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們一旦發現自己患了血脂異常,就應進行治療。目前,臨床上治療該病主要有基本治療和藥物治療兩種方法。
一、基本治療
血脂異常的基本治療主要是指該病患者要通過合理地安排膳食、改善生活方式進行治療。其中合理地安排膳食是指要保持飲食的清淡,每天所攝入脂肪的含熱量不應超過攝入總熱量的10%,每天攝入的飽和脂肪量應低于所攝入總脂肪量的30%,而且每天攝入的膽固醇量應低于300毫克。要做到以上這幾點,血脂異常患者就要多吃富含蛋白質的食品,如瘦肉、魚(帶魚除外)、雞、鴨、鵝和豆制品等,要少吃含飽和脂肪酸和高膽固醇的食品,如肥肉、蛋黃、奶制品和動物內臟等。改善生活方式是指要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要多參加體育活動,注意控制體重,并要戒煙、戒酒,避免精神過度緊張等。
一般來說,輕度的血脂異常患者通過合理地安排膳食、改善生活方式等基本治療,是可以控制病情的。但若通過基本治療不能達到治療的目標,則必須進行藥物治療。需要注意的是,血脂異常患者在采用藥物治療的同時,還必須堅持進行基本治療,絕不能因為使用了調脂藥就不注意飲食的調節和生活方式的改善,否則是很難控制好血脂的。
二、藥物治療
目前,臨床上用于治療血脂異常的藥物主要有以下4類:
1.他汀類藥物(又叫羥甲基戊二酰輔酶A(HMG-CoA)還原酶抑制劑):他汀類藥物是目前臨床上應用的最有效的調脂藥。該類藥物可通過抑制膽固醇合成酶的分泌來降低膽固醇,并能促進肝臟中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受體的合成,具有降低總膽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和甘油三酯的水平以及輕度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水平的作用。另外,血脂異常患者使用該藥,可以明顯降低心腦血管事件的發生率。目前,臨床上常用的他汀類藥物主要有辛伐他汀(舒降之、辛可)、氟伐他汀(來適可)、普伐他汀(普拉固、美百樂鎮)、阿托伐他汀(立普妥)和血脂康(含洛伐他汀成分)等。
需要注意的是,他汀類藥物可能會引起肝功能損害和肌病等不良反應,因此人們應在醫生的指導下使用該類藥物。若在服藥期間出現了轉氨酶升高、肌肉酸痛、肌無力及血清肌酸激酶升高等現象,應及時停藥并咨詢醫生。由于人體內的膽固醇多在夜間合成,因此血脂異常患者最好在晚上服用他汀類藥物。另外,他汀類藥物最好不要與貝特類藥物合用,否則可引起嚴重的不良反應。
2.貝特類藥物(又叫苯氧酸類藥物):貝特類藥物能通過增強人體脂蛋白酶的作用來加速血液中甘油三酯的乳糜微粒和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的降解,具有降低甘油三酯水平和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水平的作用(對總膽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的水平也有輕度降低的作用)。常用的貝特類藥有:非諾貝特(力平脂)、吉非貝特(吉非羅齊、諾衡)和苯扎貝特(必利脂)等。由于貝特類藥物可引起腹痛、胃腸不適、惡心嘔吐和肌肉疼痛等不良反應,并可影響肝腎的功能,因此,人們在服用該類藥物期間應定期去醫院檢查肝腎功能。另外,該類藥物不宜與他汀類藥物合用。
3.膽酸螯合劑:膽酸螯合劑可阻止腸道對膽酸和膽固醇的吸收,促進其從腸道排除,并能加強人體對膽固醇的降解能力。常用的膽酸螯合劑主要有考來烯胺(消膽胺)等。由于該類藥物的使用劑量較大,而且口味欠佳,對血脂的調節作用也不明顯,因此臨床上已較少使用。
4.其他:煙酸和魚油制劑也具有調節血脂的作用。其中煙酸具有降低甘油三酯、總膽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水平的作用。魚油制劑具有降低甘油三酯水平和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水平的作用。
一般來說,血脂異常患者如果表現為血清總膽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升高,可首選他汀類藥物進行治療,必要時可加用膽酸螯合劑。如果表現為甘油三酯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降低,可選用貝特類藥物或魚油制劑進行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