feathers),這本書獲得了當年的凱特·格里納威大獎。1970年,他又因《和甘伯伯去游河》(MrGumpy's Outing,1970)再度獲此殊榮。他的《外公》(Granpa,1984)還為他贏得過1984年的科特·馬希拉獎。他的主要作品還有《莎莉,離水遠一點》(Come Away from theWater,Shirley,1977)、《你喜歡》(Would You Rather,1978)、《莎莉,洗好澡了沒?》(Tline toGet out of the Bath,Shirley,1978)、《鱷梨寶寶》(Avocad0Baby,1982)、《遲到大王》(JohnPatrick Norman McHennessy—the Boy who js Always Late。1987)、《喂,下車》(Ol!Get OtfOur Train.1989)、《我的秘密朋友阿德》(Aldo,1991)《哈維·史藍芬伯格的圣誕禮物》(Slumfenburger's ChristmasPresent,1993)、《寇特尼》(Courtney,1994)、《云上的小孩子》(CIoudl8nd,1996)、《魔法床》(TheMagic Bed,2003)等。現在,作為一位已經創作了三十多本圖畫書的作家,他已經在大西洋兩岸贏得了數不清的榮譽,作品被譯成十數國文字。
1964年,他與同是圖畫書畫家、《我們去獵熊》的繪者海倫·奧克森伯里結婚,他們有一個兒子和兩個女兒。
推薦理由
1970年英國凱特·格林納威獎大獎
1972美國《波士頓環球報》《號角書》雜志獎圖畫書大獎
美國圖書館學會年度好書推薦
《紐約時報》最佳插畫童書獎
入選紐約公共圖書館“每個人都應該知道的100種圖畫書”
入選日本全國學校圖書館協議會第22次“好繪本”
入選日本兒童文學者協會編《世界圖畫書100選》
閱讀經典
《和甘伯伯去游河》甘伯伯劃著一條小船出發了。岸上的男孩女孩要上船,甘伯伯說:“行啊,不過你們不要爭吵。”兔子要上船,甘伯伯說:“行啊,不過你不要跳!”貓要上船,甘伯伯說:“行啊,不過你不要追兔子!”狗要上船,甘伯伯說:“行啊,不過你不要欺負貓!”豬要上船,甘伯伯說:“行啊,不過你不要胡鬧!”綿羊要上船,甘伯伯說:“行啊,不過你不要咩咩叫!”雞要上船,甘伯伯說:“行啊,不過你們不要拍翅膀!”小牛要上船,甘伯伯說:“行啊,不過你不要踏來踏去!”山羊要上船,甘伯伯說:“行啊,不過你不要踢來踢去!”
開船了。開了沒有多久,山羊就踢了起來,小牛就踏了起來……
于是甘伯伯的船就翻了。
還好,離岸不遠,大家爬到岸上,曬干了身子,排成一列穿過原野,到甘伯伯家喝茶去了。
媽媽讀吧
許銘說《和甘伯伯去游河》這是一歲三個月的寶寶現在最喜歡的圖畫書。自從買回來幾乎每晚都要讓我給他讀,后來發展到我每讀一句他都要求我表演出來,小動物一起掉進水里的樣子、喝茶吃點心的樣子……真是一本親子共讀、互動的好書!
靜靜媽說《外公》
這本書有著散文一般的詩境,是介紹繪本的書中肯定要提到的一本杰作。
前兩天拿到手之后,內容讓我吃驚不小。很簡單的線條勾勒,以及淡淡的水彩涂抹,簡簡單單的對白,就像很有意境的散文詩。畫中的人,很簡單的幾筆,但是很有神韻,有點中國古畫的韻味。給兒子講完了,他似乎對其中的釣魚、海灘更感興趣,還理解不了其中的含義。要理解其中的意境,可能要上完小學吧?
jojo媽媽說《寶兒》
書中那只沒有羽毛的大雁寶兒,不能得到同類的認同,在全家族都南飛過冬時被遺棄在原地,經過獨自冒險的歷程,最后找到了志同道合的新朋友,建立了溫暖的新家。我很喜歡給寶寶讀伯寧罕的作品,因為他的題材總是包羅萬象,豐富的想象力、親切幽默的語言都很受孩子的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