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5月8日這天,陽光明媚,進入初夏時節,我踏上了去湖南省益陽市黃獺橋村的采訪之路。
透過車窗,向前遠眺,公路兩旁,法國梧桐“攜手”成蔭,涼風爽爽。大自然的美妙,就是這般讓人感嘆、心曠神恰!仰慕已久的益陽市赫山區泥江口鎮黃獺橋村榮譽村主任鐘牌行和以聶正芬任村支書兼村長的村委一班人,我馬上就要進入他們的創業世界,探訪其建設新農村的宏圖愿景與為民謀福的執著追求。
大約二個小時的車程,來到了泥江口鎮政府所在地,在鎮人大曾義華主席的帶領下,我們一道趨車前往采訪目的地。
綠野田園,芳香馥郁。通村公路是蜿蜒曲徑通幽處,心隨意處氣象新。曾義華主席提起黃獺橋村的變化,顯得異常興奮!有赫山區委、區政府的堅強領導、鎮黨委蔡秋良書記率領的黨政一班人的團結務實、以及黃獺橋村委民主治村堅韌苦干的執著精神和該村榮譽村主任鐘牌行的極力扶持,黃獺橋村的面貌日新月異,呈現出一派欣欣向榮的喜人景象。
引智謀發展 融資添自信
一個村莊的發展前景,在很大程度上受區域特色、自然環境、人文特性、人口素質與數量、交通狀況等各方面的因素制約。黃獺橋村地理優勢不很明顯,距離泥江口鎮有將近十公里路程,山林面積達3000畝,而水田只有800畝,是個典型的“六山一水三分田”式的村莊;全村總面積4.6平方公里,人口1740人。因這里不規則的田土圍繞于起伏的山巒之間,高低不一、大小不等,水資源不豐富,這些問題一直讓村委班子感到困惑、一籌莫展。原任村支書蔡中良雖已年近六十,但仍和現任村委班子奮戰在一起。新舊班子精誠團結、集思廣益、共謀村莊發展大計,在各級黨委、政府的大力支持與指導之下,充分整合內外一切優勢資源,引智創新,融資成效顯著,這對加強本村的硬件設施建設、鄉村文明建設發揮了巨大的作用。
目前黃獺橋村通村公路80%連組到戶。原任支書蔡中良招商引資達200多萬,其中有70萬投資黃獺橋村村級小學的建設;150萬用于村級公路的修建。聶正芬支書自2008年7月換屆選舉上任以來,村支部書記與村主任重擔一肩挑,不辭勞苦,起早貪黑,忙里忙外,上任不到一年時間,總共融資就達100多萬元,用于村委新辦公樓建設和村級公路建設。同時還引進一個香港商人投資400多萬元來利用本村已廢棄達40多年的一家化工廠(面積10畝)來創辦企業。2008年該村榮獲赫山區委區政府授予的“二○○八年度創五星村先進單位”榮譽稱號,得到了區委、區政府10萬元大獎;聶正芬支書進村委班子前是益陽市第二屆、第三屆人大代表;現任赫山區第四屆區人民代表。據聶正芬支書反映,他倡議把中華民族傳統美德的繼承弘揚與扶貧攻堅、新農村建設有機結合起來,充分挖掘在外鄉友家鄉情結的原動力,組織動員在外鄉友、社會賢達依托自身優勢,為家鄉建設和發展提供人力、物力、財力和智力支持,能夠有力地促進農村的各項建設,并對做出突出貢獻的人士誠心邀請他來擔任本村的榮譽村主任。他的這項提議當即得到了各級黨委、政府的高度重視與全面支持。聶正芬支書這項倡議得到了在外工作的本土人士的極力支持,并在實施過程中收到了很好的效果。比如離開家鄉達27年之久、在深圳海關工作的鐘牌行先生,在村委誠邀他擔任黃獺橋村榮譽村主任時,他很爽快地接受了邀請。有了鐘先生支持作背景,聶正芬支書等村委干部倍添了建設新農村的信心和決心。
反哺故土 飲水思源
5月13日,我如約與黃獺橋村榮譽村長鐘牌行先生見面,鐘先生一臉的憨厚,軍人的氣質,偉岸的身軀,謙和的面容,爽快的言談,讓我們一見如故,談笑風生。提起他擔任榮譽村主任一事,更是興致勃勃。鐘先生坦言:當初,中學畢業之后進入部隊的打算是準備在軍隊陶冶幾年,爭取加入中國共產黨,然后轉業回村任職,帶領鄉親發家致富,建設家鄉。意想不到后來在部隊提了干,轉業時又被分配到海關工作。這次能夠擔任故鄉的榮譽村主任,也算是實現了他參軍的初衷與夢想。鐘先生63年2月出生,今年46歲,能夠發揮自身的優勢與力量,為生長的地方做一些實事,他說這是他很樂意、很開心的一件事情。錢財是身外之物,為家鄉貢獻一些錢物,能夠讓故鄉村民早日過上理想的幸福生活,能夠起到一定的推動和帶動作用,這是一個榮譽村主任的職責和義務。
據了解,鐘先生為村鎮中小學校捐獻電腦、錢物,只要是力所能及的,都是義無反顧地支持;為了豐富鄉村文化生活,鐘先生投資成立村腰鼓隊也是不遺余力;還有為了村里的道路、村委辦公樓等無私捐贈款物上十萬元。
另外,鐘先生聽說本村53歲的特困戶李壽坤生活極度貧困時,立即幫其解難分憂,拿出款物與村委協商幫助他們全家創辦了一個村級幼兒園,過上了充實幸福的生活。
鐘先生高度贊揚聶正芬支書的實干精神,他說聶正芬支書這個人頭腦清醒,憨厚又踏實,村里需要一個這樣的領軍人物,只要在他建設新農村的道路上能夠扶持一把,就能夠讓他更加充滿自信。鐘先生在他那個讀書年代,想上學時,家里連1.5元每期的學費都交不起,又遇上當時的文化大革命,條件異常艱苦。我現在關注生我養我的地方,是在飲水思源,是在想盡辦法回報故鄉,是想家鄉人能夠過上幸福安康的生活。我雖然舉家早已定居深圳,但我永遠是家鄉人民的兒子,并且要永遠做一個家鄉人民的好兒子。他平實而又動情的話語震撼人心,令人感佩!
情融故鄉 美德高尚
在外鄉友傳承“反哺故土”、“飲水思源”、“回報桑梓”等中華民族傳統美德,成功不忘親人,致富不忘家鄉的思想境界,是我們家鄉兒女學習的榜樣。我們益陽是個傳統的農業大市,農民經濟基礎還不強,群眾性的自建公益項目及一些基礎設施建設還較為薄弱,舒適的居住環境和富裕的生活是每個人都具有的愿望,以這種愿望為切入點,充分發動鄉友參與家鄉建設,與家鄉人民情相牽,為農村建設做貢獻,家鄉情結、心靈相約,似如催開一朵朵絢麗的花朵,在故園的大地上盛情綻放,散發著撲鼻的芳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