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生態攝影師田中博用鏡頭記錄下了他眼中的微觀世界,而在這其中,蜻蜓成為惟一的角色,并被展現得生動而精彩
攝影師 田中博
1963年田中博出生于兵庫縣神戶市。工作后在做公司職員之余,開始以“假日攝影師”的身份在攝影雜志上撰稿,主要從事蜻蜓的攝影。1997年在東京舉辦了“蜻蜓的夏天”個人攝影展。2005年參加了現代風景設計展。個人主頁為http://www.tombo-tanaka.com/

去了解蜻蜓
日本生態攝影師田中博與蜻蜓結緣是從學生時代開始。“小學時,我非常愛好昆蟲,其中最喜歡的就是蜻蜓。停留在水邊的蜻蜓的透明翅膀,在我童年的記憶中,閃耀著非常特別的光輝。大學時代,被陳列在相機店里河蜻蜓照片的美麗所感動,于是用相機代替捕蟲網,開始了對蜻蜓的追隨。”在田中的鏡頭下,蜻蜓儼然成為一個鮮活的載體,表達了攝影師對自然生態的全部理解與熱愛。
當然,如果想真正將某一種事物拍出更高的境界,光靠一腔熱情是遠遠不夠的,只有對其有了全方位的深入了解,才能掌握最佳的拍攝時機和角度,表現其最具魅力的一面。以蜻蜓為例,在日本大約分布有200多種蜻蜓,為了拍攝出精彩的照片,田中博翻閱了大量書籍,并親自到野外,花費大量時間來了解它們的生態習性。例如對于更紗蜻蜓來說,每到6月天氣晴朗的日子,中午11點至14點的時候它們在空中懸停的時間會很久,這時用長焦鏡頭捕獲更紗蜻蜓的身影就會非常容易。對于田中博這樣一位熱衷于拍攝蜻蜓的攝影師來說,這些與蜻蜓生活相關的知識都為他成功地拍攝到那些精彩的照片而立下了汗馬功勞。
攝影器材選擇
由于田中拍攝的題材多數需要在野外進行創作,對攝影器材的體積和重量都有一定的限制。雖然那些專業級的機身成像出色,但長時間背負對體力是個不小的負擔。所以體積更加緊湊的小型機身攜帶起來會更為方便。不過在考慮體積和重量因素的同時,也不要忽視另外一點,這就是這些精密電子產品要能夠適應復雜多變的戶外環境才行。畢竟在野外拍攝會遇到不同的天氣狀況,也可能會遇到一些意外,因此相機的防水性能以及防震性能同樣重要。此外,實時取景以及可翻轉液晶屏設計對于拍攝蜻蜓這樣的題材來說也是非常有用的設計,它可以讓你手持相機,更靈活地選擇一些特殊拍攝角度,而不會受到一些野外自然條件上的制約。綜合以上一些原因,在器材選擇上,攝影師田中最終選用了體積相對輕巧但性能不錯的產品作為主力機身,例如奧林巴斯E-3,這款相機可以充分保證田中在野外進行長期拍攝的需要。
鏡頭方面,首先一款微距鏡頭是必不可少的,通常選擇中等焦段的微距鏡頭即可,這樣既可以保證人與蜻蜓之間留有足夠的安全距離,同時中等焦段的微距鏡頭一般還相對輕巧,因此手持拍攝也不會有太大問題。除了微距鏡頭外,一款大變焦比鏡頭也會讓你的抓拍變得輕松很多。因為在很多情況下你沒有時間去安裝一枚焦段合適的鏡頭,而大變焦比鏡頭則可以讓你的拍攝視角能遠能近,保證在第一時間鎖定拍攝對象。當然在選擇這類鏡頭時盡可能選擇帶有超聲波馬達以及防抖設計的產品,會令對焦速度以及畫面的穩定性有更好的表現。
配件方面要盡可能精簡,通常帶上一支輕便的三腳架以及一個外接閃光燈就可以了。三腳架在拍攝局部特寫時使用,而閃光燈則在一些逆光或光線條件欠佳的場合下使用,可以營造出更加立體、生動的畫面。


