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許寧常委、副區長、尊敬的各位領導、各位嘉賓、朋友們:
大家好!
兩個多月前,黃山市藝術攝影學會應重慶市永川區數碼攝影家協會邀請,擬定在汶川地震一周年即將到來之際組織一次“汶川大地震周年跨省聯合愛心回訪”活動。消息一經發布,即刻得到廣大攝影愛好者或攝影家們的積極響應,大家紛紛向主辦單位重慶市永川區數碼攝影家協會和黃山市藝術攝影學會報名參加回訪活動,并積極為災區人民捐錢捐物,據活動策劃和組織者之一的安徽省藝術攝影學會副會長、黃山市藝術攝影學會會長劉迅先生介紹,在短短的兩個多月時間里,便有近百名攝影家或愛好者報名參加這次活動,而且為災區捐獻了30余萬元的物質以及價值可觀的精美書畫作品。
重慶永川區數碼攝影家協會和黃山市藝術攝影學會聯手主辦這次回訪活動具有深遠的歷史意義和現實意義,歸納起來我認為可以用五個“有利于”來進行概括:
1、有利于宣傳弘揚我們中華民族偉大的抗震救災精神;
2、有利于進行汶川地震周年紀念:
3、有利于記錄汶川地震災區人民的生產和生活狀況:
4、有利于永川和黃山兩地的對外推介與宣傳;
5、有利于宣傳永川和黃山兩市在對口支援中的先進事跡和人物及進行愛心捐贈活動。
在這里,我們不妨稍稍回憶下去年5月12日14時28分這個讓人類和歷史都將永遠銘記的特殊時間,這是一個令十三億中華兒女刻骨銘心的一刻,也是汶川同胞遭受深重災難痛苦的一刻,這是十三億中華兒女撕心裂肺、悲慟萬分的一刻。這一刻,汶川山崩地裂,天昏地暗,其情形讓人慘不忍睹;這一刻,汶川遭遇了空前劫難,數萬中華兒女,我們的骨肉同胞,我們的兄弟姐妹,在地動山搖中頃刻被埋葬在廢墟瓦礫之下。面對災難,我們的胡錦濤總書記、溫家寶總理冒著余震的巨大危險趕來了,他們在汶川余震不斷、險情環生、瓦礫殘垣的廢墟上,兩位黨和國家最高領導人,把黨的溫暖,把政府的關懷,把億萬同胞的愛,親手送到了汶川同胞的心坎,點燃了汶川同胞的希望。面對災難,人民子弟兵迎著飛石泥流、頂著生與死的考驗趕來了,
白衣天使背負著生命的希望之光趕來了,成千成萬的志愿者懷著一腔熱血趕來了。黨政軍民攜手并肩,與時間決斗,與災難決斗,與死神決斗,用生命支撐生命,用生命挽救生命,用生命接力生命,用生命創造出一個個生命的奇跡,用生命點燃了一個個生命的希望,用生命譜寫了一曲曲生命的贊歌。面對災難,中華兒女手手相牽,華夏子孫心心相連。四海邊陲,萬里海疆;長江東西,黃河南北;一幕幕萬眾一心、眾志成城的感人畫面:一個個捐款、捐物、獻血的動人場景。感天動地,震撼中國,感動世界。
中華民族的歷史將永遠銘記,中華兒女將永遠銘記2008年5月19日14時28分,這一刻,全國上下氣汽笛長鳴,喇叭長鳴,警報長鳴,嗚咽長鳥。悲壯的淚水,灑遍神州大地;親人的呼喚,撫慰著汶川罹難同胞的心。十三億炎黃子孫默默肅立,老人在哭,孩子在哭,婦女在哭,男人在哭,山川在哭,草木在哭,電視機前千千萬萬,萬萬千千的炎黃子孫都在哭……這個時刻,我們正在舉國哀悼,國旗半垂,萬物悲泣,天安門前,八一廣場,青藏高原,四川盆地,長江兩岸,黃河之濱,海南島,長白山,城市、鄉村,工廠、田間,祖國的東西南北,華夏的四面八方,千千萬萬,萬萬千千,男男女女,老老少少,在同一個時刻發出了同一個沉重的聲音,汶川罹難同胞安息!
這一刻,我們正在舉行國葬:中華同泣,環球共悲。千千萬萬支蠟燭在夜幕下燃燒,照亮汶川數萬罹難同胞通往天國之路,千千萬萬只紙船在江河上飄蕩,載去億萬中華兄弟姐妹的真情與哀思。舉國之殤,血脈情濃,中華民族空前大團結,化萬分悲痛為無窮力量,中國人民負重的脊梁堅挺如鋼。擦干眼淚,挺起胸膛。為逝者祈禱,為生者造福。愿逝者安息,愿生者堅強。中華兒女萬眾一心,眾志成城,埋頭苦干。災區未來的家園一定更加美好,人性的光輝一定更加燦爛,來年的中華盛世一定更加輝煌。
抱著這么一個美好的理想,重慶永川區數碼攝影家協會和黃山市藝術攝影學會決意聯手主辦“汶川大地震周年跨省聯合愛心回訪活動”,他們將組織活動參與者采訪都江堰聚然中學,災民安置點,板房學校;采訪映秀小學,映秀災民安置點,映秀地震遺址;采訪北川縣災民安置點,北川中學,北川地震遺址;采訪北川縣縣長,采訪兩市各自的對口支援點,以及仍在救治的傷員代表(其中最具代表的傷員是北川縣擂鼓鎮的百歲老人杜銀珍,今年滿百歲)。用他們手中的相機,真實地記錄災后一周年整個地震災區人民生活的安置情況,工業、農業生產的恢復情況。我作為支持單位的代表,衷心地祝愿此次“汶川大地震周年跨省聯合愛心回訪活動”取得圓滿成功,衷心祝愿災區人民挺起受傷的脊梁,重新站起,與全國人民一道,萬眾一心、眾志成城、迎難而上、重建家園、早日過上祥和如意的幸福生活。同時也祝愿在場的各位領導、嘉賓、朋友、同志們身體健康,工作順意,生活幸福!謝謝大家
2009年4月29日晚
(本文中所有照片由歐陽濤拍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