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年至今,山東省濟寧市累計選派專業技術和管理人員63批548人次赴美國、英國、加拿大、日本、新西蘭、澳大利亞等發達國家和地區開展培訓,培養了一批管理、專業技術和實用技能人才。
“雙百人才工程”,培養管理人才隊伍。從1996年開始,濟寧市著眼于經濟和社會長遠發展,啟動實施了“百名現代企業管理人才工程”和“百名現代經濟管理人才工程”,兩項工程共選拔培養了220名學員,其中110名優秀學員到德國卡爾·杜伊斯堡培訓中心和美國加州州立大學洛杉磯分校進行了1至2個月的強化培訓。濟寧供水集團的幾名學員在培訓結業后,先后擔任了集團的副總經理或子公司負責人,利用所學知識在組織研發智能水表、供水管網信息系統建設、開辟新的水源地、強化水質控制、加強內部管理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明顯的成績。
增強自主創新能力,培養專業技術人才隊伍。針對濟寧市的紡織、煤化工、機械制造等重點行業、重大項目,先后組織實施了淀粉浸潤劑配制工藝技術、PaperIQ Plus質量控制技術等出國(境)培訓項目。
山東太陽紙業股份有限公司是我國最大的民營造紙企業。自1996年起,先后選派200余人次分赴德國西門子、芬蘭美卓、奧地利以及日、美等一些國際知名企業集團學習、深造。通過智力引進,改進了生產工藝,推動了具有市場前景的新技術、新產品的開發。
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山東如意科技集團擁有國家級公司技術中心、工程技術研究院和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積極著力開展了關于精紡呢絨的整理、后整理、染色、質量管理、產品設計等方面生產工藝出國培訓,派遣一批中高級人才赴意大利、法國、德國、英國等國家進行培訓。通過出國技術培訓,引進開發新產品230個,形成系列產品380個,形成花色800余種,新產品產值率達46%,大大提高了如意品牌在國際市場上的競爭力。
服務產業結構調整,培養高技能人才隊伍。山東兗礦國際焦化有限公司是兗礦集團優化產業結構,與兩家世界500強企業巴西CVRD公司和日本伊藤忠商事株式會社出資建設的新型煤化工企業。200萬噸焦炭暨20萬噸甲醇項目引進的亞洲最高首座7.63米焦爐,屬德國原廠拆遷重建項目,亟須掌握國外相關配套技術。
公司選派化產、煉焦、電氣儀表、自動化、安全及環境監測等方面的25名技術工人,到德國多特蒙德市魯爾煤業集團總部接受為期3個月的專業培訓,基本掌握了7.63米焦爐運行維護,化產裝置、電氣儀表的使用操作,工程安全與環境保護等一系列的知識,在極短的時間內掌握了世界先進的煤焦化相關技術,將我國的煉焦工業技術水平向前推進了20 年,成為國內焦化行業工藝轉折的標志性工程。
山東彩橋駕駛室有限公司20名技術工人赴日本大京株式會社為期1年的工程機械駕駛室制造技術培訓、山推工程機械股份有限公司45名技術工人赴日本TOPY公司開展履帶生產工藝技術培訓等項目均取得了明顯成效。
服務新農村建設,培養農村實用人才隊伍。近年來,濟寧市先后組織實施了名優淡水魚品種養殖技術、果蔬保鮮及農副產品加工技術、丹系長白豬的選育技術、肉羊良種胚胎移植及產業化開發、意大利名優核桃栽培技術培訓、蘋果標準化(量化)栽培管理技術等出國(境)培訓項目。
省級引智示范基地濟寧市農業高新技術示范園,先后引進荷蘭蔬菜無土栽培、工廠化育苗繁育、溫室調控、無公害蔬菜生產等100多項高新技術,從荷蘭、美國、以色列等10多個國家和地區引進400多個新品種,其中蝴蝶蘭、紅掌、大花蕙蘭等花卉,美國紅提、金太陽杏、日本甜柿等果樹以及紅葉甜菜、櫻桃西紅柿、彩椒等蔬菜均試種成功,指導周邊11個縣市區及周邊地區發展日光溫室1萬多個,輻射帶動蔬菜、果樹、花卉、綠化種苗等近10萬畝,每年為農民提供優質蔬菜種苗1000多萬株,提供高檔花卉組培苗800萬株,發展果樹日光溫室100多個,發展養殖戶7000余戶,有力地推動了區域內農業向品種優良化、產品優質化、結構合理化、布局規模化的發展。
通過調查發現,出國(境)培訓工作還存在一些問題,如出國培訓項目申報方式單一,有些層次較高、社會急需的出國(境)培訓項目單位因為錯過了一年一度的項目計劃申報時間,而無法立項實施的現象。探索項目審批變一年一次審批為多次審批的方式,縮短審批周期,適度增加出國(境)培訓項目審批工作的靈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