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進行藥物治療是臨床上治療血脂異常的主要方法。然而,很多人對用藥治療血脂異常還存在著一些錯誤的認識,這會影響患者的正常治療。那么,人們對用藥治療血脂異常都存在哪些錯誤認識呢?
一、單靠控制飲食就可以了,無需使用調脂藥
血脂異常是一種慢性的代謝異常疾病。對于癥狀較輕的血脂異常患者來說,通過進行以控制飲食和改善生活方式為主要內容的基本治療是可以控制好血脂的。但對于癥狀較重或患有頑固性血脂異常的患者來說,單靠基本治療是很難控制住血脂的。此類患者必須在醫生的指導下使用調脂藥物進行治療。目前,他汀類藥物是臨床上治療血脂異常效果最好的藥物。該類藥物雖然有一定的副作用,但其療效已得到國內外專家的一致認同。因此,血脂異常患者不能因為他汀類藥物的副作用大而拒絕使用。

二、血脂正常后就可以停止用藥
很多血脂異常患者由于聽說調脂藥物的副作用很大,在使用該類藥物治療時,一旦其血脂恢復正常,就迫不及待地停止用藥。其實,這種做法是錯誤的。因為此類血脂異常患者若在血脂恢復正常后馬上停止用藥,其血脂可在1~2周后退回到治療前的水平。而且該病一旦復發,會給患者帶來巨大的心理壓力。
三、用藥治療血脂異常不必定期去醫院復查
不同的血脂異常患者對于同一種調脂藥物的療效和副作用往往有不同的反應,故當有些血脂異常患者在未做血脂復查的情況下服用了該類藥物時,就可能出現肝功能異常等不良反應。因此,血脂異常患者在長期服用調脂藥物的同時,必須定期去醫院檢查血脂,然后根據血脂的檢查結果,在醫生的指導下調整用藥,這樣才能避免出現不良反應。
針對以上在治療血脂異常方面存在的錯誤認識,醫生們建議血脂異常患者在使用調脂藥物進行治療時,應做到以下幾點:
1.血脂異常患者在開始服用調脂藥前的1~3個月內,應到同一家醫院進行3次以上的血脂檢查(最佳的查血時間應在禁食后的12~16個小時之間),并根據檢查結果請醫生來確定選擇何種藥物進行治療。
2.血脂異常患者在使用他汀類藥物治療4~6周后,應去醫院復查血脂,并請醫生根據血脂的變化來調整用藥的種類和劑量。如果血脂未能降至正常水平,應增加用藥的劑量或改用其他調脂藥物,必要時還可聯合用藥。如果血脂已經恢復正常,應繼續服用原來的藥物(劑量不變)進行維持治療。如果血脂低于正常水平,應在醫生的指導下減少用藥的劑量,但不可擅自停藥。
3.長期服用調脂藥物的血脂異常患者應每隔2~3個月去醫院檢查一次血脂、肝功能和肌酸激酶等指標,并經常向醫生反饋自己服藥后的情況,如有無消化道不適、肌肉疼痛、乏力等癥狀。如果出現了上述癥狀,則應及時停藥或進行對癥治療。
4.血脂異常患者在進行藥物治療的同時,一定要繼續進行以控制飲食、改善生活方式等為主要內容的基本治療,如限制動物脂肪等高膽固醇食物的攝入,適當進行運動及戒煙等,這樣才能獲得更好的治療效果。
另外,伴有冠心病、高血壓、糖尿病、痛風等疾病的血脂異常患者還應積極地治療這些并發癥,這樣才能有效地減少心血管事件的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