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 南


山東省一死刑犯在押赴刑場執行槍決的途中表現異常,引起了監督執行死刑的助理檢察員的注意,經再三審問犯人,助理檢察員斷定這很可能是一起錯案。于是執行死刑的命令被暫緩執行,調查小組秘密出動,最后案情終于露出廬山真面目……這不是虛構的故事情節,而是50多年前一起真實的案件,并且因為是我國解放后第一起在監督執行死刑中平反的冤案而載入史冊。黃泉路上喊冤
1955年12月30日,山東省膠縣(今膠州市)人民檢察院助理檢察員劉明智突然接到命令,院黨組決定由他負責監督對反革命殺人犯安樂三執行死刑。
這天上午,天氣陰沉,刺骨的西北風夾雜著零星小雪,卷起了一陣陣塵土。劉明智深知任務并不輕松,萬一執行死刑中發生意外,有負黨和人民的重托。他胡亂扒了幾口飯,便和民警楊成起等人一起押著犯人上路了。按照原定計劃,將死刑犯安樂三押到膠縣16區張應村,召集群眾舉行公審大會,宣判犯人罪行后就地槍決。
膠縣縣城距16區有20多公里,由于安樂三此時還不知自己就要被槍決,一路上態度老實。劉明智和民警們沒有遇到什么麻煩,至中午時就到達了16區地界。
當押解人員來到區公所駐地大朱戈村時,街上陸續跟隨著一些看熱鬧的群眾,為了防止意外情況發生,兩位民警靠上前揪緊了犯人。這時,安樂三已覺察出今天將被處決,兩腿一軟癱在地上,不顧民警們的呵斥,聲嘶力竭地喊道:“快給我來個痛快的!”民警們只好拖拉著他往前走。走了一段路,迎面來了一位老人,安樂三抬頭定睛一看,突然跪在地上,哭喊起來:“舅,我是安樂三,我死得好冤啊,我死后叫我兒子上北京去給我申冤!”說完,趴在地上嗚嗚地哭起來。劉明智檢察員以為是犯人臨死前的撒野,所以也沒多想,就繼續讓民警們押著犯人朝區公所走去。
押解人員到了區公所已是中午過晌了。楊成起反映:“犯人一個勁兒地喊冤,說他沒有人命罪,讓他吃飯,他不肯吃。”這些情況漸漸引起劉明智的注意,聯想到犯人一進村時的異常表現,他腦筋一閃——這個案子是否有什么問題?
大朱戈村距張應村有5公里路程。當押解人員走至張應村后時,安樂三死命掙脫民警的手,撲通一聲跪在地上,仰頭望天哀嚎道:“老天爺,您老人家顯顯靈,救救我吧,我死得好冤枉啊!”說完跪在路上不肯起來,無聲的淚水從這位壯年漢子的眼眶里涌出……
劉明智審察過無數案件,也監督過不少死刑,他對每一件案子都認真審查,對每一位罪有應得的死刑犯都是立場堅定,毫不留情。唯獨這一次,犯人安樂三的異常表現使他心里感到震撼。作為一名對人民認真負責的好干部,心里始終回蕩著一個聲音:絕不放過一個壞人,但也絕不冤枉一個好人;為維護法律的尊嚴,我有責任把好最后一關。他堅信這么一個道理:“要執行死刑倒容易,殺錯了可就無法糾正了,還是慎重些好。”最后,劉明智打定主意:“到了張應村,與縣法院巡回法庭王洪海庭長認真研究后,再作處理。”
這天適逢張應大集,雖然押解人員進村已是下午3點多鐘,但是大街小巷仍然有不少擺攤設點的人不肯散去。為了防止發生意外,劉明智征得村干部的同意,派民警和民兵把犯人暫押在張應村西的小趙家莊。一切安排停當,劉明智立即找到王洪海庭長,向他介紹了犯人的上述情況,王庭長也覺得有重新審查的必要。于是,兩人翻開案卷,仔細查閱每一句話、每一件實例,然后潛心研究案情。
安樂三其人
安樂三是膠縣沙河區草泊鄉趙家嶺村人,1918年出生在一個中農家庭,小時候上過兩年私塾,年輕時隨父親在青島南山市場擺過攤賣過菜。
