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中國決定實施一項海外高層次人才引進計劃。該計劃圍繞國家發展戰略目標,將用5到10年,引進并有重點地支持一批能夠突破關鍵技術、發展高新產業、帶動新興學科的戰略科學家和領軍人才來華或回國創新創業。
在當今科技進步日新月異、經濟全球化日趨深入的情況下,人才已成為一大資源。改革開放30年來,中國共有136萬人出國留學,以留學人才為主體的海外人才是中國高層次人才隊伍的重要來源。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推進,中國各項事業蓬勃發展,吸引大批海外高層次人才的時機已經到來。中國歐美同學會會長韓啟德先生說:“經過30年的改革開放,我國對高層次人才尤其是對處在世界科學技術前沿和產業高端、熟悉國際市場和國際規則的優秀人才的需求雖然迫切,這為廣大留學人員提供了干事業、展才華、做貢獻的廣闊舞臺。”
據悉,中國各地及有關部門十分重視引進海外人才工作,紛紛實施了相關的引進計劃,并給予了充足的財政支持。比如,江蘇省每年拿出專項資金,對每位引進人才或團隊一次性給予不低于100萬元人民幣的資金支持。教育部實施了“長江學者獎勵計劃”,10年來,共聘任了長江學者1308人,其中特聘教授905人,講座教授403人。特聘教授中,90%以上具有海外留學或工作經歷,講座教授全部從海外招聘。
雖然近年來海外人才歸國數量快速增加,但與中國建設創新型國家對各類高層次人才的迫切需求相比,中國的人才引進工作力量不夠集中、力度不夠大、政策不夠完善,引進人才的數量和質量都有待提高。因此,中國制訂了更大規模的海外高層次人才引進計劃。
海外高層次人才來華或回國,首先必須有適合他們的工作基礎。日前啟動的海外高層次人才引進計劃將充分發揮高等院校、科研機構、企業、商業金融機構等用人單位的主體作用,將海外高層次人才吸納到能夠充分發揮其專業和特長的崗位。
為了吸引更多的海外人才,特別是急需緊缺的高層次人才來華或回國工作,中國將妥善解決他們在中國居留和出入境、落戶、醫療、保險、住房、子女入學等方面的困難和問題,并建立專門服務窗口,解除他們工作、生活的后顧之憂。國家外專局副局長張建國說:“為家屬在中國的居留和生活提供便利,也對子女進入學校等方面提供便利。同時,鼓勵他們把他們已有的專利、學識帶回到國內。”
另外,中國還將大力推動科研工作機制創新,積極探索建立與國際接軌、符合國情的科研和管理機制,給予引進人才相應的科研自主權、人事管理權和經費支配權。
據了解,中國將在中央、國家有關部門、地方分層次組織實施海外高層次人才引進計劃。中國的科研機構和國有大企業的一些職位會向全世界公開招聘,海外高層次人才可以通過網絡直接與用人單位或國家外專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等部門聯系。這些部門也在網上設立了專門的窗口,方便海外人才發送簡歷和相關材料,為他們來華或回國提供便利的溝通渠道。張建國說:“目前國家外國專家局還是想通過日常的工作有重點地吸引國外高層次和國內緊缺的人才,特別是有些部門向我們提出的崗位需求,比如機械制造、新材料、軟件和集成電路,包括金融領域的管理人才,我們根據這些崗位,向世界范圍內發出崗位需求,也通過一些國際人才交流或洽談會公布這些崗位需求。”
今年國家外專局還將主辦2009年中國國際人才交流大會、第八屆中美工程技術研討會、海外人才招聘洽談會等,促進中外人才交流,為海外高層次人才來華或回國工作提供更多的接洽機會。(劉東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