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與生活習慣的改變,發生動脈硬化者越來越多。動脈粥樣硬化會引起冠狀動脈、腦動脈的閉塞或出血,這已為人們熟知,但可導致主動脈瘤,且最終也會致人死亡,則鮮為人知。
主動脈瘤并非是名副其實的腫瘤,是指心臟發出最大動脈——主動脈管壁局限性膨大而形成的擴張。該病多見于老年患者,由于動脈粥樣硬化,促使動脈血管壁張力減退,在血流不斷沖擊下,造成動脈擴張,形成了所謂的主動脈瘤。按其部位不同,如位于胸部主動脈,稱為胸主動脈瘤,位于腹腔部位,則稱為腹主動脈瘤,兩者都十分危險,堪稱是埋在人體里的“定時炸彈”。該病的自然病程是高速高壓的動脈血流使瘤體進行性擴張,造成動脈瘤壁越來越薄,隨時可能“爆炸”,一旦血管破裂,會導致無法控制的大出血,危及生命。
胸主動脈瘤 其發生部位以升主動脈為主,主動脈弓次之。升主動脈瘤患者可有明顯體征,瘤體長大,向前胸壁靠近,在右側第一、二肋間隙局部隆起并有搏動。患者呼吸局促,咳嗽帶金屬音,面部及上肢浮腫。主動脈弓動脈瘤患者癥狀多,體征往往不明顯。因瘤體壓迫周圍神經組織和器官,一系列癥狀便應運而生。如聲音嘶啞(壓迫喉返神經),吞咽困難(壓迫食管),咳嗽氣喘(壓迫氣管、支氣管),呃逆或膈癱瘓(壓迫膈神經)等。據臨床實踐證明,胸主動脈瘤患者大多數在五年內死于瘤體破裂,故一經確診,最佳方法是采用手術治療?;蛘哂盟芰习庸虅用}瘤壁,或者切除主動脈瘤以同種動脈或血管代用品移植??墒勾蟛糠只颊呱玫酵炀取?/p>
腹主動脈瘤 腹主動脈直徑為2厘米左右,若擴張到4—5厘米,就稱為腹主動脈瘤。腹主動脈瘤的發病率在近30年中增加了7倍。60—70歲的人群中,發病率在1%—10%之間。腹主動脈瘤可突出于臍區上方。其外觀如雞蛋狀,有柔軟感,有節奏地搏動與心跳節律相同,平時不痛不癢,甚至也不伴有其他不適感覺。但腹主動脈瘤越大,生長速度越快,擴張到一定程度就發生破裂,引起大出血。如果搶救不及時,死亡率比腫瘤還高。臨床資料表明,直徑在4.5—5.5厘米的腹主動脈瘤,一年之內有10%發生破裂;直徑5厘米以上者,確診后兩年內發生破裂達50%,90%以上的病人因此猝死。盡管腹主動脈瘤早期沒有任何癥狀,但只要稍加注意,還是可以自己覺察的。老年人如在腹部肚臍左上方摸到腫塊,并有跳動感,就應想到腹主動脈瘤的可能。此時虛立即到醫院接受B超檢查,通過B型超聲檢查,可使腹主動脈瘤的形狀、大小、位置“原形畢露”。一旦確診,最理想的方法是手術切除,然后用人造血管代以恢復正常血流。一般瘤體超過5厘米的患者都應當機立斷接受手術治療,切不可貽誤治療時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