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醫改方案正式公布,居民“看病難,看病貴”的問題得到一定程度的緩解,但這并不意味著人們就此可以遠離健康險,只保不包的社保醫療仍需商業健康險補充配合,人們應該認真選擇健康險,完善自身和家庭的健康保障體系。
作為基本醫療保險的重要補充,商業健康險在緩解老百姓“看病難,看病貴”的問題中發揮了重要作用,受到人們的青睞和關注。但是,4月7日,新醫改方案正式出臺,基本醫療保險的覆蓋面和保障力度都得到很大提高,人們不免要問,醫改后,還需要投保商業健康險嗎,該怎么投呢?
新醫改后仍屬必需品
2009年4月7日,中共中央、國務院聯合新華社全文發布了《醫藥衛生體制改革近期重點實施方案》,備受矚目的新醫改方案正式出臺,該方案遵循“廣覆蓋、保基本”的原則,在醫療保障、基本藥物制度等領域實現了新的突破,國家計劃在未來三年實現全民基本醫保,8500億元的投入中三分之二用于需方,也就是普通居民。另外,該方案還提高了社保大病醫療保險“封頂線”,將之從原城鄉居民年收入的4倍提高至6倍左右。
新醫改實施后,普通居民基本上都被納入了基本醫保范圍內,并且醫藥費用負擔得以減輕,這是否就意味著人們不必再投保商業健康險了呢?雖然新醫改方案擴大了基本醫保的覆蓋面,提高了保障額度,但是這種保障仍屬于低水平,只是提供一個基本保障。醫保設有起付標準,并制定了上限,例如重大疾病的平均治療費用為10~20萬,最高支付限額與實際支付費用之間存在一定差距,超出規定的部分仍然需要由個人負擔。并且社保醫療在報銷范圍上也有一些限制,比如某些藥品或診療項目、醫療服務等不在報銷范圍內,商業健康險可以在社保醫療規定的范圍之外給予幫助。
保險專家稱,新醫改后,商業健康險對于普通居民來講仍然很重要,它是基本醫療保障的重要補充,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一是對基本醫療保險不能覆蓋部分和大病上限以上部分費用的理賠,減輕民眾看病的負擔;二是對民眾因疾病帶來的其他負擔提供保障,如誤工損失、家人看護支出、旅途交通費用、通訊費用等;三是針對特定群體的特殊健康需求,提供失能保險、護理保險等專業保障。
此外,為了應對新醫改為商業健康險帶來的機遇和挑戰,各家保險公司也都在進行積極的調整,近日,為了配合新醫改,各大壽險公司紛紛推出了著眼更長遠的長期健康險,例如泰康人壽的“泰康吉祥住院津貼健康保險計劃“和廣電日生人壽的天祥終身重大疾病保險”等。保險專家表示,雖然新醫改壓縮了商業健康險的利益空間,但是也促使其發揮創新能力,保險公司可以擴大保障范圍,可以提供基本醫療保險目前仍未涉足的失能保險、護理保險等。另外,每個人的經濟狀況、風險防范意識和偏好不同,尤其是中高收入人群對于服務水平的要求較高,商業保險可以通過產品和服務創新,滿足這部分人群的差異化需求。
產品選擇有技巧
與醫保相比,商業健康險的形式和種類更趨多樣化,主要可以分為重大疾病保險、住院費用報銷型保險以及住院補貼型保險。除了以上三種主要的險種外,保險公司還在不斷細化市場,盡量提供更完善的健康保障,如目前已開發出護理保險、失能保險等。保險專家稱,新醫改對商業健康險的影響并未波及所有險種,社保醫療是憑票據報銷,商業健康險中只有與票據報銷相關的險種即住院費用報銷型保險受到一些影響,像重疾險、補貼型保險則不受新醫改影響。
