腦血管疾病是冬季的多發病。因突發腦血管病而造成偏癱的患者在冬季也比較多見。偏癱又叫半身不遂,是指人體一側上下肢、面肌和舌肌出現了運動功能障礙。病情較輕的偏癱患者尚有較好的站立和行走能力,但在行走時可出現偏癱步態(其上肢屈曲,下肢伸直,患側的下肢走一步劃半個圈)。病情較重的偏癱患者則常會因一側肢體失去運動能力而臥床不起。在發生偏癱后,大多數患者的情緒都非常低落,做什么事都提不起興趣。此時患者的家屬常會讓其整天臥床休息,不進行任何活動和鍛煉。實際上,偏癱患者應盡早進行功能鍛煉,而且功能鍛煉進行得越早,其肢體的運動功能就恢復得越好。一般來說,缺血性腦血管意外患者可在病情穩定后的2~3天開始進行功能鍛煉,出血性腦血管意外患者可在病情穩定后的1周左右開始進行功能鍛煉。偏癱患者及其家屬一定不要錯過這個能促使病情更快康復的鍛煉時機。下面就介紹3種偏癱初期的功能鍛煉法,供偏癱患者使用:
1.環繞洗臉法:偏癱患者用健側的手抓住患側的手,讓患側的手掌展開,然后用健側手帶動患側的手掌在自己的臉部做模仿洗臉的動作。可先沿順時針方向揉按臉部一圈,再沿逆時針方向揉按臉部一圈。每天可做2~3組,做10次為1組。做環繞洗臉的鍛煉可使偏癱患者在大腦中形成和加強控制患側手的意識。
2.仰臥抬臀法:偏癱患者取仰臥位,將雙臂伸展并放于身體的兩邊,將雙腿屈髖、屈膝,并用枕頭(或由家屬協助)將患側的腿固定在屈膝位,然后盡量將自己的臀部上抬,使臀部離開床面10秒鐘后再落下。每天可做5~10次,在鍛煉的過程中不可屏氣。做仰臥抬臀鍛煉可增強偏癱患者的腰肌力量,有利于其站立、轉身、行走等功能的恢復。
3.蹺腿擺髖法:偏癱患者取仰臥位,用枕頭(或由家屬協助)將患側的腿固定在屈膝位,將健側的腿放在患側腿的膝蓋上,然后向左右擺動髖部。每天可做2~3組,做20次為1組。做蹺腿擺髖鍛煉可增加偏癱患者肢體的協調性和對患肢的控制能力,并有利于其行走功能的恢復。■
本欄目編輯/龐毓文 pangyw66@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