有一次,安樂三從青島回鄉,走至膠縣城西被張鴻飛的偽軍抓去,被迫穿上那一身“黃皮子”。一年后,安樂三負傷回鄉,又被日偽軍逼迫當上了草泊鄉的偽副保長。這時候已到了抗日戰爭的最后階段,安樂三深知日軍已是秋后的螞蚱,不得不為自己留條后路。所以他雖然仍替日偽催糧逼捐,但不敢明目張膽地為非作歹。
抗日戰爭勝利后,為逃避人民政府的清查,安樂三跑到青島,仍以賣菜為生。青島解放后,他因冒充人民解放軍敲詐群眾,被抓獲判刑10個月。服刑期間,安樂三表現積極,被提前釋放。后來,他惡性不改,又因偷竊被判一年零兩個月。1951年安樂三刑滿后,在青島臺東區以燒磚、曬大糞為生。
1954年1月10日,青島市公安局根據檢舉人張某、遲某的控告,再次逮捕了安樂三。8月,安樂三被移送膠縣公安局偵查處理。膠縣公安局和人民檢察院在接案后,立即組織專案組進行偵查定罪。
通過多次偵查確認,安樂三的罪行主要有以下幾條:一、1944年安樂三任偽副保長時,到同村安樂福家強索“給養”,并指使偽甲長安樂常(1951年鎮反時被槍決)毒打安樂福的母親安許氏,致使安許氏產后受驚嚇,5天后中風死去。二、1945年,安樂三同本村偽甲長安樂常等人去許文法家催“給養”,因許文法未能及時交納,安樂常立即喝令手下人毒打許妻。當時,許文法鄰居安樂貴和趙學宗的妻子見狀,上前為許妻講情,結果安樂三又指使安樂常和自己一起毆打安樂貴之妻,安樂貴之妻已懷孕6個月,被打傷后于當天夜里死去。三、1941年和1942年,安樂三先后與匪軍劉云滋等人搶走群眾耕牛3頭、毛驢1頭。四、安樂三在偽軍團部當司務長時,為勒索“給養”,曾逼走王樹賢等三人,還霸占了王樹賢等人的二畝多耕地,又借抽壯丁敲詐本村安樂信、宋祥奎等人偽幣2000多元。另外,安樂三還在青島市南山農貿市場上偷菜10次,每次大約50斤。
根據上述犯罪事實,1955年3月,膠縣人民法院報經膠州地區中級人民法院復核,山東省高級人民法院批準,判處反革命殺人犯安樂三死刑,剝奪政治權利終身。
犯人吐露新情況
劉明智和王洪海兩人重新審查了案卷,仍然沒有發現什么問題。劉明智建議當夜再審訊犯人,王表示贊同。
于是,劉明智叫民警把犯人押到大隊部辦公室,連夜審訊。安樂三絕望地哭嚎著。劉明智開門見山地說:“安樂三,你不要大哭大鬧了,現在向你宣布,根據你所犯的罪行,明天就要處決你,這是你罪有應得的。”安樂三抹了一把眼淚,抬頭問劉明智:“上級,在我臨死前,政府讓不讓我說話?”劉明智告訴他:“在執行前,政府是允許犯人說話的。”安樂三聽了,便說出了如下情況:
有一次,公安局的張長官(公安局股長張某)押著我到俺村跪著向群眾坦白認罪。我說,我忘了自己犯了什么罪,您給提提吧。當時,張長官厲聲說:“安樂三,你要如實坦白你的罪行。政府的政策是坦從寬,抗拒從嚴。”停了一會兒,張長官口氣緩和了一些,“咱縣10區的張世瑞有5條人命,可是他坦白認罪好,才判了5年徒刑;小麻灣村的王龍蕭當過偽軍團長,有4條人命,也因他認罪好,最后也沒有槍斃。你只有兩條人命,為什么不敢承認呢?”這時,檢舉人站起來毒打我,逼我承認我在逼捐時用鐵锨砍死安樂福之母和打死安樂貴之妻兩件事,還逼我供認綁票、拉大牛等罪惡。我怕在會場上叫群眾砸死,不如“坦白”了反而能得到寬大處理,情愿判幾年刑,早送勞改隊改造。“于是,我就要求張長官幫助我認識自己的罪行,張長官就把檢舉人寫的害死兩條人命等情節念了一遍,我就照葫蘆畫瓢地復述了一遍,這才算過了坦白交代這一關。其實,我根本沒有這些罪行,只是想賺個坦白從寬,讓政府從寬處理我,沒想到現在要殺我了。幾個檢舉我的人,以前都和我有仇,解放前還打過官司,怎么能光相信他們呢?”