重大疾病險雪中送炭。新醫改提高居民醫保最高支付限額,有些人認為重大疾病險似乎不再重要。這種觀點是錯誤的,社保醫療保障的只是最基本的一部分,很多重大疾病和用藥并未納入其中,保險專家認為,重大疾病的保障多數還是需要依靠商業醫療保險來承擔。據了解,目前,保險公司重疾險產品的保障范圍必須包括25種疾病中發生率最高的6種疾病。并且,商業重疾險不是事后報銷,而通常是在確診后即可一次性給付保險金,這樣就為居民選擇更好的醫療設備、藥品和服務創造了條件,從而增加了存活的幾率,也可減輕家庭的經濟負擔。但是并不是承保疾病越多越好,因為承保病種越多,價格越高,并且有些疾病的發病率很低,投保反而不合算。
適當購買報銷型保險。除了重疾險外,住院費用報銷險和補貼險也是兩個重要險種,主要費用報銷型保險是被保險人發生意外或疾病而導致產生住院醫療費用時,保險公司按合同約定比例、憑借被保險人提供的有效發票給予報銷。這一保險與醫保、其他商業保險形成互補,可以分擔超出社保醫療規定限額的費用支出,但是購買時需謹慎,避免重復購買,得不償失。
補貼型保險錦上添花。住院補貼險是被保險人因意外或疾病導致住院,保險公司按合同約定標準給付保險金的補貼型保險,與醫保沒有關系。例如,保險合同約定投保人每住院一天將獲得2。O元補貼,若住20天,將獲40D0元的補貼。并且補貼型健康險在理賠時根據保單約定金額申請給付,理賠操作更為簡便、快捷,保險條款也更為人性化。但是它的保障功能有限,屬于錦上添花,最好與重疾險等搭配購買。
值得注意的是,健康險投保后一般都會有10天的猶豫期,投保人在猶豫期發現險種不合理或者不適合自己,可以要求退保。
細節讓保險更合理
健康險與其他險種相比更加專業,保險合同中經常會出現各種專業術語,因此在投保時需要注意以下幾點:
1、注意如實告知。保險法規定,個人在投保人身險時都有如實告知的義務,在訂立合同時,應將自己目前的身體狀況及既往病史如實告知,如有隱瞞,可能遭遇拒賠。
2、要注意投保年齡限制,根據險種不同,最低投保年齡一般由出生后90天至年滿16周歲不等,最高投保年齡在60至70周歲之間。但是一般情況下,年齡越大保費就越高,特別是老年人,由于身體健康狀況的問題,投保健康險可能很不劃算,因此最好盡早投保。
3、注意險種的責任范圍,分清楚哪些疾病是保險責任范圍內的,哪些不在責任范圍內。健康險一般只保障一些常見的發生概率較高的疾病,不必對發生幾率十分罕見的疾病投保,如有需要,可以選擇一些可保障特殊疾病的險種。
4、注意免賠額,因為保險公司一般對一些金額較低的醫療費用采用免賠的規定,所以有些損失,消費者如果可以承擔,就不必購買保險。
5、注意住院醫療保險的觀望期。保險公司在承保時均設有一個觀望期。根據不同的險種,觀望期有自合同生效日起90天和180天兩種。保險公司一般不會對在觀望期內發生的醫療費用支出進行理賠。
6、高度重視續保條款。保證續保責任是指在續保時保險人不得對被保險人以風險加費、責任免除、拒保等方式改變或免除其承擔的保險責任。因為一旦患病,即使治愈了,投保人重新患病的風險很大,并且,有些慢性疾病的發病率較高,有時一種重大疾病會持續一年甚至多年,保險公司的風險太大。一旦保險公司對被保險人做出保證續保的承諾后,就失去了對被保險人進行核保的權利,不論被保險人新患何種疾病,保險公司都不得對其進行加費或將該疾病除外,更不能拒保,風險加大,因此,很多保險公司在保單上對續保條件做出不同規定,投保人應該重點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