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雖說韓國教練金昶伯如今已離開了他曾任主教練的中國女子曲棍球隊,告別了女曲的姑娘們,但女曲的姑娘們沒有忘記他,中國人也不會忘懷這位備受尊敬的金教練。
在球場上,他是“魔鬼”,在球場外,他像慈父;他有著男子漢的剛強,也有著英雄溫柔的一面。在中國,人們把他當成了自家人,親切地稱他“老金”,而他也把中國人當成了知己。
2008年北京奧運會上,他率領中國女子曲棍球隊獲得了銀牌,這是中國在本屆奧運會上球類集體項目的最好成績,所有中國球迷都為金昶伯和他的隊員們歡呼。
金昶伯不愿被稱希丁克
很少有人會像金昶伯那樣,每次奧運會都提出拿金牌。但在金昶伯看來,球場上不能贏球的教練,就毫無意義?!拔页缘氖沁@碗飯,就要認定一個目標走下去。我不能決定勝負,但我永遠在爭取勝利。我付出了,我就此生無憾。”
1988年金昶伯率領韓國女曲在漢城奧運會上奪得銀牌。20年后,他又以中國隊主帥的身份出戰北京奧運會,并再次收獲銀牌。這是一種緣分,又是一種遺憾。但他堅信,中國女曲比韓國女曲更有希望,更有未來。
奧運會女曲半決賽后一名韓國記者向金昶伯提問:“聽說中國人都把你稱為‘中國希丁克’(2002年帶領韓國足球隊打入世界杯前四名的荷蘭籍主教練),你喜歡這樣的稱呼嗎?”
“沒有中國人叫我希丁克!”面對同胞,金昶伯的話擲地有聲,“我是金昶伯,教曲棍球的金昶伯,得到13億中國人尊重的金昶伯!請你好好在韓國宣傳一下,中國人不把我稱為希丁克,他們只知道我是金昶伯?!钡拇_,對于大多數中國人而言,往往是因為金昶伯的大名,才知道和了解了曲棍球運動。
這位韓國記者苦笑著,不知道是該為金昶伯自豪,還是為自己尷尬。
在北京奧運會上,金昶伯率領中國女曲以6∶1狂勝韓國隊,就連韓國記者都感嘆,金昶伯就好像是一名中國人。其實,金昶伯的內心深處,深愛著他的祖國——韓國,他永遠都是一名韓國人。但是,他要用男人的方式來向祖國“問候”。
1999年,金昶伯一時賦閑在家。此刻,中國曲棍球協會向他招手,給了金昶伯一個嶄新的舞臺。他從1987年就開始注意中國女子曲棍球,他發現一直到90年代后期中國女曲依然進步不大。他知道癥結所在,他正好想在另一個平臺上施展自己的才華,所以欣然接受了中國的邀請!
結果,年輕的中國女子曲棍球隊在2002年韓國釜山亞運會上擊敗了稱霸4屆亞運會的韓國隊。釜山的父老鄉親把中國隊的勝利視為金昶伯的勝利。后來,韓國曲棍球協會看到中國女曲不斷取得的輝煌戰績,后悔放走了這樣好的教練,曾多次托人捎話邀請金昶伯回國執教。但是,與中國結下不解之緣、已舉家遷往中國的金昶伯回答,即使年薪高于中國10倍,他也頂多考慮一下。
老金的表白“我不是韓國的希丁克,我是中國的金昶伯。”讓無數中國人感動。中國的電視觀眾早就發現,他的中國話有點口音,但說得很流利。老金也說,他幾乎忘記自己是一個韓國人,只有在中國上飛機出示護照時,才會想起自己是一個韓國人。
汶川大地震時,中國女曲正在德國參加冠軍杯賽,不把自己當外人的金昶伯回到中國后馬上拿出10萬元,讓領隊趕快幫他捐給四川災區。10萬元雖算不上巨款,但老金在中國的收入并不高,這10萬元幾乎是他全部存款的1/3。
“魔鬼式”訓練打造勝利之師
有人問,你們中國球員的身體條件無法和歐美強國的球員相比,是什么支撐著你們奔跑到最后一分鐘?其實,他們不知道,這種動力實際上是用近乎殘酷的訓練換來的。當你見到中國女曲的“魔鬼式”訓練時,你就會知道她們為什么總能創造奇跡。
2000年老金接手中國女曲時說過,體能是中國隊最拿不出手的一個方面,而體能恰恰是一切技術、戰術的實施基礎。不過隊員們可不是一開始就接受得了他的“狠”,就連中方的助理教練對于老金的一些做法也頗有微詞。曲棍球部部長楊超坦言:“他剛開始的一些做法我們從來沒有經歷過,所以也不是那么容易認同?!?/p>
但是很快,老金帶隊取得的成績不得不令人刮目。接手后3個月,中國女曲就首次獲得了悉尼奧運會參賽權,并且在4個月后沖到了奧運會第五的位置。而1999年,金昶伯應邀“會診”中國隊時,中國女曲的世界排名還在20位開外。老金說:“用5個月的時間準備奧運會,如果說,技術、戰術的成分占了50%的話,另外的50%則重點在體能上?!币幌蜢`敏有余、體能不足的中國隊,終于以成績證明了老金幾個月的魔鬼訓練沒有白費。
在韓國,隊員必須全聽教練的,教練可以運用包括打罵等一切手段來刺激隊員,不許違抗。但在中國不行,這是兩種文化的差異。雖然中國隊員已盡量忍耐,韓國教練也心有顧忌,雙方還是不協調。后來還是中方領導出面協商,金教練才收起了小棍。小棍收起來了,威懾力猶在,姑娘們說,他不拿棍子了,反而覺得那個棍子就在身邊。