安樂三講到這里,見劉檢察員在認真記錄他的口供,向旁邊的民警要了根煙,點著吸了一口,接著說:“縣法院的判決書沒有向我宣布,我還天天等起訴書和判決書準備上訴呢。唉,想不到突然要執行死刑了。”說完,安樂三雙手抱頭,沉默不語。
根據犯人的口供,劉明智和王洪海連夜進行重新審查。劉明智翻看著案卷說:“安樂三口供中提到張股長所說的歷史反革命分子張世瑞、王龍蕭二人,犯人根本不認識,其實張、王兩犯早已被人民政府鎮壓,張股長用這種蒙騙的辦法取供,是可疑的。”王洪海補充說道:“你的看法有道理,張股長帶犯人在群眾大會上讓與會人檢舉時,不適當地運用了誘供、逼供、指供等手段,其所獲罪證很有疑點,也很不可靠。”劉明智說:“我們查一查有無關于安樂三的判決書和起訴書。”兩人翻檢了幾遍,果然在卷宗里既無起訴書,也無判決書,只發了一張呈批表。他們感到對安犯樂三的判決是倉促的,程序也不完備,因此犯人提供的情況有重新調查核實的必要。于是,兩人研究決定:暫緩執行死刑,并立即向縣法院領導請示匯報。
王洪海打給縣法院的電話接通了。他用最快最短的語言向法院院長賈鴻南作了情況匯報。賈院長感到問題嚴重,馬上打電話給檢察院和公安局的領導通報情況,交換看法。最后公檢法3位領導商定,由公安局宋宏洲局長立即向縣委及膠州地區公安處陳天有處長匯報,請求盡快指示。
縣委書記李華民聽完匯報,立即批示:有反必肅,有錯必糾。縣長劉錫山也很快批示:既然發現有問題,可以將犯人拉回來,進行復審后再作處理。半小時后,賈鴻南院長電復劉、王二人:按照縣里領導的指示精神處理,向群眾做好解釋工作,把犯人帶回縣城重審。劉明智和王洪海得到領導電復,長長舒了一口氣,渾身覺得輕松了許多。
翌日清早,劉明智向犯人安樂三作了通報:“我們黨的政策是坦白從寬,抗拒從嚴,不冤枉一個好人,也絕不放掉一個壞人。如果無冤喊冤,后果你是應該明白的;你若真的冤枉了,政府一定會給你弄清楚。現在我通報你,暫時押回縣城……”安樂三聽后眼睛一亮,感到自己有生還的希望,撲通一聲跪在地上,眼淚像斷線的珠子流出來,朝劉明智喊道:“恩人!你是我的再生父母,感謝人民政府的英明,共產黨萬歲!”
吃了早飯,張應大隊部院子已擠滿了前來觀看公審的群眾。王洪海庭長跳上一張桌子,向臺下的群眾解釋道:“同志們,鄉親們,安樂三一案,由于發現了新的情況,接到上級命令,暫不執行死刑,押回縣城重新審查。這是人民政府對人民負責的表現,我們決不冤枉一個好人……現在我宣布:原定于今天上午舉行的公判大會,撤銷……”人群中發出了一陣嘩然聲。
群眾聽到這令人驚訝的消息,說什么的都有。
“這才真正是人民的政府,決不冤枉一個好人;要是過去的政府早就把人殺了。”
“哼,莫不是安樂三上頭有人說情?或是安家的人使了錢……”
“這回幸虧檢察院的同志來了,要不然還不是殺了!”
等參加公審大會的群眾散去,王洪海聯系了一輛到鋪集區拉花生油的汽車,當天上午把犯人拉回了縣城。
三人小組進駐趙家嶺
案情突變,在縣城上下引起不小的震動。為了嚴肅法律,維護法律的尊嚴,膠州專署和膠縣兩級政法領導在認真聽取了劉明智的匯報后,作出決定:由公、檢、法部門各派一人組成復審小組,重新調查審理。
3人小組由檢察院劉明智、法院陳振漢、公安局孫秀山組成,都是反復精選的業務骨干。3人研究商定:復查工作分三步走:第一步,重新審閱此案全部檔案;第二步,重新審問犯人;第三步,深入出事地點進行細致調查研究,重點是搞清兩條人命的問題,這是最關鍵的一環。
劉明智等3人悄悄進駐趙家嶺,村里安排他們住在房子較寬敞且與案子無甚關系的老機匠安樂齋家中。
劉明智他們幾個剛放下行李,原檢舉人遲某、張某就糾集一伙人闖進安樂齋家里,圍攻復查小組的辦案人員。遲某氣勢洶洶地質問:“反革命分子殺了人不償命,該懲辦不懲辦,這算什么人民政府?”張某接著煽動道:“這也好,往后咱也殺,反正沒有事……”其他人也隨聲附和。面對群眾的過激情緒,辦案人員冷靜地耐心地闡明黨的政策。劉明智理直氣壯地對檢舉人表示:“刀把子在人民手中,犯人無冤喊冤,將罪加一等;但有冤不理,政府也要承擔責任。我們這次來,一定要把案情查個水落石出,請大家相信黨和政府……”送走了原檢舉人,調查小組開始了取證工作。