魚眼鏡頭的妙用
將魚眼鏡頭挨近蜻蜓拍攝時,主體可以拍得很大,而且背景環境也能保留。如使用E系統的8mm F3.5 Fisheye,鏡頭前端至被攝對象的最短距離可以達到2厘米。這樣,視覺沖擊力會非常突出。另外,8mm F3.5 Fisheye的逆光性能也非常好,拍攝出來的照片基本不會有光暈和光斑,對比度很高。
嘗試無線閃光
生態攝影中利用環境光是很重要的。逆光時的光暈,夕陽下的剪影,都會成為升華作品意境的點睛之筆。對于蜻蜓,在逆光下透明翅膀上的清晰紋路正是每個攝影師都想描繪的畫面。而當環境光線達不到要求時,閃光燈就可以發揮重要作用了。
蜻蜓攝影中,閃光燈的使用率比較高。閃光燈通常是安裝在相機上,從正面補光。而在以下兩種場合,無線閃光燈將必不可少:首先是被樹木環繞的暗處必須使用閃光燈。但是,如果從正面照射的話,拍攝出來的照片會顯得很平板枯燥。此時,將閃光燈稍微離相機遠一點,制造一種逆光效果照射的話,蜻蜓身體的邊緣會更為突出,整個照片會更生動。另外,用魚眼鏡頭和廣角鏡頭進行最近距離拍攝時,如使用機頂閃光燈,鏡頭筒會影響閃光燈的光線。此時,需要將閃光燈稍微離照相機遠一點,才能準確地進行補光。
用好對焦系統
使用手動對焦方式拍攝靜態蜻蜓非常不錯,但當拍攝題材逐漸擴展到空中飛行的蜻蜓時,其局限性就逐漸暴露出來。這時就需要強大的自動對焦系統為拍攝提供幫助。田中的經驗是:將E-3對焦模式設為S-AF+MF,自動對焦選為單點對焦。拍攝空中飛行的蜻蜓,可以先用自動對焦將焦點對向附近的草叢,然后利用MF進行調節。拍攝靜態蜻蜓時把焦點對準眼睛,有時候焦點會正對著蜻蜓的翅膀或者腳,這時候將快門鍵按下一半,同時用MF環稍微調節即可。

拍攝經驗談
首先,了解每個季節所出現的蜻蜓的生態習性,然后去它們棲息之處。選擇時間去也很重要。例如拍攝蜻蜓產卵,不同種類蜻蜓產卵的時間是不同的。不選擇時間,莽撞地去拍攝的話,很有可能一無所獲。所以一定要先做足準備功課,有目的的去進行拍攝。
如何不驚擾它們是拍攝的關鍵,田中建議是不追靜等。許多雄蜻蜓都有自己的地盤。即使由于受驚嚇逃走了,它不久又會回到原場所。所以,發現目標后,只要守株待兔即可。
不僅蜻蜓,似乎許多昆蟲都對左右運動比較敏感。所以,在靠近它們時,身體盡量不要左右搖擺,而是靜靜地筆直地往前靠近。要想把橫著拿的相機換成豎著拿時,如在蜻蜓眼前做這樣的動作,他們會立刻逃走。此時,橫著拍攝完后,慢慢地后退,將相機換成豎拿后,再靜靜地靠近蜻蜓。
自從可以使用LV拍攝后,拍攝蜻蜓就變得更加方便了。以前用光學取景需要整個身子靠近蜻蜓,現在使用LV,只要用手拿著相機靠近即可。這樣一來,蜻蜓的警戒性也會隨之降低。同時,一些相機加入了翻轉屏幕也使拍攝角度自由很多。因為許多蜻蜓會棲息在水面,這就需要拍攝角度要緊貼水面。此時,利用翻轉液晶屏實時取景,可以輕而易舉地進行拍攝。另外,利用魚眼鏡頭將太陽拍攝進來的時候,也需要在很低的角度下拍,液晶翻轉屏同樣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