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到三亞,眼前的無數美景自然要在快門聲中記錄下來。以往用慣了單反的我此次卻握著這樣一個袖珍的小家伙,佳能D10全天候相機,出行前未免有些擔心。它真的能讓我滿意嗎?
第一次的親密接觸
說實話,這部佳能D10設計得倒是非常有親近感。圓圓鼓鼓的外形讓我不由得想起了多拉A夢,難道它是從機器貓的口袋中變出的神奇寶貝嗎?不僅外形感到新鮮,操作起來也是格外順手,尤其是按鍵面積足夠大,讓你可以很輕松地完成各種設置。如果你是佳能相機的用戶,熟悉的界面會讓你一下子感到親切;當然如果不是,D10界面的友好程度也會讓你在10分鐘之內輕松搞定。

雖然此次試拍的重點是水下,不過我們這一行人總不能一天24小時都像Nemo那樣在水下度過,因此大部分時間還是在游覽三亞的陸地和水上風光,日常的拍攝任務自然也便落在了D10的身上。作為一款定位于全天候使用的產品,D10的作為當然不僅限于水下,對于日常拍攝而言它也是一把好手。D10擁有1210萬有效像素,35mm至105mm的3倍光學變焦鏡頭配合IS光學防抖技術,提供了實用而穩定的拍攝過程。特別要說的是,在諸多全天候機型中,D10是惟一采用伸縮式鏡頭的產品,它為此特別將鏡頭部分的保護外殼做成了突起形狀。而伸縮式鏡頭相對于其它產品采用的潛望式鏡頭,好處是可以將鏡頭口徑設計得更大,因而更有益于一流影像的呈現。
D10所搭載的DIGIC 4圖像處理引擎在這次的試拍過程中也令人印象深刻。DIGIC 4為相機性能的提升起到了決定性作用,例如增加的伺服自動對焦更利于拍攝運動物體,在高反差光線下的畫面表現也有所改善,同時臉部對焦更加快速、精準。在DIGIC 4的支持下,D10還提供了一項智慧AUTO拍攝模式,試拍中也充分感受到了這項功能所帶來的便利。這次拍攝的時間短暫,而景點眾多,要想在有限的時間內把眾多景點都欣賞到,就容不得你去花大量的時間在擺弄數碼相機的各種設置上,基本都是便走邊拍,為此我便將D10設定到智慧AUTO模式下,把所有的設置工作都交給相機來處理。D10的表現令我十分滿意,當畫面中包含人臉時會自動開啟臉部優先,近距離拍攝也不需要我手動設置即可進入微距模式,遇到逆光環境或在晚間拍攝,相機也會自動進行識別,并且均在相機屏幕右上角顯示出相應的拍攝模式圖標。這一次的拍攝我幾乎全部使用的都是D10的智慧AUTO模式,無論是曝光、白平衡還是色彩表現都完全值得信賴,可以說對于普通家庭用戶來說,智慧AUTO模式是出游時非常方便的選擇。

解讀D10的防水奧秘
在這次緊張的行程中,我們特地安排出一天來體驗水下拍攝,畢竟這才是D10的獨門本領。水下拍攝相信對于絕大部分人來說都應是全新的體驗,當然本人也不例外。所以在帶著D10潛入海底之前,還是先來了解一下D10的防水設計和使用方式吧。
與其它全天候相機一樣,D10也是在各部分組件接合以及各活動蓋板部位加入了密封橡膠條,以確保各組件之間都嚴絲合縫。前面提到過鏡頭部分的外殼做了突起設計來實現伸縮式的鏡頭結構,其實這里還有一處奧妙,就是前端的雙鏡片設計。利用鏡片中間的空氣,可以減緩鏡頭內外由于溫差過大所產生鏡片霧化現象,此外外層鏡片表面還涂有疏水材料,這樣即使從水中拿出馬上拍攝,也不會出現鏡頭前殘留水滴帶來的不良影響。相機四角處的附件接口也是D10的一大特色設計。D10針對全天候的特點提供了豐富的配件,除了隨機配送的腕帶之外,還可以另購肩帶、頸帶和鉤環帶,這樣便可以在戶外活動時既能方便地將D10掛在身上,同時也能快速拿起來進行拍照。而這些功能帶都可以隨意連接到D10四角的任意附件接口上,設計靈活,很有新意。
D10的外殼不僅僅是對防水提供了保證,同時它也能防沙防塵,尤其在海邊拍攝時非常必要。一般的相機,即便是單反都難以抵御風沙的侵襲,同時帶去的另一部相機便因為海邊細沙吹進了鏡頭的縫隙處而一度出現了變焦罷工的現象,再看看D10,在“舒服”地享受了一次沙浴之后工作絲毫不受影響。