首先要搞清楚安樂三到底有沒有人命問題。他們從調查安樂福的母親1944年死因入手。
據安樂福本人講,他母親到底怎樣死的連他自己也不清楚,只是聽別人說,那天他舅給他家拉糞,副保長安樂三與甲長安樂常到他家要糧,因差一斤二兩小麥拿不上,安樂三就舉起鐵锨把他娘劈死了。劉明智問:“當時有什么人在場?”安樂福說除了他舅父外還有他二嫂在場。調查取證時,安樂福的舅父已病故,劉明智等人來到安二嫂家中。安二嫂回憶說:“保、甲長從安樂福家中要去一些糧食不假,可沒有動手打人,樂福他娘是因生孩子得了產后風死的,孩子也因無奶給活活餓死。我親眼所見,沒有別的原因。”劉明智緊緊追問:“那么為什么有人檢舉安樂福之母所死與安樂三有關?”安二嫂回憶說:“記得有一天青島公安局來了一男一女,說是來調查材料的,村干部對我說:‘你什么事也別管,只要按個手印就行了。我不認得字,就在一張紙上按了手印。”
調查小組接著又訪查安樂貴妻子的死因。當時,安樂貴已經死去多年,他兒子安殿喜(共青團員)對調查人員講,他母親怎么死的,他也不知道,只是聽姑母有一次對他說過,多虧人民政府英明,要不安樂三就當了屈死鬼了。根據這一重要線索,劉明智等人專程查訪了家住外村的安殿喜的姑母。這位老人膽小怕事,面對陌生人幾次推說不知道。調查人員苦口婆心,耐心教育,反復講明黨和政府的政策,并一再保證:只要是實事求是地講,一定給予保密,決不給老人添麻煩。老人受了感動,終于講出了真情。
原來,有一天安樂常喝醉了酒,東搖西晃地從東往西走,正遇上安殿喜他娘在草垛上拿草,便撲上去調戲,殿喜他娘一急,把安樂常推下門前的水溝。等她再一次拿草時,安樂常突然從背后把她抱起來,企圖污辱。殿喜他娘拼命掙脫,被安樂常重重地摔在地上。她那時已有5個月身孕,這么一摔,造成早產大流,不幾天就死了。
這樣,安樂三的人命案就被查清了。第一條人命純屬子虛烏有,第二條人命則屬張冠李戴。
其次,3人小組又查證了安樂三其他罪證。
一是解放前一個臘月二十三的夜晚,趙某之子曾經被安樂三綁票,并因此凍掉了一只耳朵。于是,劉明智等人找到了受害人趙某。
“你怎么會知道你兒子是安樂三綁的票?”
“我從窗里向外看見的,還見他穿著青棉褲、青棉襖,頭上戴一頂氈帽。”
“臘月二十三晚上有月亮嗎?”
“沒有。”
“沒有月亮,你怎么能看清是他呢?”
“……是看不清楚,估計就是他,別人干不出來。”
調查人員忍不住笑了,看不清楚是誰,僅憑估計,這樣的人證又如何能成立呢?
二是拉耕牛問題。解放前局勢混亂,農村夜間常常發生搶拉牛驢的事件。趙家嶺共有十幾戶人家被搶去牲口。劉明智他們逐戶走訪,被訪民戶大都說是安樂三干的。劉明智問:“你們憑什么肯定是他干的?”民戶多數回答:“他當過保長,干過偽事,不是他,又是誰?”孫秀山問:“你們都親眼見過了嗎?”民戶回答:“嚇得連門都不敢出,誰還敢看?”
劉明智他們苦笑著搖頭,無人親眼所見,又無其他證明,僅憑猜想作證,這樣的證詞也不能成立。
三是安樂三借抽壯丁之際敲詐群眾的問題。劉明智等人經反復查對,情況屬實,罪名成立。
安樂三的問題查清了,復審小組勝利返回縣城。
結局
根據復審調查小組的匯報,膠縣人民法院報請膠州地區中級人民法院和山東省高級人民法院,撤銷原判,改為“教育釋放”。很快,安樂三獲釋出獄。
獲釋后,安樂三擔著一挑子雞蛋,到縣檢察院向寧相進院長和劉明智助理檢察員表示謝意。寧相進和劉明智當場謝絕,鄭重地說:“我們以事實為依據,以法律為準繩,對你進行處理,這是執行黨的政策。我們之間沒有恩怨,你不要感謝哪個人……”安樂三見他們一清如水,更加感激涕零,只好把禮物帶回去。
在糾正安樂三錯案中,劉明智起了很重要的作用。為此,山東省人民檢察院正式任命劉明智為膠縣人民檢察院檢察員兼膠州人民檢察委員會委員。1956年4月,山東省召開政法工作會議,公安廳廳長劉秉琳在講話中表揚了劉明智對法律負責的精神,李秉正副廳長提出要以此為典型,教育全省政法人員。1956年6月,最高人民檢察院向全國轉發了糾正安樂三錯案的前前后后,將之列為“全國第一起在監督執行死刑中平反的冤案”,要求全國政法人員引以為鑒,時刻牢記“為法律負責,為人民負責”的宗旨,切實杜絕各類冤案的發生。
責任編輯 齊玉東