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初至2005年上半年,我國有1006人在使用葛根素注射液后出現了不良反應,其中11人死亡。2006年6月,魚腥草注射液、復方蒲公英注射液等七種中藥注射液因在使用中引起了嚴重的不良反應,國家藥監局下令暫停使用和待審批。2008年10月,云南省紅河州6名患者在使用了完達山制藥廠生產的刺五加注射液(批號分別為2007122721、2007121511)后,出現了嚴重的不良反應,其中3人死亡。同月,陜西省延安市志丹縣的4名新生兒在使用了山西太行藥業股份有限公司生產的批號為071001的茵梔黃注射液后,出現了嚴重的不良反應,其中1名兒童死亡……隨著一起起此類事件的曝光,中藥注射液的安全問題成了人們關注的焦點。
中藥注射液是在中醫藥制劑基礎上發展起來的一種新的中藥劑型,可分為單體中藥注射液和混合中藥注射液兩種類型。其中單體中藥注射液是用從中藥里提取出的單個有效成分制成的注射液,如可用于治療缺血性心腦血管疾病的川芎嗪注射劑等。混合中藥注射劑是通過對中藥復方中的單味藥物進行提取,將提取物混合后制成的注射劑,如由中藥名方“安宮牛黃丸”的改良方制成的清開靈注射劑等。由于中國人普遍相信“中藥的毒副作用小”,而且中藥注射液又兼有西藥注射液的見效快等特點,因此中藥注射液一直深受廣大患者的青睞。那么,為什么一直被人們認為是“毒副作用小”的中藥注射液會引起很多的不良反應呢?
臨床研究發現,中藥注射液之所以會引起不良反應,主要是以下三個原因造成的:
一、中藥注射液的成分過多:在發達國家,植物類藥物注射液一般都是由1種原料制成的。即使是復方制劑,所含的成分也只有兩三種,最多不超過5種。而在列入我國國家標準的109種中藥注射液中,原料藥在3味以上的就有34種,原料藥超過5味的有16種,甚至還有6種中藥注射液的原料藥超過了7味。專家認為,如此多的中藥原料,其中哪些對人體有益、哪些對人體有害以及這些原料各自的化學性質如何等問題,大部分還不被人們完全了解。將這樣一些藥物成分復雜、在某些細微方面尚有盲點的注射液直接注射到患者的體內,難免會有隱患。
二、使用不當:有些患者(尤其是老年人)缺少醫藥常識,認為中藥用起來安全,用多少都可以,因此常常超量地使用中藥注射液。有些人甚至將中藥注射液當作預防疾病的保健品來使用,不管有病沒病,都經常注射中藥針劑。這些做法當然都是錯誤的。常言道:“是藥三分毒”,中藥注射液也不例外。而且有些中藥注射液雖然原料來自于中藥,但其生產過程和用法已與西藥完全相同,在使用時無法做到“辨證施治”。加之,有些患者在使用此類制劑時不能嚴格地對癥、按規定用藥,自然就更容易引起不良反應。另外,將中藥注射液與其他藥物(如抗菌素等)合用是現在臨床上很流行的做法。然而,中藥注射液中的復雜成分很可能跟某些西藥成分發生化學反應。這也容易引起不良反應。
三、生產技術不過關:目前,我國中藥注射液的生產水平參差不齊。有些廠家在生產該類藥品時,沒有把其中的雜質徹底清除干凈。這就導致一些中藥注射液中的異性蛋白含量偏高。而異性蛋白屬于過敏原之一,它會導致使用者(尤其是嬰幼兒)出現過敏或其他不良反應。
綜上所述,人們在使用中藥注射劑時,應注意以下幾點:①要遵守“能選擇口服給藥時就不選擇肌肉注射給藥,能選擇肌肉注射給藥時就不選擇靜脈輸注給藥”的用藥原則。②在使用中藥注射液時要嚴格掌握其適應癥和用法、用量,不要濫用該類藥物。③盡量不要將中藥注射液與其他藥物合用。如必須合用時,應在醫生的指導下進行。④有過敏體質者應慎用中藥注射液。⑤在使用中藥注射液前,應仔細觀察藥品的外觀、生產廠家、批號和有效期,一旦發現異常,應拒絕使用。⑥患者在使用中藥注射液時,一旦出現皮疹、皮膚瘙癢、頭昏、心慌等不良反應,應立即停止使用,并應及時進行對癥治療。另外,人們最好去正規醫院注射中藥注射液,一旦發生意外,可得到及時的搶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