在智慧AUTO模式下,拍著這種近距離的特寫,D10會自動設定到微距模式,色彩和細節都不錯。
隨手抓拍的海邊商店的攤位,可以看出佳能D10的色彩還原非常準確。
在拍攝逆光人像時,D10沒有出現人物臉部曝光不足的情況,整個畫面的動態范圍很好。
這張陰天的照片同樣表現出DIGIC 4處理器在動態范圍處理上的功力,前景和背景的層次很豐富。
TIPS
佳能D10的全天候本領有哪些?
1.可以在最多水下10米的地方進行拍攝。
2. 具備40攝氏度至零下10攝氏度的耐溫性能。
3. 抗震性能達到1.22米。
4. 能防御風沙以及灰塵的侵襲
5. 可以搭配豐富的戶外配件并能更換彩殼。
連接上配件之一的肩帶,D10便可以這樣很酷地斜跨在身上,成為搶眼的一景。
即使在沙灘上嬉戲過后,沾滿細沙的D10依舊可以正常地工作,你大可不必為它的“健康”擔心。
D10還支持彩殼的更換,除了藍色、橙色和黑色外,更有迷彩款式彩殼可以選擇。
水下的感覺很奇妙
終于開始要下水體驗了。我們潛水的深度在4至10米之間,這正好與D10最多水下10米的拍攝能力相符。帶D10下水有一點要事先注意,就是一定不要帶腕帶或其它附件下水。這主要是出于安全考慮,一旦遇到緊急情況而帶子纏繞到珊瑚礁上,后果就不堪設想了。由于D10的屏幕足夠亮,因此可以放心的一點是,D10的水下取景效果是非常良好的。在水下拍攝的十幾分鐘內,我嘗試了兩種拍攝模式,智慧AUTO模式和潛水模式,總體感覺效果差別不大,所以建議用前者就可以了。同時之前比較擔心的白平衡問題事實證明也是多慮的,利用智慧AUTO或潛水模式都能達到令人滿意的效果。D10的大按鍵設計在水下拍攝時也體現出了優勢,在這種四肢及身體并不是十分自如的情況下,操作起來依舊非常容易。
下水之前還想著那些漂亮的魚兒見到D10這個新面孔會不會都躲開,而結果是它們都很喜歡這個顏色亮麗的家伙,時不時湊到鏡頭前轉個身,好像刻意想讓我留下它們漂亮的身影。還好D10的快門時滯不長,抓拍起來還是比較容易的,當然建議你在下水前設置成連拍模式,這樣抓拍成功的幾率要更高一些。另外,如果水下的景色能令你滿意,盡量在更淺的地方拍攝,因為陽光可以更多地透射下來,足夠的亮度可以確保你的拍攝更加清晰、穩定。而開啟閃光燈雖然可以讓畫面前景更亮,但背景會很容易暗下來,許多細節都不復存在了,所以不太建議過多使用。當然,海水的質量對于拍攝效果也有很大的影響。總體來說,我們潛水的三亞西島水質一般,在水下拍攝的很多照片都能看到到水中的懸浮物,如果更加清澈些,相信拍攝的效果會更好。
在“下海”之前,同行的媒體同行都在抓緊時間熟悉D10的操作,不過這位老兄忘記摘下腕帶了。
在水下D10的取景效果還是非常理想的,你可以很清晰地看到2.5英寸屏幕上顯示的內容。
我的潛水教練也興致勃勃地用D10拍了起來,他不懂什么攝影,但D10操作簡單,一樣拍得很好。
一手拿著海星,一手拿著D10來拍攝,可以看出D10的防抖性能值得信賴,畫面非常清晰。
在水下,D10的色彩控制也很好,畫面很通透,可以拍攝出色彩很絢麗的照片。
拍攝后記
這一次的三亞試拍讓我對D10有了更加直接、全面的了解。雖然對于更多的普通用戶而言,也許這樣的拍攝機會并不是很多,但我想說的是,其實像D10這樣的全天候相機在平時的日常拍攝中也是有著很不錯的表現,完全可以作為日常的家用機來選擇。況且它們還能應對水下、戶外、低溫這些特殊環境,會使你的拍攝范圍大大擴展,成為開啟你全新拍攝視角的一把嶄新鑰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