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有“兩京鎖鑰無雙地,萬里長城第一關”之稱的山海關,歷來為兵家必爭之地,和平時期又是交通要塞和關內關外交易的重要商埠。城內店鋪鱗次櫛比,五行八作齊全,南北商賈云集,車水馬龍,呈現出一派繁榮景象。
這天,有兩位外地客人同住城內一家小客店,一位客人先開口問另一位:“兄臺貴姓高名?此次到山海關來是投親訪友還是做生意?”
客人答道:“在下姓王名甲,此來一非投親訪友,二非做買賣。在下生性好奇,凡聽到奇聞異事必然前往親睹虛實。前些時候,聽人說關東烏拉街地方有個松樹屯,屯里有一棵千年古松,樹干粗大,高聳入云。據說太陽剛出時其樹影長達十余里!在下決定前往一觀。”王甲說完問對方道:“請問閣下尊姓大名,來此貴干……”
對方回道:“小弟姓李名乙,今日與兄臺在此相遇真乃三生有幸。小弟與王兄有同樣癖好,對奇聞異事情有獨鐘。我聽說直隸保定府有個大柳莊,莊里有一棵大柳樹,其樹冠將村莊百余戶人家全部遮住,樹干需百余人手牽手才能圍過來,小弟此番就是要到大柳莊見見世面……”
王甲道:“這等高大的柳樹堪稱天下奇絕!好,待在下看過大松樹回來,一定步閣下后塵前往大柳莊一飽眼福!”
李乙道:“今聽兄臺說大松樹之奇,更令小弟心馳神往,回來后一定往松樹屯走走……”
次日,王甲與李乙在山海關分手,兩個人互道珍重各奔前程。
一個多月后,王甲與李乙又在山海關那家小客店不期而遇。王甲問李乙說:“閣下大柳莊一行,一定目睹了大柳樹的風采吧?”
李乙不無遺憾地說:“可惜呀,那大柳樹早已被村人伐倒,小弟只看到了大柳樹的樹墩,那樹墩如今已做了全村人公用的打谷場了……”
“樹墩做了全村人的打谷場?”王甲現出一臉驚訝,又說,“閣下雖然未能見到大柳樹的全貌,看到這么大的樹墩,終是不虛此行啊!”王甲嘴上這么說,心里卻暗暗罵李乙:“你這個鬼東西騙得了別人豈能騙得了我?我王甲祖祖輩輩就住在大柳莊,那大柳樹之說不過是當地人的一種傳說,壓根兒就沒有什么大柳樹!大樹墩做全村公用打谷場,簡直是胡說八道,這謊言也太離譜了!”
李乙面帶微笑問王甲說:“兄臺到松樹屯,不用說一定見到大松樹的真面目了……”
王甲慨嘆道:“可惜我也晚到了一步。在我趕到松樹屯的前三天,刮了一場大風,那大松樹已被風刮倒了,大松樹的樹冠把五里外草甸上的羊群砸死了百余只,羊群的主人正跟松樹屯人打官司呢……”
李乙聽了心里不由得暗暗地發笑:“你這個可惡的家伙,說得也太玄了!我李乙祖宗八代就住在松樹屯,大松樹之說不過是當地人編的笑話而已,你這鬼話騙得了誰?”但李乙卻望著王甲,裝著十分羨慕的樣子說:“兄臺比我幸運多了,大松樹雖然被風刮倒了,但兄臺畢竟見到大松樹,大飽眼福了……”
兩個人都心知肚明,歷盡了跋涉之苦,白跑了幾千里冤枉路卻毫無收獲。但是,兩個人都感到很快樂,因為欺騙了對方,他們心理上都得到了一種莫名的滿足……
(壓題圖:《北京舊聞》)(責編 何 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