女曲姑娘們曾說:“真是苦得想哭啊!金老師的魔鬼訓練方式幾乎到了殘忍的地步。提起此事,姑娘們至今心有余悸。
沒有自信,不敢做動作,就不能成功。金昶伯一直這樣教導球員?!伴_始,金老師對我們說:‘我要把你們帶到世界一流’,我們認為他是吹牛。但事實是,他所說的目標都一個個實現了。上屆奧運會前,他搞了個測試,沒有一個隊員敢說目標進前六,他很生氣。他說必須樹立前三名的信心,只要付出了,就能做到。”
金昶伯發現中國人特別含蓄,在球場上不愛說話,沒有氣氛。他說:“你們在場上都不說話,有球傳過去,接球方不能提前知道。都長了嘴,為什么不說話?!”可是球員還是不太習慣。于是金昶伯就開始處罰,一邊跑一邊喊,后來中國隊小配合打出來了,信心在一天天增強。
金昶伯是個很有條理的男人。他的屋子與他的訓練計劃一樣有條不紊,他的思路十分清晰,每天不管工作到多晚,他都要上網收集曲棍球世界最新動態。他絕對不是僅靠“魔鬼式”訓練提高成績的教練。
“總有一天,我們要得到世界冠軍,而這需要我們付出更艱苦的努力?!苯痍撇@樣說。他本來很瘦,在推行“魔鬼式”訓練中殫精竭慮,讓他更加消瘦,一度曾掉了10公斤!而且金昶伯還有嚴重的腰傷,有時要別人扶著他,才能來到訓練場。然而他依然挺立著,痛楚而堅毅的臉色,讓姑娘們心痛不已。
有一次,因為球員的訓練質量太差,金昶伯一直生氣,心情不佳,硬是7天幾乎沒吃一頓像樣的飯,就靠喝水維生。姑娘們哭著懇求他吃飯,金昶伯依然如故。他說:“你們不用給我飯菜,我情緒不好,就不消化?!?/p>
從此后,女曲隊員們的訓練更加自覺了,不管教練在還是不在,絕不會出現訓練偷懶的現象,她們感到總有一雙眼睛在盯著,讓她們不敢懈怠。
“魔鬼教練”也有溫柔一面
金昶伯不介意人們稱他為“魔鬼教練”,而且以此自豪。在球場上,他是魔鬼,但在球場外,他卻像慈祥的父親,和隊員們建立了不是親情、勝似親情的關系。
隊員過生日,他會送上一份禮物;誰受傷了,他會親自背著上醫院。他得到的獎金,大都花在姑娘們身上。“她們實際上就像我的女兒,我帶著我的女兒們一起拼殺?!?/p>
那年在釜山,中韓女曲決戰在即,兩隊分列在球場上。此時,中方主教練金昶伯卻手捧一束鮮艷的紅玫瑰,笑瞇瞇地走向場地中央。記者們以為他要獻花給對手,可他卻徑直來到中國11號隊員面前,雙手把鮮花送給她,還在她的臉頰上輕輕地吻了一下。這一切像一股溫馨的風把場上的緊張氣氛沖淡了。原來這是中國女曲老隊員唐春玲第100場國際比賽。為了紀念這一時刻,老金特意訂購了100朵紅玫瑰,并親自獻給了自己的隊員。身經99場大賽考驗的唐春玲非常激動,她說要在這第100場比賽中發揮水平,圓自己第一個亞運冠軍夢。她做到了,她也如愿了。
金昶伯是一位孝子。有一次他在外地訓練時接電話,他的情緒讓隊員們感覺出了什么事。他回答說母親前些時病了,到快好了才告訴他,兒子不能盡孝,他很內疚?!澳赣H說,你是干大事業的人,不要掛念家里。再說,就是你回來又能頂什么用呢……”他一聲長嘆。和大家一樣,他已經9個多月沒回家了,他要和隊員們一起實現奧林匹克夢想。
心理壓力很重的他,卻想讓隊員們盡量輕松。平時和姑娘們開開玩笑。隊員們說,我們看著他變老,變憔悴了。周日的一點閑暇里,我們會給他拔新生的白發,心里感到難過。他卻開玩笑說:老師老了,這是讓你們氣出來的!笑聲化解了沉重,但也給姑娘們心里留下了一絲感傷。
金昶伯喜歡喝酒,尤其對中國白酒興趣頗濃。姑娘們回鄉探親時買來家鄉的名酒孝敬老師。他怕姑娘們破費,就故意說自己最愛喝小糊涂仙酒,因為價格便宜。后來考慮到工作,干脆宣布戒酒。
無情未必真豪杰。金老師是性情中人,他說得了冠軍他才喝“慶功酒”。不過,自從奧運會奪銀后,他的女弟子和中國同事們也讓他開戒了。
融入了中國生活
老金的家如今就安在了北京,中國已成了他的第二故鄉。
金昶伯的老母親說:“我兒子是做大事的?!薄?008年北京奧運會上他帶的隊伍拿了銀牌,我們全家都為他高興!比賽那會兒,我每天都為他禱告,希望他帶領中國姑娘們取得好成績?!?/p>
金昶伯的兩個大孩子現在清華大學讀書,大兒子讀生物系,二女兒讀中文系。小兒子也上中學了,老金對他的希望就是能夠像哥哥姐姐一樣學好中文,也考上一所名牌大學。他希望女兒將來嫁給中國小伙子,因為中國小伙子疼人。兒子嘛,最好還是找韓國人,要是找了中國女孩,大男子主義可就不好使了。
他的家庭已融入了中國社會,一家人在中國生活得很幸福。他家所住的望京地區,是北京有名的“韓國村”,超市、廣告、街牌、商品都標有韓文,餐館也可用韓文服務,足以讓他的一家樂不思釜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